孔子,鲁国人(今山东曲阜),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时就经常爱模仿祭祀的礼仪,15岁时立志读书学本领。17岁在母亲去世时,他把母亲和早亡去世的父亲合葬在一起,为了早日出人头地,身上穿着孝服,莽撞地跑到鲁国贵族季孙氏家中赴宴,结果被赶了出来。这件事情对他影响很大,从此以后,他便发愤学习,没过几年,才学便在当地出了名。
大约在孔子二十六、七岁的时期,孔子做了个叫“乘田”的小官,专管放牧牛羊,不久又做了“委吏”的小官,渐渐地在鲁国的名声大了起来。由于孔子在鲁国勤奋好学,博学多才,当地很多人就将子弟送交孔子,让孔子教他们学问,于是孔子便在当地创办了私学。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很好,据说他在当时有弟子三千,其中的颜渊、于鲁等均学有所成。孔子在当地名望一天天大了起来,就连当时的鲁国贵族南宫敬叔也成了他的学生。孔子整日教授他们礼、乐、射、御、书等六艺内容。虽然孔子对此均很精通,但教学过程中难免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孔子听说东周掌管图书之官老子精通礼乐,便决定到东周都城所在地洛阳虚心向老子学习。
孔子30岁那年,一路风尘来到了向往以久的洛阳,在洛阳这位年轻的学者精心考察“礼乐之源”,“观先王之制”,并找到了东周掌管王室图书的官员老子,虚心向老子学习礼制。老子对这位虚心求学、勇于上进的年轻人非常好感,耐心地向他讲授礼制有关知识,使孔子对东周的礼制有了系统的了解。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孔子在洛阳停留了一段时间,还虚心地向苌弘学习音乐,并考察了东周的宫廷建筑,对营建东周都城洛阳的周公非常崇拜,潜心钻研周公创制的宗法制度,认为西周社会的礼制是最好的,它规定了上下尊卑关系,确定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通过在洛阳的学习考察,孔子渐渐地对礼制有了深刻的理解。
孔子回到鲁国以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育事业上。他经常给学生讲解“礼”、“仁”的道理,提出“仁”的要求主要是“爱人”,就是爱别人。教学过程中他又提出:“人而不仁如何礼”,意思是说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实行周礼的。要求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道德训条,要求“仁”的实施要以“礼”为规范,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一个人要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周礼的规范,视、听、言行都要符合周礼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通过在洛阳的学习,孔子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对以礼治国思想自己又有了深刻的阐发。当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时,在齐国齐景公曾向他询问治国之道,孔子根据自己对周礼的深刻理解,向他提出了“正名”的政治主张,认为君应该象君,臣应该象臣,父应该象父,子应该象子,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君臣父子都应名符其实,各自均应按等级名份的要求行事,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只有正名才能复兴周礼,才能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这些治国之道齐景公听了非常高兴,暗自里称赞孔子的博学多才。
孔子晚年,对《诗》、《书》等古代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进行删订,编成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在孔子的一生中,有关言论很多,他死后弟子们将之整理成《论语》一书,书中的内容基本代表了孔子的思想。
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称为“圣人”的孔子,不愧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一生有成,被历代统治者供奉,然他成就的取得与我们洛阳关系密切,综观他的一生,入周问礼对其影响可谓大唉!今天在洛阳市老城区东大街残留的孔子人周问礼碑,碑为清代所立,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很好见证。
责任编辑:Xiaohe
- 宜阳:寻村镇更名为香鹿山镇 2011-08-08
- 六十七、唐玄奘天竺取经 2009-09-02
- 六十六、李世民悉定河洛 2009-09-02
- 六十五、瓦岗军围困东都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