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偃师市缑氏镇东北3公里的景山巅,有一个大冢,当地百姓俗称“太子冢”,这便是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恭陵”。李弘为武则天所生的长于,在当时诸皇子中排行第五,出生下来之后便被封为代王,随着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李弘很快便被立为太子。但是在唐朝历史上这位李弘没有登基继父位作皇帝,便在24岁时不明不白的突然死去。关于李弘的死,史料记载说法不一,有说是李弘被武则天毒死的,有说李弘太子因急病暴亡。无论哪种说法真实可靠,太子李弘死后却按皇帝规格厚葬于偃师,这一点给洛阳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武则天与太子的神秘历史,让今天的洛阳人民更无法忘却有关武则天久居洛阳的一段历史。
武则天,名曌,山西文水人,出生于公元624年,卒于公兀705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为木材商人,后因随李渊太原起兵有功,在唐朝建立后被封为工部尚书,武则天出生虽不是唐初的士族门阀权贵之家,但也应属官僚地主家庭。因武则天的父亲在唐朝官居要职,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精通文史,明敏机智,并逐渐具备了政治上的胆略和气魄,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有权术,善应变,凭借自己的能力由唐太宗的“才人”渐渐获得李治的好感。在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凭借一个女人难得的政治手腕,在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中取得胜利,击败王皇后和萧淑妃,于公元655年登上了皇后宝座。在唐高宗李治中风,健康状况欠佳,难以处理政事的情况下,武则天于公元660年掌握了唐朝的实权。她掌握朝中大权以后,励精图治,铲除异己,于公元690年9月改唐为周,正式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并以洛阳为京城,以一名女人所难具备的非凡政治才干在神都洛阳治理大周政权,使当时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在武则天的一生中,她两次踏进皇宫,当了28年皇后,6年皇太后、15年女皇,参与执政和独掌大权40余年,既有辉煌政绩,也留下了许多污点和阴影。武则天一生中的重大活动,多发生在我们洛阳,她与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在洛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无穷、捉摸不清的离奇故事。
公元660年,唐高宗得了重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无法亲自处理朝政,急需要一名有才干的人辅政,而当时的太子李弘年仅八岁,且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不可能参与政治。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战胜王皇后、萧淑妃的武则天已于公元655年登上了皇后宝座。她控制了后宫,贬杀了政治上的反对派褚遂良、长孙无忌,巩固了自己的皇后地位,加上武则天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文史,权变多智,并具备政治斗争经验,头脑灵活,精力充沛,能够吟诗作文,批阅奏章,唐高宗与她又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唐高宗便下诏一切朝中大事由皇帝自己或皇后决断。武则天从此便参与朝政,控制了朝中大权。
武则天掌握了唐朝大权以后,对已被废为庶人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并不放过,想尽法子予以迫害。对萧淑妃的两位女儿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武则天将她们长期幽禁于后宫,年过30多岁也不让她们结婚。当时武则天的长子太子李弘为人秉性仁孝,谦虚谨慎,唐高宗李治非常喜欢他,朝中文武百官对李弘也都颇有好感。李弘做为太子,年龄一天天地长大,对于朝中的许多不合理事情,敢于说公道话。在他得知上阳、宣城两位公主年过30岁尚未成婚的消息后,就奏请唐高宗允许两位公主出嫁,唐高宗也准许了李弘的奏请。武则天得知这一情况后,心中非常不满,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在当天就把两位公主配给了社会地位低下的宫中卫士权毅和王遂后,并因此对太子李弘产生了不满情绪。
两位公主下嫁事件发生以后,朝中文武大臣对太子李弘评价很高,唐高宗李治也将太子李弘做为自己最理想的继位人加以考虑,多次萌发逊位与太子的想法。此时的武则天权力日隆,她以一位非凡女性难有的远大理想,企图有朝一日登上皇帝宝座,做一名流芳千古的女皇帝。太子李弘虽然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但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女皇美梦,武则天深深地知道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她自己为了登上皇后宝座,曾亲手掐死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陷害王皇后,那么李弘阻碍了自己的女皇美梦,自己必须痛下决心,予以铲除。于是就在公元674年,在太子李弘随高宗驾幸合璧宫之时,用毒酒将之杀害。李弘死时年仅24岁。
太子李弘死后,唐高宗内心非常悲痛,他下诏赞扬李弘的仁孝,并要加太子尊号,将没有做过皇帝的太子李弘,谥为孝敬皇帝。武则天在鸩杀了太子李弘以后,大耍政治手腕,掩盖事实真相,建议唐高宗以皇帝的规格厚葬太子,将太子李弘葬于偃师市缑氏镇东北的白云峰上,当地人称太子冢。此冢东南群山耸立,西北岗峦迭起,山下伊洛如带,阡陌纵横,气势壮阔,称之“恭陵”。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中宗李显继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唐高宗遗诏军国大事都由武则天裁决,这样武则天又以太后名义临朝执政,独揽大权。她于公元684年废掉唐中宗,将中宗李显降为庐陵王,另立幼子李旦做了傀儡皇帝。唐朝李氏宗室人人自危,朝中一些大臣对武则天一个女人擅权也多有不满。在这种形势下,徐敬业通过骆宾王串通中书令裴炎以拥立庐陵王为名,在扬州发动了十余万人的叛乱,要挟武则天让位。武则天临危不惧,采取果断措施,将裴炎下狱处死,又派出30万大军讨平了叛乱。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为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武则天先后重用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削弱李氏宗族势力。对朝中的反对派,她任用周兴、来俊臣等一批酷吏进行严厉打击。她在朝中设置告密箱,接受告密文书,以严刑峻法实行恐怖统治。在将反对派消灭殆尽以后,武则天为了平息人们对酷吏的不满,又转手杀掉了来俊臣、周兴等人,非常老练地既打击了李唐宗室大臣等反对派势力,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公元688年,武则天在铲除了政敌以后,已经一步步接近了皇帝宝座。为了证明自己做女皇符合天意,这年的12月25日武则天在神都洛阳举行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拜洛受图活动。这一天,天气晴朗,神都洛阳非常热闹,在专门修筑的拜洛坛前,摆满了珍禽异兽和珠宝文物,洛河两岸,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武则天率皇嗣、太子、文武百官、蛮夷酋长威武雄壮地向拜洛坛进发。通过拜洛受图活动,利用天人感应学说,打着上天的招牌,为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制造舆论。
公元6知年9月9日,佳节重阳,洛阳城焕然一新,在一片颂歌声中,武则天戴皇冠、穿龙袍健步走上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洛阳定为都城,改称神都,从而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一年武则天已经67岁。武则天为什么要将唐改为“周”呢?有人说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为了显姓氏,崇本根,因为武氏出自姬姓,以周为国号有表明来历之意。其二是要效法古代盛世,创造新的奇迹,表明自己的政治抱负。当时的唐朝以长安为国都,洛阳为东都,那么武则天建立的大周政权为什么要以洛阳为国都呢?关于这一点史学界有不少说法。有的说武则天在京城长安残害了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居于长安宫中多次梦见两人,宫中居住害怕王皇后、萧淑妃披发沥血的鬼魂,所以不敢居住长安。还有一种说法,说武则天曾经在长安出家为尼,后来回到宫中后又纵情荒淫,为避免人们议论所以长居洛阳。在我们看来,武则天以洛阳为神都,长期居住,主要是因为洛阳是武则天的势力范围。长安是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世宗室,世家大族聚居于此,他们反对武则天做皇后,更会反对武则天称帝,因而以长安为国都不利于自己施展政治抱负。而洛阳,武则天久居这里十余年,一直参与朝政,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势力,洛阳已成为她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租赋所集的经济中心,精兵防守的军事中心。所以她舍长安而居洛阳,并以洛阳为京城改称神都进行自己对全国的统治。
武则天称帝以后,她虽然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显衰老,仍然精力充沛地经营武周政权。她广泛搜罗人才,不拘资历、不讲门第,任何人都可以荐才,也可以毛遂自荐,经过考核,确有才能,马上予以录用。公元690年,武则天创立殿试,公元702年武则天又创立武举,对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予以发展完善,为武周政权的统治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
在重视人才的同时,武则天注重农业生产。她维护均田制,抑制豪强地主的兼并,要求基层官吏“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予以提升和奖励,“为政苛暴,户口流移”的解除职务,予以惩罚。并派人组织编写了《兆人本业记》颁行全国,对掌握农时,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武则天统治期间,经济继续发展,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受到了世人的好评。
公元705年,居住在神都洛阳的武则天已经81岁了,虽然年老多病,但头脑仍十分清醒。她亲自选拔的宰相张柬之与桓彦范、崔玄啼等人密谋,以恢复李唐为号召,逼迫武则天退居上阳宫,恢复中宗李显的年号。在洛阳皇城之西的上阳宫,虽然景色宜人,但晚年的武则天在这里却过着软禁的生活,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加之退位后心情不佳,终于在这年11月26日寒风凛冽、天昏地暗的夜晚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仙居殿。复位后的唐中宗隆重地为其举行了葬礼,将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武则天虽然死了,但她作为一名非凡的女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神州传韵,四海流芳。
责任编辑:Xiaohe
- 宜阳:寻村镇更名为香鹿山镇 2011-08-08
- 六十七、唐玄奘天竺取经 2009-09-02
- 六十六、李世民悉定河洛 2009-09-02
- 六十五、瓦岗军围困东都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