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相公庄

     2006-07-02 14:3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洛阳史话 > 正文

 

今洛阳偃师佃庄乡有一村庄名相公庄,十分有名,历史久远,早在北宋时期就有此庄。实际上,也就是在北宋才有此名,其原来叫何名,已无从考起。那么,为什么这里会改名曰相公庄呢?顾名思义,所谓相庄,即为宰相。只因一个小小村庄,较短时间连连出名相,堪称一奇,故人送此名。

 

一般公认吕蒙正为北宋洛阳相公庄人,据《吕氏家谱》看,吕氏家族在洛阳相当兴旺,人口众多。吕蒙正同宗同族中有侄子吕夷简、吕大防、吕夷简子公著皆为宰相,其它名人更多。因此,他们都应为北宋洛阳人,都出自相公庄。可见,相公庄的确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特别是北宋年间,吕氏家族对北宋政治产生了极大影响。相公庄可谓不负其名。

 

吕蒙正,字圣功,北宋洛阳相公庄(今属偃师)人。一般认为其生于944年,而据《吕氏家谱》,他实生于946年,卒于1011年。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吕龟图,曾任起居郎。龟图因听信小老婆的谗言,把结发妻及儿子蒙正一起赶出家门。蒙正母子无处可去,便流落到洛阳东二十多里的一个村子里,寻一破窑暂时栖身,受尽了人间之苦。聪明的吕蒙正少有壮志,发奋读书,隆冬酷署,勤学不辍,家贫无油点灯,就燃蒿草照明。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终于使他学问大长。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擢进士第一,先后做过参知政事、平章事、中书侍郎、翰林学士、右仆射、领西京(洛阳)留守等职,成为北宋一代名相。

 

吕蒙正高中状元后,即被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今南京)通判,充分体现了太宗皇帝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在辞别之时,太宗特准其在处理事务时若有不便,可用驿站快马直接向朝廷报告,并赐钱20万,以壮其行。秩满后返京,被授予著作郎,加授左拾遗。次年,又拜左补阙,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及政府文书。期间,他因父丧而去官守孝3年。后复官为翰林学士,升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李防罢相,吕蒙正官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监修国史。这样,年仅四十有余的吕蒙正在不足十年间即由新科状元荣升为宰相,升迁之快,几乎无人可比。以后,他又于太宗淳化四年(993)及真宗咸平四年(1001)两度人相,从而成为名重当时的贤相。咸平六年(1003),吕蒙正又授太子太师,封爵许国公。景德二年(1005)春,他辞官回到故乡洛阳。大中祥符四年(1011)66岁的吕蒙正卒,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做为一代名相,吕蒙正具有诸多优秀之处。首先,他坦率正直,直言敢谏。《宋史》称他“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当时,太宗经常夜宴,吕蒙正受请多不前往。在一次“灯夕”宴会上,太宗大夸其“万事粗理”、“致此繁荣”的政绩。众人皆附和,且高歌颂曲。而吕蒙正却直言“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愿陛下视近而远……。”太宗听了,“变色不言”,而吕蒙正却若无其事地坐回自己的位上。晚年,他向真宗建议,以“弭兵”、“省财”作为国策,朝廷要以百姓为念。《宋史》赞扬他“不妄随入主意而害国事”。

 

    其次,吕蒙正重视人才,不断向国家举荐贤能。有一次,吕蒙正在街上遇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吕蒙正见其气度不凡,便与之交谈。他这才发现此人非同寻常,认为这孩子将来的名位将与自己相似,而功勋事业要远远超过自己。这孩子便是后来有名的富弼,他在仁宗时期两次入相。还有一次,太宗准备派一名使者出使朔方,遂令中书省挑选堪当重任者。吕蒙正向太宗推荐了自认为合适的人选,但太宗未准。后太宗又数问此事,吕蒙正始终坚持推荐此人。太宗便问吕蒙正为何如此固执,吕蒙正说:不是我固执,而是陛下不理解我。我极力推荐之人,是经多方面权衡后认为最合适的,我是不愿因谄媚迎合陛下而误了国事。退朝后,太宗对左右说:蒙正的气量我不如啊!最终太宗还是采用了吕蒙正推荐的人,此人果然十分称职。

 

再次,吕蒙正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他为宰相后,不偏私重用自己的儿子。此前,宰相卢多逊的儿子卢雍刚考得功名,便授水部员外郎。后来的宰相之子便以卢雍为例,属享特权。吕蒙正为宰相,立即更改了这一惯例。他对皇帝说:“臣黍甲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况天下才能,老于岩穴,不沾寸禄多矣。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险遣,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从此以后,历代宰相之子仅授九品京官。景德二年(1005)春天,吕蒙正上表告老返洛。告别时,“命二子掖以升殿”,特向真宗建议:“远人请和,弥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大中祥符年间,真宗到巩县永熙陵给父亲扫墓,到洛阳时,曾“两幸其第”,并“锡赉有加”。当真宗问及“卿诸子孰可用”时,蒙正说,自己的“诸子皆不足用”,却推荐了别人。

 

第四,吕蒙正待人宽厚,清正廉洁。他初为官时,有一次上朝路上,一朝官在帘内指着他对别人说:这小子也来参政?蒙正假装未听见。同列的官员感到不平,要去诘问那人的姓名,蒙正忙阻拦道:若知其名,则终生难忘,还不如不知的好。听者无不佩服其度量。吕蒙正为人最不喜人奉承。当时朝里有个人藏有一面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想把它献给蒙正以“求知”,蒙正笑道:“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哉?”拒收贿赂。

 

做为宋代著名的贤相,吕蒙正为人为政的声名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其“勤俭耕读”、“官大不忘穷朋友’’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吕蒙正的侄子吕夷简,咸平三年(1000)考中进士,授绛州军事推官。累迁至龙图阁学士。仁宗即位(1023),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天圣七年(1029)以户部尚书同知中书门下。明道元年(1032),兼吏部尚书,同知门下平章事,景(示右)二年(1035)封许国公,九年(1042)以太尉致仕。死后赠太师尚书令,谥怀忠,配享仁宗。吕夷简也是北宋时著名的贤相。

 

吕蒙正的另一侄吕大防,仁宗皇(示右) (1049-1054)初年进士,初任永寿县令。英宗年间(1064--1067)迁太常博士、监察御使,出任休宁知县。哲宗即位(1086),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元(示右)三年(1088)为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事侍郎。绍圣四年(1097)流放岭南,至虔州而卒,赠太师,封许国公,谥正愍。

 

吕夷简子吕公著,好学,以治心养性为本。其父异之曰:“他日必为宰辅。”后果中进士。哲宗时拜官,元祜初年,他与司马光并为贤相。后又拜司空、同知枢密院平章军国事。





上一篇:夹马营街降二帝  
下一篇:半部《论语》治天下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