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懋(1886--1912年),字勉斋,偃师县官庄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异常,学识超群,志存高远。学习常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并注重务实。十二岁时就有反帝爱国思想,十五岁时就认识到经书、理学不是治事经世的学问,改读黄梨洲、王船山全集,专心致志于实用诸书。十七岁到十九岁之间,接连考取秀才、举人、进士。考中进士后,利用面见主考官的机会,在京津一带考察
政治、社会。看到租界内洋人横行,国人受侮的情景,认识到中国如果不建立自治民主权利,“救亡图存,必难有济”。所以,回到河南后,专心研读有关西方国家政治社会等译著,并在偃师、洛阳创办学堂,培训自治人才,创立森牧社、明强学社。人称“中州才子”。
1907年被授法部主事,任职期间原想联络政界,共事改革,但任事数月后,目睹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大失所望。遂辞官转而致力于教育和地方自治等社会事业,先后发起组织偃师教育学会,创办偃师缑阳警务学堂,成为偃师近代教育事业的奠基者。
1908年,杨源懋任开封中州公学和洛阳河南府中学监督,兼任省教育总会会长和省优级师范监督。为了呼吁开国会,制宪法,盛夏酷暑奔赴于秦、晋、冀、鲁、豫五省,联合向清政府请愿。1910年,南方各省派开国会,杨又号呼北方各省起来响应,人多自保,无敢应者,他就率众向巡抚衙门请愿。因省交涉局与英商福公司私订卖国合约,杨又亲去北京向外务部力请废除合约。尽管杨奔走
呼号,但是中国面貌仍无丝毫改观。种种事实,教育了杨源懋,使他认识到依赖政府绝不能救亡图存,也不会有改新的希望,只有联络不图私利、不怕牺牲的革命志士,拿起武器,推翻出卖国家利益以图苟安的清政府,才能复兴中华。1905年,河南同盟会支会在东京成立,1908年东京河南同盟会支部派人回开封组织同盟会河南分部,这个分部最初就设在中州公学。杨源懋等人加入了同盟会,在他的影响下,省城教育界发展同盟会员二百多人。
为参加革命做准备,在校期间杨每天鸡鸣而起,率师生到郊外进行锻炼,还借办林场之名,在太行山葫芦寺潜修山寨,招贤纳士,购买马匹,积极为革命准备力量。因教育经费无着,同盟会支撑困难,为节省经费,他身兼数职,分文不取,并慷慨解囊,接济学校,其家属生活清淡,有时只能以杂面度日,甚至断炊,但杨毫不介意。辛亥革命前后,同盟会员在开封对堵庙街袁公祠集议策动武装起
义,杨源懋在会上做了有力的鼓动发言。其“除死无大难,到乞不再贫”的名言在会员中广为流传。因开封当局戒备森严,召集同志开会不便,杨源懋等人来到洛阳。辛亥革命前夕,杨等人到南方拜见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极其器重,指定他为洛阳一带的负责人。从此,洛阳的革命活动在孙中山先生的直接领导下开展起来。
杨等人从南方回洛后,联络洛阳进步人士纪谦泉、邢论渔等建立了两个革命根据地,即河南府中学堂和洛阳高等小学堂。当时,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原之地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洛阳人民在南大定领导下成立了“在园”民间组织,把推翻满清作为奋斗目标。杨等人与“在园”取得联系,使“在园”转变为一个由同盟会直接领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为以后策应辛亥革命打下群众基础。1911年,武昌起义获得成功,杨源懋领导洛阳民众响应,筹划河南独立。由于当时河南反动势力猖獗,革命工作进展困难,不料走漏了风声,洛阳起义未能发动。杨源懋便与同志计议,决定先进入策应武昌起义在前的陕西张伯英幕府,共图大事。杨源懋等人化妆成乞丐入陕。进入张伯英部后,任东征军秘书长。当时清军重兵集结函谷关东,阻止东征军东进。杨认为函谷关地势险要,不宜强攻,提议奇兵袭取,得到一致同意。在婿西激战中他亲自督战,经三昼夜拼搏,东征军攻取了灵宝、陕州及渑池,缴获了大批武器。后因清军增援,双方力量悬殊,为保存实力,他力主后撤,以避敌锋。然而,由于个别将领轻敌,此建议未被采纳,结果使东征军遭受重大损失。1912年2月,清帝退位,南北议和,军事行动停止。1912年,东征军受命改编为镇嵩军,其高级将领多为绿林豪客,虽能征善战,但彼此之间互不服气,以至闹到拉山头、搞分裂的地步。在这剑拔弩张,几乎同室操戈的情况下,杨源懋居中调解,晓以大义,经过多方斡旋,使双方摒弃前嫌,握手言和。
同年,河南成立临时省议会,杨源懋被推为议长。他依据《临时约法》,发扬民主,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总是谨慎从事反复讨论,然后才形成决议,责成政府实施。民国初年河南出现政治清明,民主空气高涨的政治局面,杨源懋应推首功。
1912年6月18日,杨源懋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26岁。
责任编辑:Xiaohe
- 宜阳:寻村镇更名为香鹿山镇 2011-08-08
- 六十七、唐玄奘天竺取经 2009-09-02
- 六十六、李世民悉定河洛 2009-09-02
- 六十五、瓦岗军围困东都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