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长期混战。洛阳地处中原,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华北一带大小战役,无不波及此地,使得豫西各县民穷财尽,土匪遍地。广大群众为了抗拒军、匪,往往利用迷信,自发组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武装组织,用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洛阳红枪会发展的时代背景。
红枪会起源于清代的白莲教、义和团,是一种利用封建迷信组合起来的具有群众性的武装组织。民国初年发源于山东,迅速蔓延到河南、河北、陕西及江苏北部。其首领称为“老师”,老师设坛收徒,练功习武。老师的话,会徒要无条件服从。凡是入会的必须是年青力壮的小伙子,入会时首先要举行仪式。按照规定是“法不传六耳”(即不让第三者听见),人会者必须单独进祭神的屋,在老师教导下到神前烧香磕头,喝符水,念咒语,传授戒条。他们声称喝符念咒,就可以枪炮不入,还可以治疑难病症,连打人身体内的子弹都能起出来。其戒条共十条,有:不准传法语;不准偷法倒流;不准背师忘友;不准偷盗;不准奸淫;不准欺骗等等。
因为红枪会是群众性的组织,约束并不很严,所以人会的人时多时少。在环境对他们有利的时候,村子中的青壮年就会全数参加;环境不利时,人员就会大量减少。城市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清末民初,豫西地区即有红枪会。当时,洛阳农村凋蔽,土匪充斥,抢劫、绑票、勒赎危害甚大。于是,民国初年,洛阳乡间就有了“金钟罩”(红枪会初名)的组织,秘密传徒。“金钟罩”每每与土匪为敌,常予土匪以打击,土匪闻“金钟罩”之名即避匿逃窜。因此,他们博得不少乡民的称道,因而成为半公开的组织。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始名为红枪会。会徒插持长枪,上缀红缨为标志。红枪会的口号是“防匪自卫,保障地方安全”。在这一旗帜之下,一时乡村贫民、豪霸子弟等纷纷参加。他们各立门户,一旦系上红布腰带,就可以扬眉吐气,通行无阻。至此,红枪会声名大振。他们夜聚明散,以防匪扰,继而村村联合,号为“红学”。设有红学之处,土匪逃匿、绝迹。
由于参加红枪会的人越来越多,势力日益壮大,遂发生与驻军冲突事件。1924年胡(景翼)憨(玉琨)战争以后,镇嵩军的残部万选才、李万如等残部仍然暗聚余众,盘踞在伏牛山中,公开派款派粮,鱼肉乡村。一些散兵游勇,三五成群,到处窜扰,打家劫舍,拦路抢劫,闹得民不聊生。土匪公然在洛阳的四关拉起票子。国民二军打败憨玉琨后,张治公、樊钟秀部进入洛阳,秩序大乱,恣意抢劫,许多商店门口都贴起“本号被劫一空”、“本号被抢x次”等条子。同时,由于语言不通,发生隔阂,市民被陕军殴打的事时有发生。老百姓一看到戴红箍帽子(樊钟秀部)和操陕西口音的军人,无不侧目避之。在此军民仇恨日益加深的情况下,红枪会乘机而起,进一步扩大会众。洛阳西南乡胡家嘴村有老者葛清,首先设立红学,号召青壮年参加。东关的王维周、北窑的何凤鸣等也聚众响应。一时间,偃师、孟津、新安等县以及伊河、洛河两岸的村庄,到处都出现了红学,他们同仇敌忾,对抗国民二军。
这时,力量壮大了的红枪会,逐渐被官府利用。当时,河洛道道尹阎凤诏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企图利用红枪会御匪,便允许一些野心家们以红枪会为基础,挂起了民团的旗帜。从此,红枪会的实权就落入王维周、何凤鸣、王连三和邓文魁等人之手,成为他们升官发财的资本。
1926年,吴佩孚部与国民二军相战,国民二军岳维峻部兵败西退,路过洛阳。红枪会会众一看报仇的时机来到,于是年三月五日夜发动了邙岭、东关、北窑、象庄、召村以及西北乡各村镇的群众,对岳维峻部进行突然袭击。会众蜂拥而来,有的持步枪,有的拿各色缨子的矛子枪、大刀及叉耙等农具,他们分头行动,一部分去拆断东陡沟的铁路;一部分在东陡沟、金谷园、东西车站和东关一带夹道围攻;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号称有二十万众的国民二军,由于将士返陕心切,无心恋战,因此士气低落,纷纷溃逃,丢掉的枪支弹药不计其数,连高级军官们乘坐的小卧车也抛弃在路旁。当时红枪会因为“仇陕”的积怨很深,“杀老陕”就成了会众的口号。如遇到流散溃兵,经历声叱问是老陕者,会众即执枪就戮,无一幸免。一时二军官兵被杀者难以计数。曾有一个二军的陕籍士兵,无路可走,吓得爬上铁路旁千佛寺大殿前的匾额后面,不敢出声,后竟饿死腐烂在上边,直到夏季臭气大发,才被人们发现。这一场厮杀死伤的惨重可见一斑。
红枪会正值兴盛之时,却遭到了张治公的绞杀。当时,盘踞在陕南白河县一带的刘镇华旧部张治公,被吴佩孚委任为“讨贼联军第一路总司令”,率部星夜经南阳向洛阳进发。已占据洛阳的红枪会首领认为张治公是洛阳人,一定要比其它杂牌军队好一些,所以在3月中旬,就集合部分群众在沿途摆着贺桌,从洛河南把张治公迎进城中。张治公进驻洛阳后,吴佩孚又委任他为陕潼护军使,并在城内道尹公署(即现在青年宫一带)挂起了“陕潼护军使公署”的牌子。张治公首先用拉拢收买的手段,假惺惺地关心、整顿红枪会,并且很快掌握了有关领导人名单。之后,由于红枪会的会众反对张治公部将士在洛阳抢夺奸淫、无恶不作的行为,致使双方矛盾逐步激化起来。
红枪会经过酝酿串连,决定在1927年4月21日会众齐集唐寺阅,准备攻打洛阳城,痛打张治公部。而当时张治公部力量分散,所以,他一面在城内布防,一面命县长周相甫及地方士绅前往劝阻,结果无效。红枪会进入东关,包围城垣。张治公又派河洛道尹王幼桥往东关调解,同时调集力量来洛阳镇压红枪会。
红枪会乃群众性组织,各村各点,各自为政,指挥不统一,战斗经验差,出动人员虽多,但不堪一击。所以,被张治公军一阵冲杀,就被打退了。张治公之部见人就杀,财物被劫、房屋被焚、受祸之惨、群众死亡之数、财产被抢烧数字,无法统计。红枪会很快转入衰落。
红枪会遭到张治公的屠杀之后,又遭到冯玉祥的压制,逐渐瓦解。1927年5月20日,冯玉祥攻占洛阳。冯玉祥曾在十字街召开群众大会,下令民间不准私藏枪支,有枪支的应及时缴出,否则以军法从事。会后,他又多次派人明查暗访。由于此时的红枪会已今非昔比,力量明显减弱,因此,有不少人非常害怕,趁夜深人静时将枪支、刀矛偷偷扔掉。从此以后,洛阳一带各色各样的红枪会便无形瓦解了。
洛阳红枪会是一场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可避免地带有愚昧落后、破坏力强、成份复杂、被人利用等致命的弱点。加上客观形势的变化,致使坚持斗争15年之久的洛阳红枪会从兴盛走向了衰落。但它打击了北洋军阀及各地方武装的统治,也使土匪猖獗之势得到控制,对保护地方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Xiaohe
- 宜阳:寻村镇更名为香鹿山镇 2011-08-08
- 六十七、唐玄奘天竺取经 2009-09-02
- 六十六、李世民悉定河洛 2009-09-02
- 六十五、瓦岗军围困东都 20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