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行都洛阳

     2006-07-02 14:3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洛阳史话 > 正文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军在短时间内就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随后,日本侵略者增兵上海,准备扩大侵略。1932128日,日本分三路突然袭击闸北,十九路军将士奋起抵抗,于是,震动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由于惧怕日军的威胁,由蒋介石和汪精卫操纵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决定迁都洛阳,并于130日发表了迁都宣言:“兹者政府为了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不受暴力胁迫起见,已决定移驻洛阳办公,望我行区行政长官及军队长官,同心协力,各尽所职,以靖地方,而安定人民。”随后,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各院、部都迁至洛阳。

 

当时,国民政府驻河南府衙门(今老城青年宫一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住西工会馆街原来吴佩孚住的天字第一号官舍,中央党部驻西工兵营司令部旧址,蒋介石驻第四师院内,行政院驻河洛图书馆,考试院驻周公庙,监察院驻南关贴廓巷庄姓民房,司法院驻地方法院,其它各机关驻西工兵营。

 

按蒋介石的说法,迁都洛阳是要“与日本长期作战”。真是这样吗?看看他迁都后的言行,就会清楚。

 

1932213日,蒋介石亲自到浦镇,指示十九路军“保持十余日的胜利,及早收来,避免再战为主。”223日,日军不断增援,十九路军派参谋亲谒蒋介石,涕泣求援,蒋竟称“各部队俱未集中,何能增援?”随后,蒋介石宣布:“目前战线甚短,仅以一团兵足矣,十九路军有三师共十六团,无需援兵,尽可支持,并决定无须援助。各军将士未得军政部命令而自由动作者,虽意出爱国,亦须受抗命处分。”这就是告诉全国军民,不准抗日,抗战必须要得到蒋介石的批准,否则就是有罪的。在此情况下,十九路军孤军奋战,最后不得不撤出上海,使淞沪地区沦人日本侵略者手中。

 

19322月中旬,蒋介石在夫人宋美龄和洛阳卫戍司令陈继承的陪同下,到盂津视察了黄河河防,并顺路参观了负图寺及汉陵。

 

此时的洛阳,原非隋唐都城时期那样豪华宽阔,明清以来的洛阳已降为河南府所在地,仅有今老城区一隅之地。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大量机关及政府官员涌入洛阳,一时间,洛阳变得拥挤不堪,物价上涨,秩序不稳。229日,行政院决定成立洛阳行政设备委员会,负责洛阳的建设和管理,并将上海的国际电台迁到洛阳,改为第二国际电台。

 

31日至6日,国民党中央在洛阳西工中央礼堂(原广寒宫)召开国民党的四届二中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国民党各派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政治分赃。

 

1927年“四·一二”以后,蒋介石叛变革命,集党政军于一身,实行法西斯专制,引起国民党内部的分裂。汪(精卫)(汉民)的临时联合,使蒋介石不得不于19311215日被迫下野,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之职,留下亲信控制重要部门,随后回到老家溪口。然而,二十多天后,当看到重掌大权的时机成熟,蒋介石便于1932113日由奉化飞抵杭州,与亲党商定“拉汪排胡”的新策略,并函邀汪精卫前来会晤。接信后,权欲极强的汪精卫即于16日赴杭。两人讨价还价后商订“蒋主军,汪主政”。28日,蒋汪操纵召开了国民党临时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指定蒋、冯玉祥、何应钦、朱培德、李宗仁五人为常委,实现了蒋汪联合掌权的第一步。

 

此次召开的四届二中全会,实际是其阴谋的继续。会上,汪精卫首先提出由蒋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经过数日争吵,最后还是通过了这提议。蒋介石重新夺取了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另外,会议还讨论通过了《大赦案》和《困难时期党务工作纲要》,并定洛阳为“行都”,西安为“西京”等重大事情。

 

四届二中全会,实现了“蒋主军,汪主政”的密谋,但蒋介石仍然恶习不改,激起了国民党内部有影响人的不满,象蔡元培、宋庆龄、李济深、冯玉祥等人。他们都觉得蒋介石实难合作,都决定与蒋分道扬镐。国民党内部又一次面临新的分裂。

 

面对国家危亡、全国抗日呼声高涨及党内新的分裂危机,国民政府被迫于193247日至12日在洛阳中央礼堂召开“国难会议”,装潢门面,欺骗国民,以便进一步对日妥协投降,对内“剿共”和镇压全国抗日运动。

 

会议原定代表227人,但由于蒋汪合谋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被人识破,有83个代表没有参加会议,实际到会的代表只有144人。关于大会目的,当时《大公报》就直言:“政府召开兹会,只在轻卸重责,和缓非难,……专为政府分谤。”但蒋汪则辩称,召开“国难会议”“是容纳各方面有经验之人才加入,以收集思广益之效。…“国难会议”吵吵嚷嚷开了七天,最后勉强通过了“御海”、“救灾”、“绥靖”(即“剿共”)三项决议案。国难会议实际是四届二中全会的继续。此后对日妥协的(淞沪停战协定)及后来对苏区的“围剿”,正是这种“先安内,后攘外”政策的具体体现。因此,国民党在洛阳召开的两次会议所制订的方针是“一·二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时期的“治国方略”。

 

193255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妥协的“淞沪停战协定”,并决定返都南京。5月底,国民党中央在洛阳召开会议,通过厂《中央还都南京之后繁荣行都计划》,对未来行都建设作出如下决议:一、筹建洛阳电厂;二、设立中央军校洛阳分校;三、设立中原社会教育馆;四、修建伊洛河大桥。这些计划在以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从530日开始,国民政府迁到洛阳的各个机关,都开始陆续迁回南京。1120日,国民党中央决议:“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及各院、部、会定于121日由洛阳迁回南京。”至此,国民政府各机关全部迁回南京,从而结束了洛阳为时近一年的“行都”历史。





上一篇:北伐军攻克洛阳  
下一篇:中原大战与韩复榘投蒋叛冯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