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禹治水劈伊阙

     2009-04-28 17:33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纵览 > 洛阳史话 > 正文
  伊阙,是伊河流域的最后一段峡谷,由熊耳山东端悬崖和嵩山西端峭壁夹峙而成。它南临伊川盆地,北系雒阳盆地,为两个盆地间之咽喉。因其两山对峙,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被称为“伊阙”。与其它峡谷不同,伊阙所系的两个盆地几乎处在一个地平面上,因而这个峡谷几乎不见落差。伊水从上游山区泻出,进入低平的伊川盆地,形成几度弯曲,经过狭窄的伊阙水道缓缓北流,至雒阳盆地腹部与雒水汇合成“伊雒河”。伊雒河继续向东北流,至盆地边缘的神堤穿过黄土丘陵沟谷,注入黄河干流。

  伊水、雒水滋润的两个盆地,土质肥沃,自流灌溉便利,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是著名的两大粮仓。散居在嵩山周围的崇部落是开发这两个粮仓的主人。以两个粮仓为经济支柱,崇部落是当时“万国”之中经济实力最强者。

  距今约4000多年,由于气候变热,西部高山冰雪融化,黄河流域大小河流暴涨,发生了上古史上史无前例的洪水大灾难。黄河中游南岸的伊川盆地、雒阳盆地成了重灾区。伊河在伊阙之南的伊川聚成湖海,雒河在伊阙以北、神堤之南的雒阳盆地汇成汪洋。湖海汪洋淹没了崇民的家园、良田,阻绝了崇民的交通,威胁着崇民的安全。为了生存,崇部落在首领鲧领导下,与洪水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由于鲧治水失当,处处防堵,治水九年不成,还造成重大损失。部落联盟首领舜按律行事,将鲧处死。

  鲧的儿子禹,处事谨慎有谋略,悉心为公不畏劳苦,在崇民中享有厚望。为发挥崇部落治水的骨干作用,帝舜令禹继承父职,为崇部落首领。

  禹继首领之位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威胁崇部落生存的伊雒水患问题。他登上高山,举目望去:伊河受阻于伊阙,雒河受阻于神堤,两个咽喉造成了两个陆中海洋。欲使两处湖水消退,必先疏通两个咽喉部位。鉴于伊阙是石质峡谷,神堤是土质沟谷,禹决定先易后难——先治雒后治伊。他率众北赴神堤,掘沟挖谷,拓宽疏通神堤水道,十日之后,雒川之水泻入黄河,雒阳平原重见天日。此后,禹挥师伊阙。由于伊阙水道太狭,即使雒阳盆地湖水泻去,伊水出伊阙的流量仍然不大。而要疏通拓宽这岩石峡谷,仅凭他们的石制、铜质工具谈何容易!

  禹愁眉不展,在伊阙山上转来转去,蓦然间,一颗斗大的石头被蹬动,那石头向山下滚去,接着发出一声巨响!禹十分惊讶,寻声赶到崖底,只见一个山洞被砸毁。原来,这伊阙山下有许多溶洞,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峡谷底部。由于长期水浸和风蚀,这些溶洞质地松脆,一经重击,便成碎石。这一发现,使禹感奋不已,他立即调动人马,一部分持石锤、铜钎打击溶洞;一部分搬运碎石,清理谷底。他身先士卒,挥动大锤,砸击之声震撼峡谷。这是华夏先民战洪水的英雄史诗中扣人心眩的一幕:一个个溶洞被销毁,一筏筏碎石被运出,一月之后,奇迹出现,湖水从峡谷中呼啸而出!急流搬走了峡谷中淤积的泥沙,急流动摇着失去溶洞根基的悬崖峭壁,破裂后的岩石不断落入急流被卷走,狭窄的伊阙逐渐开阔,久积的湖水迅速消退,伊川终于亮出了肥壤沃土,伊河象一条玉带从伊川盆地伸向雒阳盆地,在伊雒平原上静静地流淌。

  久困于嵩山的崇民们终于重返伊雒平原,恢复了他们的自流灌溉农业。一年后,伊雒平原上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呈献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禹在伊阙治水的事迹传向四方,帝舜令禹去治理天下洪水。禹离开家乡,奔波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其间,他三过伊阙而未入家门一次。十三年后,天下水患被平服,禹自然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共主”,被尊称为“大禹”。

  为褒扬大禹在伊雒治水的丰功伟绩,从崇民到夏民,产生了许多“大禹劈阙”的故事和传说。从汉代开始,这些故事和传说陆续载入史册。如《汉书、沟洫志》记:“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以凿龙门,劈伊阙”;《越绝书》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唐代以降,凡来雒阳凭吊龙门的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呕歌,诸如唐人刘沧的“禹门烟树正春色,少室云屏向晚晴”;宋人吕公著的“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金人魏搏霄的“少室右臂禹所断,开排清伊来高寒”;清人汤右曾的“山断似存神禹迹,天晴犹见雒阳城”等等。这些大禹劈伊阙的故事、传说、诗歌,构成了中国的《荷玛史诗》,其价值在于客观反映了华夏先民在中国文明诞生前夜,曾经经历了一个英雄时代,这是一个由听天由命到人定胜天过渡的历史时代。这个时代的存在,对炎黄子孙来说,是无庸置疑的。



上一篇:一、河图洛书开天地  
下一篇:三、夏启征伐有扈氏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