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都城曾多次迁徙。史书有“前八后五"之说,其意为,商族在灭夏统一天下之前,曾有过八次迁都;自成汤革命,彻底推翻夏王朝,登上王位,正式建立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之后,又曾有过五次迁都。欲说明“商汤都亳”这个问题,不得不从商的先祖帝喾的建都说起。
前面已经讲到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居于商辛(在今偃师市高庄一带),故号高辛氏。并在高辛之地建都曰亳。“亳”即我国文字发展史初期的帝王宫殿的象形字,因而具有京城之意。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从地穴式或半地穴式的生活方式中,发现并创造性地改善了居住条件,建造了高出地面的高台建筑。尽管它被当时帝王所垄断,但它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考工记》“四阿重屋,茅茨土阶”的记载,具体描述了高高地架设在夯土台基上、具有四面坡、双层屋檐结构、茅草顶式的宫殿建筑,威武雄壮地矗立于地面之上,它既有效地解决了地穴式、半地穴式建筑潮湿的弊端,又充分显示了王权至上的威严,开创了我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之先河。最早以“亳”命名的帝都在偃师,偃师境内的亳都第一个帝王是帝喾。那么,亳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帝喾的后裔子孙们崇拜和向往的地方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帝喾的后裔或因受封,或因战争而迁居,这样以先祖“亳”之名命名的地方也就止一处了。
商的始祖是契。契是帝喾次妃有?氏发简狄所生的儿子。他自幼能干,长大成人后,因帮助夏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赐姓子氏。子契在商地建立了一个小国叫商,这个商都的名字采用了其父王帝喾的国都之名叫“亳”,后人为了区别于帝喾时的“亳都”之名,故又称“南亳”(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这个商国本是夏王朝的属国,亦即夏王朝的诸侯国,当然和帝喾之时的天子之国的亳名,有着极大的差别,也有着地域的不同。商国自契之后,传十三世至成汤时,夏王朝正是昏君夏桀执政。
夏桀继位后,骄侈淫逸,不修国政,重用奸佞,枉杀忠良,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居于东方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迅速崛起。
为了完成灭夏立商的大业,汤针对夏的暴政,一方面主动救济邻邦,争取民心,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部族属国叛夏归商;另一方面广罗人才,求贤纳士,起用出身低贱的伊尹。为了查明夏桀内部的情况,伊尹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伊尹居夏三年,看夏王朝内部“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夏桀已处于天怒人怨的危机之中,建议商汤实施剪商战略:先逐个剪除夏的羽翼,消灭与夏关系密切的属国,孤立夏桀,最后再来灭夏。商汤采纳了伊尹的意见,迅速派兵攻击夏朝外围诸国,并召集会盟,组成反夏联军,同时停止向夏缴纳贡赋。汤见灭夏时机还不成熟,遂息兵,“谢罪请服,复入职贡”,佯作臣服,以待战机。
为了进一步打探虚实,摸清底细,商汤再次派伊尹赴夏。这时,岷山氏的国君因避免灭国之灾,向夏桀献上琬、琰两个美女。夏桀自得到琬、琰,便将过去宠爱的妹喜抛之一边。伊尹遂结交已失宠的元妃妹喜,得知夏桀更加残暴地诛杀忠良,众叛亲离;惶惶不可终日,充满恐惧心理,伊尹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回到商地,协助汤一起制定了灭夏策略公开打出了反夏大旗。桀又想召集九夷之师讨伐,但九夷之师拒不发兵,夏桀在政治上、军事上已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
为一举推翻夏桀,商汤举行了誓师大会,发布了战争动员令。
经过誓师,商军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在商汤率领下,由东向西一路扫荡,夏桀很快失去了东部屏障。为了挽救其残局,夏桀强令一些属国联合起来抵御商军,然而有緍氏带头叛夏,夏桀陷于两面夹击之中,双方在鸣条决战,夏军纪律涣散,一触即溃,不可收拾。夏桀看到大势已去,带着少数败将及琬、琰、妹喜,逃至南巢(今安徽巢县),后来死在那里。
商汤在鸣条战败夏桀后,乘胜追击,扫除夏朝的残余势力。挥师进军河洛,攻破夏都斟寻阝(今偃师二里头),随即在帝喾之墟——亳,筑城建都,史称“西亳”,以此为政治中心,迅速建立起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前面已经讲到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居于商辛(在今偃师市高庄一带),故号高辛氏。并在高辛之地建都曰亳。“亳”即我国文字发展史初期的帝王宫殿的象形字,因而具有京城之意。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从地穴式或半地穴式的生活方式中,发现并创造性地改善了居住条件,建造了高出地面的高台建筑。尽管它被当时帝王所垄断,但它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考工记》“四阿重屋,茅茨土阶”的记载,具体描述了高高地架设在夯土台基上、具有四面坡、双层屋檐结构、茅草顶式的宫殿建筑,威武雄壮地矗立于地面之上,它既有效地解决了地穴式、半地穴式建筑潮湿的弊端,又充分显示了王权至上的威严,开创了我国历代帝王宫殿建筑之先河。最早以“亳”命名的帝都在偃师,偃师境内的亳都第一个帝王是帝喾。那么,亳都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帝喾的后裔子孙们崇拜和向往的地方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帝喾的后裔或因受封,或因战争而迁居,这样以先祖“亳”之名命名的地方也就止一处了。
商的始祖是契。契是帝喾次妃有?氏发简狄所生的儿子。他自幼能干,长大成人后,因帮助夏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赐姓子氏。子契在商地建立了一个小国叫商,这个商都的名字采用了其父王帝喾的国都之名叫“亳”,后人为了区别于帝喾时的“亳都”之名,故又称“南亳”(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这个商国本是夏王朝的属国,亦即夏王朝的诸侯国,当然和帝喾之时的天子之国的亳名,有着极大的差别,也有着地域的不同。商国自契之后,传十三世至成汤时,夏王朝正是昏君夏桀执政。
夏桀继位后,骄侈淫逸,不修国政,重用奸佞,枉杀忠良,对内横征暴敛,对外穷兵黩武,社会矛盾迅速激化,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居于东方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迅速崛起。
为了完成灭夏立商的大业,汤针对夏的暴政,一方面主动救济邻邦,争取民心,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部族属国叛夏归商;另一方面广罗人才,求贤纳士,起用出身低贱的伊尹。为了查明夏桀内部的情况,伊尹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伊尹居夏三年,看夏王朝内部“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夏桀已处于天怒人怨的危机之中,建议商汤实施剪商战略:先逐个剪除夏的羽翼,消灭与夏关系密切的属国,孤立夏桀,最后再来灭夏。商汤采纳了伊尹的意见,迅速派兵攻击夏朝外围诸国,并召集会盟,组成反夏联军,同时停止向夏缴纳贡赋。汤见灭夏时机还不成熟,遂息兵,“谢罪请服,复入职贡”,佯作臣服,以待战机。
为了进一步打探虚实,摸清底细,商汤再次派伊尹赴夏。这时,岷山氏的国君因避免灭国之灾,向夏桀献上琬、琰两个美女。夏桀自得到琬、琰,便将过去宠爱的妹喜抛之一边。伊尹遂结交已失宠的元妃妹喜,得知夏桀更加残暴地诛杀忠良,众叛亲离;惶惶不可终日,充满恐惧心理,伊尹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回到商地,协助汤一起制定了灭夏策略公开打出了反夏大旗。桀又想召集九夷之师讨伐,但九夷之师拒不发兵,夏桀在政治上、军事上已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
为一举推翻夏桀,商汤举行了誓师大会,发布了战争动员令。
经过誓师,商军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在商汤率领下,由东向西一路扫荡,夏桀很快失去了东部屏障。为了挽救其残局,夏桀强令一些属国联合起来抵御商军,然而有緍氏带头叛夏,夏桀陷于两面夹击之中,双方在鸣条决战,夏军纪律涣散,一触即溃,不可收拾。夏桀看到大势已去,带着少数败将及琬、琰、妹喜,逃至南巢(今安徽巢县),后来死在那里。
商汤在鸣条战败夏桀后,乘胜追击,扫除夏朝的残余势力。挥师进军河洛,攻破夏都斟寻阝(今偃师二里头),随即在帝喾之墟——亳,筑城建都,史称“西亳”,以此为政治中心,迅速建立起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关键词阅读:
- 宜阳:寻村镇更名为香鹿山镇 2011-08-08
- 六十七、唐玄奘天竺取经 2009-09-02
- 六十六、李世民悉定河洛 2009-09-02
- 六十五、瓦岗军围困东都 2009-09-02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