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龟年,唐朝东都洛阳人,著名音乐家、歌唱家。他精通音律,通晓羯鼓等多种演奏技巧,一时名震东都。洛阳通远里有其故居,建筑极为豪华。
唐玄宗多才多艺,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他既能创作舞曲,又善击羯鼓,曾选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在梨园教以音律,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反映出当时音乐歌舞的盛况。故时至今日,戏曲艺人皆自称梨园弟子,并尊奉唐玄宗为行业祖师。还相传,唐玄宗粉墨登场演戏,台上不便以君臣相称,皆呼玄宗为“老郎”,故今日戏曲艺人也供“老郎”为祖师。李龟年年轻时,曾任蕲州蕲县(今湖北蕲州镇)的县丞,因善唱歌,而被召入宫中,供职梨园。他的两位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同样有音乐天才,他们三人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由于他们演技精湛,王公贵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赏钱就有成千上万。
天宝年间,玄宗与杨贵妃到长安兴庆宫沉香亭前观赏牡丹,李龟年带领乐队随从。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没有新曲?”命李龟年速召学士李白进宫。李白此时醉酒长安酒楼,待酒醒后,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龟年立即按词谱曲并演唱,玄宗亲自吹笛伴奏。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的就是这件事。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陷落。李龟年被迫逃亡至潭州(治今湖南长沙),此后十余年,他一直没有回归故里洛阳。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大诗人杜甫从四川奉节乘小舟沿江东下,希望“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回到久别的故乡。杜甫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当船停泊在潭州时,偶然遇到了阔别多年的李龟年,异地相逢,倍感亲切。“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安史之乱”的浩劫使大唐帝国的繁荣从此一去不返,饱经忧患的杜甫流落到潭州,遇到了同样漂泊至此的李龟年,回想昔日之安乐得意、今日之穷困窘迫,沧海桑田,无奈与感慨中饱含着对大唐的无限惋惜。杜甫因此写下了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所谓岐王,即李范,是唐玄宗的弟弟,住在东都洛阳;崔九,即崔涤,时任殿中监,也在洛阳。开头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东都洛阳(或谓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东都洛阳(或谓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见面的频繁和多次听大歌唱家的演唱。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了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见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都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个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的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说的就是杜甫在江南巧遇李龟年写下《江南逢李龟年》一事。
责任编辑:Xiaohe
- 传世经典《锁麟囊》在洛倾情献演 2012-04-26
- 1人对决22人 象棋车轮大战吸引眼球 2012-02-06
- 我市举办中国古筝名家演奏会 2011-11-08
- 洛阳妞京城唱响《盛世牡丹》 201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