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九日上午,在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栖霞宫村,一唐代经幢被人发现。当时,正在改建的聂西路路旁弃置着一个外形奇特的石柱,它剥蚀严重,年代久远,柱体上还密布文字,遂迅速向文物部门反映。有关专家赶来后,认为它是珍贵的唐代经幢,目前在我市非常罕见。
这件被称为经幢的石柱由青石雕制而成,非常沉重,有一吨多。它的外观呈八棱锥形,通高1.42米,上细下粗,底面对角长54厘米。早前时候,它的下半部可能被长期埋于地下,结果使这部分柱面得到了很好保护,上面的文字雕刻精致,布局规整,以楷体为主,十分俊秀。但它的上半部由于长期暴露在外,历经日晒雨淋、人为碰撞,这部分柱面剥蚀严重,上面的文字模糊不清。
据栖霞宫村73岁的肖长明老人介绍,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奇特的石柱上头原本还有一个雕制得非常漂亮的青石顶盖,像伞状的房顶一样,上面有栩栩如生的佛像、多姿多彩的花卉等。解放前,这个石柱的出土地点附近是一座被称为观音堂的小庙,石柱连同顶盖就立在庙堂前。他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庙被毁了,石柱也被胡乱推倒,埋在了地下,但是那个漂亮的顶盖与柱体分离后,没有被埋,过去一直扔在路边,三四年前才没了踪影。十几天前,有关人员修建穿过他们村中的聂西路(聂湾村至西石坝村),用机械设备挖边沟处理路基时,意外地把这个石柱挖了出来。大家都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就随便把它放到了路边的空地上。
文物部门得知这一消息后,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等专家迅速赶到了现场,经过认真鉴别、分析,大家认为这个八棱形的高大石柱应是一件唐代经幢的主体部分——幢身,非常珍贵。幢身上残留的文字,一部分为《陀罗尼经》经文,一部分为记事文,内容主要记载的是在唐代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等时期,李混、郑全、十四娘子等达官贵人捐献十余顷土地和物资,建设一座规模庞大的寺庙的事件。文章内容庞杂,对当时洛阳城内外众多寺庙的兴废变迁、地理方位也进行了介绍。此经幢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刻制时间应在唐代中后期。对照史料,它的出土地点位于唐代东都洛阳城的修缮坊内,在著名的南市的西南边。
王支援馆长介绍,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称为经幢。唐代中期佛教密宗传入我国后,信徒认为咒语——“陀罗尼”包含深奥的经义,倘若有人书写或反复诵念,即会解脱他的罪孽,得到极乐。于是,他们纷纷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和描绘在幢幡上,后来为了保持耐久,改书写为石刻,因刻的内容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亦称为经幢。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一般安置在寺院、通衢大道等地。宋代以后,经幢造型逐渐复杂,日趋华丽考究,表面的镌刻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市民俗博物馆依照有关程序,将这件经幢征集收藏。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随后将组织更多专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
(转自洛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Xiaohe
- 一块古碑见证清代商业贸易 冯安和老汉热心保护捐献 2012-11-23
- 龙门擂鼓台建筑遗址考古新成果 2012-11-15
- 走进午夜守墓人 2012-03-13
- 偃师发现一明代秦家大院 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