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缑氏镇马屯这个回民村子里,制鼓不仅有多年的历史,今也成了该村的一个支柱产业,这里做出的鼓卖往全国各地,甚至还大量销往海外。
马建都:(偃师马屯做鼓这做了有几十年了吧,在我不记事的时候老一辈儿都开始做,发扬光大也就是这近二十多年,因为现在咱们偃师马屯这一块儿占全国比例80%以上,民族鼓。)
今年34岁的马建都从小在自家的鼓厂里长大,1995年他开始独立经营,几年的摸爬滚打下来,厂子被他经营的红红火火,更使他对制鼓业了如指掌。
马建都:(鼓的销量一般都是每年“五一”“十一”销量最大,过年的时候一般都是咱本地方的销量最大,现在这个制鼓业将来走这个曲线,应该是规模化、质量化。)
制鼓是一项传统技艺,看似简单的一面鼓却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制成,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例如,要挑选没有虫眼的木料,要确保烘烤后的每一片木料弧度一致等,层层环节下来,粘合起来的鼓身才能保证严丝合缝,保证其美观与牢固。
马建都:(正常的情况下最好的做鼓的鼓皮是咱本地的这种黄牛皮,可是现在这个用量大了之后了,有很多从南方调过来这水牛皮,像这一种就是标准的黄牛皮,像那一种就是水牛皮,所以,它的质量有差别,但是经过咱们加工以后,它的音质是一样的。)
对于马建都来说,几乎每天的生活都和鼓密不可分,这也是马屯众多制鼓人的生活状况,正是在他们的忙碌中,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各式各样的鼓,从这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子里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各地。
马建都:(这种鼓就是台湾外贸,台湾要的。他们发过来样子之后让我们做加工了。它这个鼓的要求很严格了,油漆必须环保,它这个木纹不能开裂,这牛皮,必须是头层皮,这钉子,不能生锈,它的音质必须是D调的,必须是“咚咚” 必须是D调的音,它是定音鼓,这一种就是做比较大一点的鼓,如果说要做再大一点的鼓咱们还有铁架子,咱们可以再放大一部分,咱们最大的鼓可以做到3.6米,在国内是最大的鼓,在国际上我觉得也是最大的鼓。)
几年来,马屯的制鼓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且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正是这些制鼓人努力的结果,用马建都的话说,制鼓没有成与不成的问题,只有做得好与不好的问题,要赢得市场,就要在质量和信誉上下功夫。
马建都:(坚决不能把有缺陷的产品发给客户,有时候比如说装箱的时候,发现这个鼓有问题,当然有些工人就说,算了,咱们拿砂纸擦一下,咱们弄点502胶把它粘住,发给客户,我说那不行,那将来砸咱的牌子是第一,第二如果客户发现之后不要咱的鼓了,你看现在我这么多年的,几个很好的合作经销商啊,一直要咱的货,现在内需非常大,供不应求。一年虽然歇不了几天吧,但是咱偃师出的东西能在全国各地销售,能给他们带来欢乐,我觉得心里真是很开心。)
如今,这钉鼓的当当声,每天还在伴随着马建都的生活,也飘荡在马屯村的上空这声音见证了马屯制鼓业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伴随着制鼓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声音也将响彻马屯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牛潇)
责任编辑:Xiaohe
- 让民营博物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聚焦民营博物馆系 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