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民营博物馆呼之欲出——聚焦民营博物馆系列报道之一

     2011-10-25 09:41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民俗风情 > 工艺典藏 > 正文

   【编前】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洛阳属博物馆大市,但不是博物馆强市。大力发展民营博物馆事业、产业,是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提升洛阳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天起,《洛阳新闻联播》节目播出聚焦洛阳民营博物馆系列报道,欢迎收看。
   
    【记者出镜    如今在国内兴起了一股开办民营博物馆的热潮,别具一格的展出,花样百出的个人收藏品,不仅让民营博物馆生机勃勃,也让公众大开眼界。 如今,这股热潮在我们古都洛阳也延伸开来,即将亮相的洛阳系列民营博物馆发展潜力不可小视,它将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生力军。】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为洛阳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依托丰厚的文物资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洛阳博物馆、古墓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等10余家文博单位应运而生,既有综合类博物馆,又有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的藏品有数十万件。

    洛阳博物馆类型各异,藏品众多。那么,为何还要兴办民营博物馆呢?

   【洛阳民俗博物馆 洛阳匾额博物馆馆长 王支援: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了,人们就把目光转向了收藏,转向了文化生活,这也是促成民营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唐史学会理事、千唐志斋原馆长 赵跟喜:    洛阳的藏品也非常丰富,但是没有民营博物馆缺少一个平台,如果民营博物馆发展了,就会给他们所有的藏品一个出口。】

   【市文物管理局局长 刘德胜:    发展民营博物馆的目的,一个是让大众进一步享受更多的文化供给,第二方面使我们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增砖添瓦,增加更多的旅游元素。】

   长期以来,洛阳众多民间收藏家收藏着大量的珍贵藏品,使这些文物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令人欣喜的是,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市文物局决定鼓励民间收藏家和艺术家组建民营博物馆,让散落民间的河洛珍宝能够焕发新的光彩。

   【洛阳碑志拓片收藏家 刘建军    由于没有展示的平台,基本上都是自己欣赏,束之高阁。现在政府提倡建设民营博物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让这些“久藏深闺”的珍贵藏品以更好的面对公众,市文物局组织文物、文化、艺术专家为即将面世的民营博物馆召开了筹建研讨论证会,并积极帮助他们向省文物部门进行申报。截至目前,申报有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石文化博物馆、驿站文化博物馆、大唐三彩陶艺博物馆、三彩艺术博物馆、爱心书法博物馆、洛阳围棋博物馆和牡丹瓷博物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 洛阳匾额博物馆馆长 王支援   我们现在民营博物馆建设进展迅速,势头良好,已经有八家民营博物馆进入到审批阶段。目前,还有数家有意建设民营博物馆的企业家和收藏家正在跟我们进行联系和联络,相信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开展,洛阳民营博物馆建设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作者:徐大明 杨冉)





上一篇:郭爱和再获“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  
下一篇:郭爱和获中国“十大杰出陶瓷人物”殊荣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