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韵》、《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氏族典》、《史姓韵编》等古籍记载,仲姓来源至少有六支以上,除极少部分出自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之后的这支,其源流暂时难以考证外,其余的各支,追根溯源,全部源于黄帝,分别是:
一、《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明:“鲁桓公子庆父子孙号仲孙,亦为仲氏。”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记载:“鲁公子庆父,曰共仲,故以为仲氏,亦曰仲孙氏。”春秋时鲁国公子庆父,字共仲,因乱鲁而遭谴责。庆父死后,其子孙有的由于避仇者,以其字为姓,称仲氏。因为鲁国公族是周公姬旦之子伯禽后裔,所以,这一支仲姓亦当源于姬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当然也是黄帝后裔。
二、《姓氏考略》云:“仲山甫之子孙以字为氏。”《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进而曰:“当系出姬姓。”出自鲁献公次子仲山甫之后。他是曾经辅佐周宣王完成中兴之治的历史名臣,担任周宣王的卿士,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姓。鲁国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之一,这一支仲姓源于姬姓,就更没有问题了,且是周公姬旦的后裔,当然也是黄帝后裔。
三、自上古高辛氏。《姓纂》记载:“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因为高辛氏源于古老的姬姓,所以,追根溯源,这一支仲姓亦源于姬姓。
四、出自任姓,是商朝开国君王汤的左相仲虺(音挥)的后代。因为任姓也出自黄帝的姬姓,所以,这一支仲姓仍然为黄帝后裔.
五、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庄公子之城,字仲子,生公孙师,师生江,为宋司马,遂以王父字为氏,仲几、仲佗为其子和孙。因为子姓出自黄帝,所以,这一支仲姓还是黄帝后裔。
由此看来。仲姓家族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家世源流光彩之至。
东汉有仲光;唐朝有仲子陵;宋朝有仲宁;明朝有仲统;清朝有仲永檀,济宁人,乾隆时监察御史。
仲姓郡望:乐安郡(今山东省高青、博兴、广饶一带)、中山郡(今河北省定州市)。
仲姓适用楹联:八元留誉;二仲启源。人杰地灵钟毓秀;中流砥柱挽狂澜(“仲”姓的析字联)。圣门高弟仕卫宰(春秋时,鲁国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仕卫为邑宰);江都诗人集浮山(宋朝进士仲并,官至光禄丞,工诗文,有《浮山集》传世)。光华梅谱流芳远(北宋画家、高僧仲仁,住衡州光华山,号光华长老,善画梅,用水墨浑写,创为墨梅,有《光华梅谱》);翰村诗集播誉长(清朝诗人仲冯保,有《翰林诗稿》)。敷教宽平德留内邑(宋朝良吏仲大年,知内江,敷教宽平,人感德之);以人为本哲论昌言(东汉哲学家仲长统,好学,敢直言,官至尚书郎,他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论点,否认“天命”,著有《昌言》一书传世)。到此更为浮海客;于今谁是问津人(山东济南仲氏祠联,奉祀仲由)。句为偶拈无次第;梦常半记不分明(近代古文家、翻译家林纾赠仲珊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古名山尚属虞(江苏省常熟虞山周太王次子仲雍祠联)。
责任编辑:Xiaohe
- 中外“李”姓游客可免费游览老君山 2012-05-09
- 台湾新竹县范氏同胞到范仲淹墓园寻根祭拜 2011-03-28
- 刘氏后裔祭拜明朝贤相刘文靖公 2011-03-14
- 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在嵩县成立 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