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千家姓之——杨姓

     2007-07-22 22:13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万姓归宗 > 正文

  杨姓是一个荣耀而古老的姓氏,人口在中华姓氏中排第6位,是个多民族的融合体。

  一、出自周武王姬发第三子唐叔虞之后。他的几位后裔先后三次封杨:次子杨杼先封为杨侯,杨杼的八世孙杨涧二次受封为杨侯,二十三世孙伯侨又一次封为杨侯。《元和姓纂》记载:“杨氏: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后。至晋,出公逊于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子孙以国为氏。”据《新唐书》所载,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到了春秋时代,杨国被当时五霸之一的晋国所吞并,杨国成为晋国羊舌肸的封地。晋武公(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是晋平公时的著名政治家,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邑(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强宗祁氏、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姓,史称杨姓正宗。其后裔开基各地,成为杨姓发展的主流,是为山西杨姓。  

  二、出自周宣王姬静子尚父之后。《唐书》记载:“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姬静子尚父封为杨侯。”西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尚父,在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为侯爵,春秋时为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尚父是这一支杨姓的始祖。

  三、出自周景王之后说。周景王是东周中叶的一位天子,在血统上与黄帝、后稷、周武王一脉相承,有些杨姓家谱尊他为始祖。但这种说法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存此备考。

  四、出自改姓赐姓。北魏孝文帝自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族莫胡卢氏全族改为汉姓杨。羊、尉、乔、林、董等姓氏都有因故改为杨姓者。蒙古人族“乌吉纳”氏,满族之杨佳氏、富尔哈氏,彝族之“察普”,纳西族之“牙尔”,景颇族之“木然”氏,锡伯族之杨佳、杨吉哩、杨阿里,裕固族亚赫拉格氏所改。白族之杨姓,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所赐。阿昌族之杨姓,出自“喇碑”。普米族之杨姓,出自“熊•扛尼”氏。达斡尔族之杨姓来源不一。羌族、清朝高丽族、苗族均有杨姓。

  杨姓在二十五史中列传的有560多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历代名人805名,其中称王称帝者有15人,先后建立有隋王朝、吴王朝,还有独霸一方为王者。杨姓汉人于一千多年前在长江以北繁衍。当时,杨姓就是一个出人头地的显赫家族,出了不少在历史上知名的人物。像战国时主张“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而跟主张兼爱的墨子大唱对台戏的杨朱;西汉太史杨硕、赤泉侯杨喜、丞相扬敞、安平侯杨敛、平通侯杨恽;东汉东莱郡太守杨震、文学家杨修;西晋散文家、《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炫之,晋代帝司马炎之皇后杨艳、杨芷;北周宣帝皇后杨丽华;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名臣杨素;唐朝“四杰”之一的杨炯,宰相、理财家杨杨炎,贤良丞相杨綰,吴王杨行密,唐玄宗贵妃杨玉环,专权丞相杨国忠,武则天的母亲也姓杨;宋朝以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为代表的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存在300多年的古仇池国也是由杨姓人所建立的;“三阳开泰”出自明朝杨士奇、杨荣、杨濮的故事,又有诗人杨万里;元朝有诗人杨载、杂剧作家杨显之;明朝有诗人杨基;清朝有维新派人物杨深秀;太平天国时有东王杨秀清;近代有爱国将领杨虎城等等。侨居海外的杨姓华人,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美国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

  南方杨姓尊奉杨万里为始祖。

  杨姓郡望:弘农郡(今灵宝市)等。

  杨姓堂号:四知堂,又称关西堂(二者都是杨震的故事。他被称为“关西孔子”。一次,有人夜间给他送礼,送礼者说:“决不会有人知道。”他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赶快滚出去!”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安阳堂、弘农堂等。

  杨姓常用楹联:神童列四杰(唐代诗人杨炯,十岁时被称为神童,为“唐初四杰”之一);进士第一名(明代文学家杨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擅诗、词、曲、文,著作达百余种。)木兰花馥三春瑞;易俗移风万户新(“杨”字析字联)。文体擅西昆只美;图书生东壁之光(北宋文学家杨亿,其岁能文,十一岁时太宗遣人试其诗赋,他下笔即成。淳化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等职。著有《西昆酬唱集》,又称“西昆体”)。鲁冠千军称无敌;声威万代佩长城(杨氏祠联)。载福勋名垂宇宙;云中旭日吊英贤(台湾苗栗县清代抗日名将杨载云庙联)。遗教仰鳝堂宗学家风千载馨香传俎豆;明威松柏署纪纲政治屡朝清白毓儿孙(偃师顾县镇杨村祠堂联)。

  从大槐树迁民之杨姓后裔分布于豫、冀、鲁、陕、苏等地。





上一篇:洛阳千家姓之——于姓  
下一篇:洛阳千家姓之——许姓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