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千家姓之——谭姓

     2007-08-06 22:58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万姓归宗 > 正文

    覃、潭、谭、镡、瞫五字音近、型同,古代相通,后来演化出五个姓,实为一体。

    谭姓是当代第67大姓,尤其在川、湘、赣、粤、桂地区人丁兴旺。
 
    主要来源有三大支:姬姓、姒姓和外族改姓。

    一、出自姬姓。周文王曾封其庶子于戎故地,建原国,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周初,周公姬旦平定叛乱后,为加强对原商都朝歌的监控,移封原国于今济源市之原乡,伯爵。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原伯之地赐与郑人苏忿生,原伯东移今原阳西的原武镇。春秋初,两地原国分别为晋、郑所灭。周襄王封在朝做官的周大夫原伯毛食采于谭,也称谭伯。其子孙以邑为氏,称谭姓。

    二、出自姒姓。据明朝《谭氏家谱序》说:“谭,本姒姓,子爵。谭国,齐附庸,入春秋39年、周庄王14年、鲁庄公10年,灭于齐桓公,谭子奔莒,子孙以国为氏。”谭国国君是颛顼的后代,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西周初年,颛顼的后裔封于谭(今山东济南历城一带),爵位为子。谭国后沦为齐国附庸,直到公元前684年,谭国被齐桓公灭掉,当时的莒国保持中立,末代谭子奔宫逃亡莒国(今山东莒县),其后便在莒国发展。为了纪念祖先,表明自己曾是谭国贵族的身份,其子孙便改为谭姓。

    三、出自外族改姓。1、《万姓统谱》记载:“巴南大姓有谭氏,盘瓠之后,望出弘农。”在今四川南部、湖南和两广地区,古时候生活着一批姓谭的人,相传他们是盘瓠的后代,是由弘农(今河南灵宝一带)迁去的。2、景颇族勒羊氏,汉姓为谭。3、清朝满洲八旗、壮、彝、瑶、回、黎、侗、毛难、土家、哈尼、蒙古、鄂伦春族均有谭姓。

    覃姓相传也是由谭姓演变来的,南方有一支谭姓,为了避难,由谭姓改为覃姓。

    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谭姓成为典型的南方姓氏,是湖南的著名大姓。明清时期,山东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谭姓名人79名,重要人物有:春秋吴人谭夫吾。汉代谭贤、谭平定。五代炼丹家谭峭。后梁名将谭全播、宪宗时燕牙将谭忠。北宋江西提刑谭惟寅、大将谭延美、抗元名将谭端伯。南宋下邳太守谭金。明朝抗倭英雄、一代儒将谭纶,职务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长,先在南方抗击日寇,收编了戚家军,后转北方抗击蒙古族的侵略,修筑很多工事;又有竟陵派创始人的文学家谭元春、名臣谭希思、户部尚书谭大初、刑部尚书谭一召、户部郎中谭先哲。清朝有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兵部尚书谭廷襄,历任五省总兵和提都的谭行义,进士谭钟麟、谭钧培,词人谭献,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太平天国起义中的沛王谭星、偕王谭体元、慕王谭绍光,诗人谭廷献。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四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他有“自我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气概,被赞誉为“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的民主革命家谭延闿、艺术家谭鑫培。当代谭震林、谭政、谭富英、谭锡畴,等等。海外谭姓人才也不少。

    谭姓郡望:齐郡(今山东淄博)、济阳郡(今山东东明南境)、弘农郡(今河南灵宝一带)等。

    谭姓堂号:善断堂(唐宪宗时候,谭忠为燕的牙将。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巧这时朝廷派大军越过魏国去伐赵。魏牧田季安要兴兵。谭忠说:“不可!如果兴兵,就是对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纳了他的话,没有动。谭忠又说服燕牧刘济出兵帮朝廷伐赵,连克赵城饶阳、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扬。大家都佩服谭忠善断)。另外还有济南、弘农等堂号。

    谭姓常用楹联:三策摅奇(指宋代郴州教授谭昭宝的事典);七龄登第(指古代“神童”谭昭宝的事典)。锡春土茅(明代副千户谭渊。“土茅”,指居住简朴);宣猷边塞(北宋进士谭世勋的事典)。三岁能登上第(宋朝谭昭宝,七岁应童子试登第);三子尽作大夫(北宋进士谭先,三个儿子都为大夫)。十载父子双进士(指宋代元符进士谭世勋与其父谭申政和进士,其间时隔约十年);一时兄弟两将军(元代元帅左都谭资荣,以其弟资用攻汴梁有功,举荐他代替自己的职位)。勋名炳炳荣列戊戌六君子(清末维新派谭嗣同的事典);伟绩昭昭号称关陇一文人(清代洮州训导谭咏昭,擅诗文)。终南山上神人涉猎文史;栖隐洞中道士出入金门(南唐国子司业谭峭,好仙术,居嵩山十余年)。为人树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谭嗣同自题联)。揽湖海英豪力维时局;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华(1897年谭嗣同自撰联)。颇有清香留画戟;翩然彩服效扁舟(清光绪进士谭延闿自题联)。吟看桂生溪月上;醉听鲲化海涛翻(五代诗人谭用之《送友人归青社》诗联句)。

    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谭姓后裔,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等省。





上一篇:洛阳千家姓之——汤姓  
下一篇:洛阳千家姓之——田姓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