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千家姓之——施姓

     2007-08-07 23:1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万姓归宗 > 正文

  施姓来源有三,其中两支源于黄帝,具体情况如下:

  一、出自鲁惠公之后。《中国姓氏地图》云:“据史料记载,周代的诸侯鲁惠公之子,字施公,是鲁国的大夫。在传至鲁惠公五世孙的时候,为了与其他家族相区别,他们都以其祖字为姓姓而姓施。”《通志•二七•以字为氏》记载:“施氏,姬姓。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其子因以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五支》记载:“周成王封伯禽于鲁,分以商民七族,一曰施氏,后世无闻。惟鲁国施氏,出自姬姓。惠公之子尾,字施父,生施伯。伯孙顷叔,生孝叔,始以王父字为氏。孝叔孙之恒,字子常,为孔子弟子。”《姓纂》记载:“鲁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孙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孙也,因氏焉,汉有博士仇。”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记载:“施姓,源于姬姓,系出鲁惠公子施父之后五代孙施伯,以高祖字为氏。”由此可见,中国的施姓是周代的诸侯鲁惠公的后裔,鲁惠公的儿子名尾,字施父,人称施父尾,他在鲁桓公时担任鲁国大夫,精通音律。有一次曹国太子来朝,鲁桓公设宴招待,施父尾作陪,席间鲁桓公请曹太子欣赏歌舞,曹太子随着音乐的变化,情绪愈加忧郁。事后,施父尾对鲁桓公说:“曹国太子活不太久了。”鲁桓公问为什么?施父尾说说:“他听到如此快乐的音乐,还这般忧愁,可见他的心伤得很重了。”果然,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曹国太子去世的噩耗。后来,施父尾得到重用,成为春秋时期的名臣之一。施父尾生施伯,下传四代,到惠公的五世孙孝叔时,他干脆开始用先祖名中的“施”字作为姓氏,以示与其他家族的不同。这一支施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当然也是黄帝后裔。

  二、殷族姓氏之一。《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把自己的弟弟康叔封到卫,当卫侯。卫地居住着殷商的遗老遗少,分别以施、陶、樊、繁为姓氏,施姓是制造旗帜的工匠世家,先祖本姓子,始祖契。契为黄帝之后,故此支施姓亦是黄帝后裔。

  三、以国为氏。《元和姓纂》认为:夏朝湖北恩施有个施国,是有施氏的封地,有施氏本是夏朝的诸侯。夏朝末代王夏桀娶有施氏之女妹喜为妻,施国至春秋时被其他国家灭掉,国民不忘先祖,便以国名施作为姓氏。

  施姓始祖施父尾的裔孙施恺有个女儿叫曜英,嫁给叔梁纥为妻,生下八女一男,叔梁纥年过花甲(70岁)之后,又娶24岁的颜征,一对老夫少妻生下孔子。施父尾的八世孙施之常,在孔子门下当弟子,曾封临濮侯,他的后代即以临濮为堂号。

  施姓主要发源与当时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后来,施姓一族逐渐迁至今浙江、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大约在唐朝中期,即公元七世纪,有一位叫施典的施姓先祖,随其父辈先在河南光州定居,后来南移至福建,在泉州钱江乡安定下来。和其他姓氏相比,施姓族人是较早南迁的一支。

  施姓望出吴兴郡,鼎盛于东南。春秋末年越国的西施,姓施,本为砍柴人的女儿,因貌美被带进宫中,送给吴王夫差,结果夫差因此误国,后随范蠡出走。秦汉以后,第一个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是施仇,是“施氏学”的开山鼻祖、专治群经的学者,讲学的地方叫石渠阁。宋朝的施全是一位忠义凛然的烈士,秦桧以毒计害死岳飞之后,老百姓都义愤填膺,他毫无畏惧地刺杀秦桧,虽然壮志未酬,但他跟当年的荆轲刺秦王一样永垂不朽。元末明初施耐庵(可能是化名),原籍苏州,进士,著有《水浒》一书,为中国重要文学遗产之一。

  施姓名人还有:春秋时鲁国施之常,孔子弟子;南朝主管财政的施文庆;南宋余桃县令、绍兴通判施宿,曾编撰《嘉泰会稽志》,与其父一起撰写《苏东坡年谱》;唐朝施肩吾;施肩侮是唐朝的道士兼诗人。施典是唐朝施氏进入福建的始祖。宋朝施全;施炳是南宋进入福建的始祖。明末清初进驻台湾的将军施琅,他的次子施世纶被康熙称为“江南第一清官”。明朝礼部尚书施凤来,曾任工部员外郎、漳州知府、福建布政使的施邦曜,精通音律、善写散曲、研究经书和风水地理的施绍亭,曾任山东、江南御史、浙江总督的施维翰,工诗文并参与撰写《明史》的施闰章。当代有政界要人施复亮、施肇基等等。

  施姓郡望:吴兴郡(今浙江省北部以及江苏宜兴)。其适用楹联:邻好效颦反增丑态;明珠射体乃孕美人(以西施为题)。修持天宝;夙具仙风(以施肩吾为题)。宠优文带(北宋武康人施钜,政和进士,与宋璞同赐文带。官至参知政事,清检自持,没声色之好);望重石渠(西汉沛人施雠,宣帝时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讨论五经的同异)。隐成水浒(眼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淮安人,赐进士出身,曾在钱塘做官。因与当权人不合,弃官返乡,闭门著书,著《水浒传》等);夙具仙风(唐朝进士施肩吾,元和进士,后隐洪州西山修道,世称“华阳山人”,著有《太白经》、《西山群仙会真记》等,诗《西山集》十卷)。

  施姓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后裔分布于冀、鲁、豫、京、津等地。





上一篇:洛阳千家姓之——桑姓  
下一篇:洛阳千家姓之——始姓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