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千家姓之——裴姓

     2007-10-06 10:46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万姓归宗 > 正文

    裴姓的来龙去脉很清楚,主要的两支源于黄帝后裔。

    一、出自嬴姓。《中华百家姓秘典》、《通志•氏族略》记载:“伯益的后代有人名飞廉,他的裔孙封于蘋邑(今山西闻喜县东),后人遂姓蘋至六世孙蘋陵、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山西临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离开蘋邑,便成为裴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介绍:“嬴姓,伯益之后,秦非子子孙裴乡侯,因氏焉,今闻喜裴城是也。”《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明:“非子支孙封 非邑 乡,因以为氏,后徙封,乃去邑从衣为裴。”《元和姓纂•十五灰》:“裴,嬴姓。伯益之后。秦非子支孙封裴乡侯,因氏焉。今闻喜 城是也。六代孙陵,周僖王时封 邑君,乃除邑徒衣。河东闻喜:陵裔孙 :汉侍中。九代孙遵,始自云中徒汉光武平陇蜀,徒居河东安邑。安(帝)、顺(帝)之际,又徒闻喜。玄孙茂:侍中尚书。”

    综合以上的文献记载,可知裴姓是四千多年前舜之时的贤士伯益的后裔。伯益是上古颛顼帝的子孙,颛顼又是黄帝的后裔。由于伯益善于调驯鸟兽,所以被虞赐姓为嬴。后来他又辅佐大禹治水,建立大功。夏禹年迈时,曾有意将天下禅让给他,他却跑到箕山躲了起来,坚决不肯接受,表现了无比崇高的“只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情操。

    最初发祥于非邑乡的这一支伯益子孙,到了距今大约二千六百五十年以前的周朝时,出了一位叫做裴陵的杰出人物,因功而被周天子封为解邑君,食采于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南方的解邑,于是她的家族也自 乡搬到这个新天地并且改姓为裴。然后裴性能超群先人又以解邑为中心,逐步向外播迁。根据考证,自汉代以后便兴盛已极的山西省闻喜县的裴家,便是从解邑播迁过来的裴陵子孙。

    二、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中华百家姓秘典》:“晋平公将一个贵族封到裴中(今陕西岐山县)那个地方做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裴君的后代遂姓裴氏。也成为裴氏的一支。”因为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所以这一支裴姓也源于姬姓,也是黄帝后裔。

    三、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唐朝时期西域疏勒王裴夷健降唐,封左骁骑大将军,其后称裴氏。清朝满洲八旗中培佳氏改裴姓。满族、土家族、京族、朝鲜族等民族中均有裴姓。
汉朝末年三国鼎立的天下大乱之后,裴姓更是人才辈出,不胜枚举。北周骠骑大将军裴果,南齐广陵太守裴昭明晋代,裴徽和裴楷父子,名满天下,倍受敬仰。隋、唐天下一统之后,至少出过四位宰相:唐明皇开元年间拜相的裴光庭,历事德宗、宪宗、敬宗、文宗四朝的历史名相裴度,导成“元和之治”的裴洎(音济),被誉为“太平宰相”的裴坦,又有唐大中时兵部侍郎裴休;南朝宋有史学家裴松之;隋朝有光禄大夫裴仁基;当代有政界要人裴丽生、裴昌会等等。

    裴姓郡望:河东郡(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一带)、洛阳县(今河南洛阳)。

    裴姓堂号:绿野堂、督国堂(因唐时督国公裴度有绿野别墅。唐宪宗时,淮蔡节度使有听朝命。朝廷派了许多军队去平叛,都大败。大臣相议罢兵。裴度力请征讨。朝廷拜他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副宰相),督兵平淮南,擒吴元济,因功封督国公。他虽然功高,但不骄不躁,平易近人。建绿野堂别墅,和白居易,刘禹锡等名士常相宴游,不贪恋富贵)。

    裴姓适用楹联:姓启周代;望出河东。衣锦荣归光故里;非异人任在吾身(裴姓“裴”字的析字联)。司空斯文推八岁(晋代司空、地图学家裴秀);将相才名震四方(唐代宪宗时宰相裴度)。丰仪映人如见玉山美质(指晋代名士裴楷,容貌俊美,曾在玉山上行走,时谓“玉人”。武帝时为吏部郎、中书令等,封临海侯);挺身陷阵时号黄雏少年(北周骠骑大将军裴果)。首创制图六体(晋代司空、地理学家裴修,作《禹贡地图》十八篇。他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制图六体”,在世界地图史上有重要地位);独主立业一经(南齐广陵太守裴昭明,常曰:“一身之外,夫复何须?子孙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不如一经。”)。堂开绿野(裴度的事典);绩著桂林(述裴怀古事)。玉山映照(裴楷的事典);武库纵横(西晋哲学家裴颜,博学多闻,并通医术,后任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封武昌侯,官至尚书左仆射。周弼说他:“像武库一样,有王兵纵横,是人中之杰。”)。风物饯流年资水滔滔淘尽游人信息;江山留胜迹碧峰隐隐飞扬志士襟怀(湖南益阳裴公亭联)。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裴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京、津等地。





上一篇:洛阳千家姓之——皮姓  
下一篇:洛阳千家姓之——平姓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