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姓的来源,《广韵•尤》、《元和姓纂•十八尤》、《姓解•七八•牛部》、《通志•二七•以字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八尤》、《姓氏急就篇•上》、《姓源》等姓氏古籍均有内容大致相同的记载: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师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商汤王子姓。至纣王之兄启,食采于微,称微子启。周武王灭商纣,留其子仍治商邑,后武庚串通蔡叔、管叔和霍叔叛乱。周公平叛后诛武庚,更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宋微子,是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长兄,系姬姓黄帝的后裔。周朝初年于其侄庚的叛乱之后,被周天子继任为宋公,以嗣汤祠。他的子孙,三千年来曾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许多姓氏,像孔、宋、冀、林、萧、邓、钟、华、储、梅、殷、汤等等。牛姓,也是这个大家族中“同宗而不同姓”的兄弟姐妹姓氏之一。宋微子启的后裔牛父曾任宋国司寇,其后代子孙以王父字为氏。三千年来牛姓一脉相传,其姓氏源流单纯。是黄帝后裔,因为宋国公族出自黄帝之后。
依照《姓纂》的记载,商汤这一支以牛为氏的家族,过去是以陇西的区为繁衍中心的。因此自古以来他们都世代继承着“陇西”的堂号,彼此之间敬爱团结,合作无间。
牛姓还有其他一些小的来源:1、土族牛氏由土族语“拉西”而得。2、牢氏、潦氏因避难改为牛氏。3、形成于民间。农家与牛为伴,终日不离,有的就以牛为姓。4、三国时,曹魏有一将军牛金,为避仇子孙曾改姓尞。三百年后,至南北朝末期,在后魏任侍中的尞允,才随着皇帝赐姓,改回到原来的牛姓。5、明清时云南丽江纳西族,清朝满州人中,藏、回、土家、蒙古、朝鲜、彝等民族中均有牛姓。
历史悠久、家世荣耀的牛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神气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世源流自两三千年以来都是一脉相承,没有被冒姓或混入的记录。不过,在三国期间,牛姓的“一脉相承”的情形也曾发生过一次例外。当时曹魏的将军牛金的部分子孙,一度为了避仇而改为寮氏,差不多延续了三百年左右,一直到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后魏王朝上官拜侍中的寮允,才通过皇帝赐姓的途径,改回原来的牛姓。这就是《隋书本传》上所明文记载的:“牛弘,本姓寮,父允仕魏,此姓牛氏”。牛弘不但于隋朝初年贵为吏部尚书,还修五礼,立明堂,倍受史家的赞扬,被后人尊称为“大雅君子”。战国时有大儒牛缺,东汉时有护羌校尉牛邯,唐朝有宰相牛仙客、牛僧孺,宋朝有抗金名将牛皋、抗元名将牛富,明末有李自成谋士牛金星,当代有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等。
牛姓郡望: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一带)。其堂号:太史堂(唐朝牛凤及,撰《唐书》)。
牛姓适用楹联:为民自愿称孺子;相国乐于献丹心(鲁迅“附首甘为孺子牛”句意联)。好学博文史称大雅君子(北魏时,寮弘,后赐姓牛,在隋朝任吏部尚书,人称“大雅君子”);清操正气人称廉洁自将(宋朝宝章阁待制牛大年,一生清操,所至廉洁自将)。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唐朝诗人牛凤及《奉和受图温洛应制》诗联句)。御史休祥预报(唐朝太子少师、御史中丞牛僧孺的事典);天官选举惟明(隋朝吏部尚书牛弘的事典)。应贞女诗文应梦(唐朝牛肃,长女牛应贞,年少聪慧,13岁能诵佛经二百余卷,儒经子史数百卷,曾在梦中诵《左传》,一字不漏,而且在梦中与文人交谈,数夜不止);奇章公邂逅奇缘(唐朝大臣牛僧儒,两任宰相,封奇章郡公。相传,他曾夜里迷窍,入薄太后庙邂逅戚夫人、太真、潘妃、绿珠等,相互吟诗,天明而去。扭头一看,原为庙宇)。颖水一支分派久;涎河两岸卜居多(安徽林泉县定庙牛氏宗祠联。该氏自元朝迁此后,繁衍而成大族。民谚“砖集刘,黄岭侯,超不过涎河沿的一群牛。”)。庐州却贼(南宋名将牛皋,鲁山人,出身射士,曾聚众抗金,后归从岳飞,攻随州,驰庐州,击败金兵,随岳飞进军中原,直抵黄河南岸,屡立奇功。官至承宣使。后被秦桧谋害);校尉平羌(东汉狄道人牛邯,勇力俱全,以才气雄于边陲。光武帝时任平羌校尉,安定陇右)。一门两魁首;文武双状元(清朝河南巩县人牛凤山,道光癸已科武状元,其子牛瑄,为同治乙丑科文状元)。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西亳名门(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状元牛瑄到邙岭牛庄拜祖时乘兴为牛氏家庙大门题联)。商汤后裔家世荣耀;牛门父子文武双魁。十八祖打锅分四海;六百年聚会乐一堂(关于打蜗牛的传说,详见《打蜗简记》)。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牛姓后裔分布于鲁、豫、冀、东北等地。
责任编辑:Xiaohe
- 中外“李”姓游客可免费游览老君山 2012-05-09
- 台湾新竹县范氏同胞到范仲淹墓园寻根祭拜 2011-03-28
- 刘氏后裔祭拜明朝贤相刘文靖公 2011-03-14
- 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在嵩县成立 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