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作为六大古都之一有它的历史沉迹,作为首都来看,从九世纪末到十世纪初,杭州曾经是一个地方政权吴越国的首都。南宋时期,杭州升为一个朝代的首都,持续时间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杭州排入了我国古都的行列。
从中国历史来看,凡是作为首都,地理位置、地况、地貌以及气候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杭州也不例外。杭州隶属于今天的浙江省。
1936年,考古学家就在这里附近发掘出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这些物品大约是公元前三三00年——二二五0 年的,这就是著名的良渚文化。
五十年代初,在良渚周围,又发现多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如老和山遗址、水田畈遗址。所有这些遗址为我们较为清楚地描绘出了距今五千年前后杭州的原始居民在这一带居住和活动的情况。春秋战国时代,浙江省今天的省境大部分属于越国,北部则为吴国的范围。越国的首都在今天的绍兴,吴国的首都在今天的苏州。史料中没有见到杭州一带的地名。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郡县制,在今苏南、浙西、浙东、闽北等范围内设置了会稽郡,郡以下分二十六县,二十六县中有一个钱唐县,这是杭州最早见于历史的记载。但钱唐县治建在什么地方至今还不能确定。
钱唐县治在后汉时代就有可能从西湖群山逐渐向平原地区迁移。秦钱唐县是会稽郡下的一个属县。当时的郡治设在苏州。后汉永建四年(129年)实行了吴会分治,原会稽郡分成吴郡和会稽郡两郡。钱唐县隶属于吴郡。郡治仍设在苏州。
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9年平定了南朝的陈,随即把钱唐县改为杭州,这是杭州一名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杭州的州治设在余杭县。开皇十一年(591年)迁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就是现在的江干一带。
隋代的杭州已经到达了今杭州市区的一部分。现代的杭州城市,开始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隋炀帝即位以后,为了营建东京(今洛阳市),开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为了掠夺江南的财富,又在长江以南开凿和加宽江南运河,从京口(今镇江)绕太湖以东直达杭州。从此,杭州与首都洛阳之间有了直达的水路运输。
自从隋代把州治移到江干一带以后,特别是由于江南运河的开凿,杭州顿时成为一个交通枢纽。
唐朝建国以后,传说由于钱唐的“唐”字与国号相同,从此改为钱塘。
西湖是钱塘县的一个湖泊,所以原称钱塘湖,或称上湖。西湖一名起源太晚。因为从钱塘县直到六朝,湖在县境以东,当然不会称西湖。
隋唐时代,湖在县境偏北。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国建都时,城市移到湖的东边。西湖的名称就逐渐为人们所使用。等到北宋苏轼计划大规模疏浚此湖而上表朝廷时,他的奏折就称为《乞开杭州西湖状》,西湖一名至此已使用到官方文件中。
钱塘县在唐朝初年,户口就已经超过十万,江干一带土地狭窄,于是市区向今西湖以东的平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杭州刺史的李泌为解决水源问题,修建了著名的“六井”。所谓“六井”,其实是六处贮水池。它们用瓦管和竹筒分别从钱塘门、涌金门等处引入西湖湖水而修建。
据记载,“六井”是: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
“六井”的修建,大大改善了杭州市区的居住条件。
五代十国时期,景福二年(893年),王代十国中的吴越王——钱镠建都杭州。钱镠因灌溉和城市需要而整治了西湖,也因为交通运输的需要整治了钱塘江,从而促进了吴越国和沿海各地的来往,日本、朝鲜等外国也通过钱塘钱和吴越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杭州开始在国际上显露头角。
杭州有了大的发展,吴越国一共经历了五代七十余年,杭州一带比较安宁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城市也获得较快发展。
到了宋代,杭州从一个小国的国都退居到一个州的州治,但从城市规模上讲,它仍然不失为东南的一大都会。
北宋时,杭州的多任地方官都曾为杭州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如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的知州王济,宋仁宗时代的知州郑戬、沈遘以及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世又称他苏东坡。他曾两次到杭州任职。为杭州和西湖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他疏浚了西湖,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后人把这条长堤称为苏堤。苏堤春晓至今仍然是引人入胜的西湖佳处。
苏轼在杭州和西湖不仅留下了许多功绩,也留下了吟诵西湖的著名诗篇。
《饮湖上初睛雨后》就是其中一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北宋末年,中原失陷,宋高宗赵构仓皇南奔,于建炎三年(1129年)到了杭州,设置行宫,把杭州改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绍兴八年( 1138年)正式把临安府作为宋首都,首都设置在杭州的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杭州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都发展迅速,杭州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南宋一代中,杭州的教育事业也很发达。当时朝廷在杭州办的学校有太学、武学和宋学三种,合称三学。其中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
南宋德佑元年(1276年),元军进入杭州,繁荣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杭州遭到很大的破坏。但宏伟的城市布局和优美的湖山胜景仍然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慨。
十三世纪末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仍然情不自禁地赞叹杭州为“世界最名贵的富丽之城”。
在整个明、清两朝的五百多年中,杭州一直都是浙江省的省城。清代初叶,康熙和乾隆也都仰慕西湖和杭州的繁华,曾多次南下杭州。
鸦片战争以后,杭州也和全国一样,出现了长期的停滞和落。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杭州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长达八年之久,遭到很大的破坏
1949年杭州解放。
西湖群山中记载最早的人工建筑是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的灵隐寺。
灵隐寺是从当年从印度云游来此的高僧慧理修建的,它成为西湖群山中的第一座古刹。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处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由于他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因此名闻遐迩。五代吴越国时,灵隐寺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建成为九楼、 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达1300 余间,僧众达3000人。
吴越国时又添了许多寺庙和古刹。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钱弘淑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现在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六和塔中的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
苏东坡又为西湖增添了六桥分列、桃柳呈妍的苏堤。
六和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峰上。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随着西湖风景区的精心布局和游客的增加,杭州的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闸口白塔岭下刊印出杭州历史上的第一种旅游地图,称为地经,出售给游客。各种介绍杭州和西湖风景的专著也陆续出版,其中介绍最为详细的是四水潜夫著的《武林旧事》此书对西湖名胜采取了分区记载的方法,和现在的西湖导游书已很近似。当时整个西湖风景区分为南山路、西湖三堤路、孤山路、北山路、葛岭路、西溪路等六路,另外再加上离湖最远的三天竺。这和今日西湖风景区的地区划分也基本近似。
南宋的著名诗人范成大于绍鼎二年(1191年)撰写了一部称为《吴郡志》(吴郡的辖境大致相当于明、清的苏州府)的著名地方志,他在此书 中第一次使用了“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赞语。这句话以后被人们改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谚语,至今仍然广泛流传。
责任编辑:Xiaohe
- 商城宫城重现古亳 2012-04-23
- 《人文洛宁》——中国·洛宁 2011-10-14
- 树医圣雕像 弘传统医学 2011-08-10
- 中华炎黄母族故里平逢山第七届拜祖大典隆重举行 201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