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商琐记——走进古城

     2007-06-25 21:39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中华圣城 > 正文


归德古城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古城”、“应天府”、“睢阳古城”。早在四千多年前,商族首领商契(即阏伯)建都于商丘,这支部落是为从母系氏族过渡父系氏族的开端。时光穿越数千年之后,在今日这繁花锦绣的古城之下,深埋着汉、唐的睢阳古城,宋的南京古城和元朝归德府旧址。黄河曾在此流经700多年,黄河水多次肆虐这片古老的文明,经历沧桑巨变,古城一回回在自然中毁灭一次次在人类的智慧光芒里重生。这恰是人类最终战胜自然的规则,恰是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尘封的历史,沉浸在漆黑的湿冷的泥土里缄默不言,却曼化做中原古文化的灵魂,经久流传。

  现存的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古城框架汲取八卦之精华,内有93条街道。“九”是八卦中最大的数字, “三”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93条街道纵横城内,将城池分割成数百计方块,宛如一副棋盘格局。登高俯覧古城,即可明晰望见整座古城外观:城池内方外圆,形若古钱,象征富贵吉祥。古城墙巍峨在城池外围,挺立着漫身斑驳,数百年以身躯抵御厮杀征战,静看朝代更替、沧海桑田。城墙外延,一条碧玉如丝带般的护城河蜿蜒十余华里环绕城池,河水碧波荡漾,两岸杨柳依依,为古城平添无尽娇柔。从空中看古城,它宛如一座建在水中的城市,这种内城、城湖、城廓三位一体,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归德古城保存完好,仅城内就有十余处景观,在全国也属独一无二。整座城池规划严整,布局合理,造型古朴,足见当初营建者的卓越智慧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古城距市区不足十公里,城池掩护在巍峨城墙之内。古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南北门同轴,东西门却错开一条街不在同一轴线上。古人以为,西方为金,东为木,金克木不好,两门错开就可以逢凶化吉了。城内南北门相距1公里多点儿,东西门相距还不足1公里。整座城池面积不过1.13平方公里,徒步行于城内,一小时就可纵横东西南北,可谓袖珍之城。但若要想仔细阅读古城历史,细细品味那份韵味,要用的时间就无期限了。偶尔闲暇的时候,首先就想起这座小小的古城。于是,古城纵横交错的小道来来回回被踏过无数遍,每次,又都是不同于前昔的感触。或古朴,或乡土,或悲壮,或悠然。。。。。。就那么丝丝缕缕占据心灵与目光纠结的缝隙。

  古城墙

  踏入古城,那堵经历500多年风雨城墙就披一身沧桑撞入眼眸。城墙周遭,是婷婷翠绿的垂柳,冬雪初融,这儿的柳树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萌出嫩绿碎芽,向世界宣告春天到来的消息。城墙之下,有绵绵柔细的小草,草间错落着黄的白的小花儿,学步的孩子蹒跚在草叶间,睁大好奇的眼睛听妈妈吟诵“一岁一枯荣”。更多时候,城墙根下面汇集着晒太阳、唠家常的老人,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撮,老汉点着这年月难得再现的旱烟袋,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话茶余饭后的悠然。时常,还能在这儿遇着一位提着水桶写大字的古稀老人,据老人自己说,他已是84岁高龄。每回遇见老者,都不忍前行:看他从容将一支小拖把大小的笔锋沁入水桶,之后,沾满清水的毛笔落在城墙下的水泥地板上,挥洒出苍劲有力的行书。那功夫,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敢再众人面前显露。古城不显山不露水,似乎正是低调隐者的归属,想到这些,不免暗自思索:或许,这老者就不同于平常人,也有着让人猜测无穷的经历?

  绕过悠闲的人群,就是北城门。南北城门经过历代修整,特别是近年发展旅游事业,整修工程频频,已很难看到城墙内历经年代的原始青砖模样。那些被岁月风化斑驳的砖体,在东西城门和蜿蜒一周的城墙之上还能够见得痕迹。河南历来是文明汇聚之地,名人雅士灿若星辰。仅归德古城之内,就出现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在商丘,流传着一句话“城门之下三阁老”,足以见证商文化的辉煌。

  触摸着逶迤城墙一路行走,渐渐,撇开人为修建的现代痕迹,渐渐,远古的记忆在指下随着斑驳墙体回应今夕。静静凝望这苍老的身姿,风烟滚滚的战时车轮就铭刻在残落青砖上,历史穿越长空,携带曾经的兴衰荣辱,点燃震撼的感动,汇成一首彭湃的歌,飞向天外的云宵。

  护城河

  商丘位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原始的战争抵御系统必不可少的就是城墙、护城河。经过漫长的历史交替,护城河以失去其战略意义。

  早年,护城河水面被大片大片的芦苇荡覆盖,水鸟从芦花深处惊飞,让人不禁想要吟诵“飞渡,飞渡,惊奇一滩鸥鹭。”那时,古城里的孩子是幸福的。夏日,他们欢快地扑进护城河里“扎猛子”。河里鱼虾成群,五六个孩子聚集一撮,在河里走成一个半圆,拍打着水面往岸上赶鱼。河里的鱼肥硕无比,时常能为那时不宽裕的餐桌添加一道鲜美。芦苇丛中也有无尽乐趣,鸟儿的窝就筑在几根苇枝之间,拔开芦丛,一准能拾到几枚圆润温暖的鸟蛋。想来,那是多么优美的一副乡土画面。

  如今的护城河,经过整治已成了一个水上公园。不见了芦花飘摇,城河却更整洁明净了。八千里水面波光粼粼,如一条碧绿飘带蜿蜒怀抱着整座城池,无比壮观。岸边长堤绵延,晓风杨柳,荷花飘香;河中小船悠悠轻荡,清风吹来,卷起涟漪千层,宛如置身于西子湖畔。

  选则一个周末,携家临坐在城河岸边的青草地上,望远处游船,闻身际欢言。那刻,护城河远离远古的硝烟,流淌出温暖幽静地淡然情怀。

  闹龙街

  故事总与古老相连,归德古城里的故事更是丰盈多姿。在北城门之下,有条西斜的幽静小街,这条街叫做“闹龙街”。说起“闹龙街”的得名,就是一则有趣的故事。

  万历皇帝五岁入主东宫,拜沈鲤【明朝三代帝师,字仲化,号龙江,河南归德人(今商丘)】为师。十一岁万历皇帝登基后,到归德府探望老师。小皇帝走进拱辰门,为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便下车步行通过这条必经的街道。就在这时,打一扇门里跑出一群孩子,一见这小孩儿穿得黄黄红红、光艳鲜亮,就一窝蜂起哄——拉耳朵的拉耳朵,揪衣衫的揪衣衫,狠狠地把个小皇帝戏耍了一番。九五之尊之躯的万历皇帝怎能忍受这般耍弄?一见到老师沈鲤就问那条街叫什么街。沈鲤观龙颜不悦,悄悄问随从怎么回事。随从把经历告诉沈鲤之后,沈鲤急中生智:“噢,那条街就叫闹龙街啊。皇上乃真龙天子,你通过那条街有孩子耍闹,这是天意啊!”万历皇帝听得解释,虽是消了些气,但回头一想:自己是“九五之尊”啊!怎能忍得下这口气?随即下令把那条街的孩子都杀掉。沈鲤忙俯身下拜:“无罪而诛不是明君所为!您看到究竟是谁闹得吗?”小皇帝答:“我只看见是从一扇黑色的门里出来的一群孩子,也认不清楚。”沈鲤趁机解围:“主公车舟劳顿,今天天色已晚,暂且歇息,明天一早我领您去辩认。”

  第二天,沈鲤携同小皇帝再次来到这条街,寻找黑色房门里涌出戏弄天子的罪臣。可万历皇帝抬眼一看:奇了,整条街道竟然无一例外全都是黑色的房门!法不责众,看到这副情景,小皇帝也只好作罢了。原来,沈鲤为救这条街的孩子,连夜通知他们各家各户全都把房门漆成了黑色,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后来,人们就把这条街道称做“闹龙街”。

  应天书院

  书院,是唐宋直至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立教育机构,由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古城东面。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山书院并成为宋代四大书院。它的遗址深埋在古城地下,如今的应天书院是后来根据原结构重建的。

  应天书院前身是后晋杨悫所办的私学。到了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竟有五六十人及第。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1043年,宋仁宗又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来,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得到更大扩展。范仲淹、朱熹等一批杰出文学家、思想家曾在此任教。

  当长一段时期,书院如同现代社会的大学学府,传栽着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为当时社会铸造出一批国之栋梁。如今,书院的定义愈发接近于藏书馆,但它曾经起到的作用渗透中华,它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应天书院,沿续着先贤智慧的光辉,将文明的火种一直播撒到现代。

  走进古城尾声

  古城最美莫过于夜幕深沉的时刻,最爱在万家灯火点燃的时候与夫一起驱车前往——条条街道人影稀疏,白日里熙攘的店铺已打烊,合扣上一扇扇红色木质店门,旗幌旁,串串红灯笼染红古城夜空。此刻,万籁寂静,那些远古的争战、曾经的衰荣、现代的繁杂全部沉溺在旷古的风中,唯留灵魂在聆听隽永的诗篇,望淡那些惨白,之后,透过时空感悟一些从容的智慧,鼓舞明日征途。

2007、6、11夜




(本文作者系河洛文化网网友,感谢支持。文/梅若梅,图/飘飘。)





上一篇:玄商琐记——商之由来  
下一篇:玄商琐记——壮悔堂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