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源于洛阳考

     2007-06-29 11:25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中华圣城 > 正文

  长期以来,我们中国人均都称呼自己的民族为“华夏民族”,文化为“华夏文化”,文明为“华夏文明”。

  俗语说:“树有根,水有源”。那么,这个“华夏”之名,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追溯它的根源。

  一、“华”,源于洛阳一带山镇名

  据中国现存古籍查寻,“华”字,最早见于西周初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时代的摄政王——周公姬旦编写的《周礼•夏宫•职方氏》一文(2)。该文记载道:

  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

  《尔雅•释山》也说:

  河南华。

  那么,“河南豫州”在什么地方?它的范围有多大?《尚书•禹贡》解释道: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荆、河(之间)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由此可知,虞舜时期,大禹奉命治水,“别九州”(3)中的“豫州”,位于湖北省北部的荆山到河南省黄河中游以南的洛阳一带,其地有伊、洛、瀍、涧四条河。

  《汉书•地理志》把“河南豫州”的范围讲得更加具体:

  河南郡,汉制。辖河南、洛阳、京地、谷城、新城、偃师、缑氏、平阴、平城、成皋、巩县、登封、密县、中牟、新郑、开封、苑陵、故市、卷城、梁城、阳武、原武二十二个县,郡治在河南县(注:故址在今天洛阳市西工区王城公园一带)。

  以上证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以南的广大地域,在夏、商、周时,这里的山镇名字就叫作“华”。 如《国语•郑语》也说:

  当成周者,……若前华后河,左洛右济(4)。

  成周,即洛阳也,为东周的国都。由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以南、荆山以北名叫“华”的广大地区,古人认为此地区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5)所以历代又把黄河中游以南的洛阳一带地域,称作为“中华”。如:

  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东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北齐]魏收:《魏书•宕昌传》)

  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贱夷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游步中华,聘其龙光。([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蜀志• 诸葛亮传》)

  同时,古人又把“中华”洛阳四周的各少数民族地域称作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如:[战国]《管子•小匡》即载:

  兵一出而大功十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莫不宾服。

  上述众多古籍记载证明:“华”名,从夏朝到北宋,人们一致公认是起源于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以南的广大地区。

  关于1996年10月山东大学庄春波先生在《华夏东西说》一文中提出的:“华,之作为族名,来自夏朝之前的(山东)虞(舜)”之说(6),笔者认为,庄春波先生明显搞错了。《史记•五帝本纪》说得很清楚:“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二字不可分开,是帝舜之人名,非是帝舜之族名。帝舜之族名为“虞”、为“有虞氏”。如《国语•郑语》即载:

  夫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亦载:

  故有得神以兴,亦有得神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礼记•明堂位》亦云:

  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

  以上诸例,可证,虞和夏、商、周一样,皆为族名。

  关于2001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詹鄞鑫教授在《华夏考》一长文中,指出的甲骨文中的“ ”字为“华”字,“源于山西省西南部晋阳一带”(7)的说法,詹教授自己也说,晚清学者孙诒让把甲骨文中的“ ”字释为“岳”字,罗振玉释为“羔”字,唐兰也释为“岳”字,《说文》释为“ 釫”字,于省吾释为“冥”字,还有不少学者释为帝喾之“喾”字,只有詹教授自己释为“华”字。笔者认为,对于甲骨文中的“ ”字,学者们分歧太大,可暂存不论。但周公姬旦是商末周初人,也使用过甲骨文。如1977年到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歧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周人宗庙遗址中发现了很多周人使用过的甲骨文骨片(8)。证明:周公姬旦把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以南地区的山镇叫作“华”名,是不会错的。同时,历代文献也都承认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一带为“中华”,更加证明,洛阳一带的山镇名叫作“华”是连续不断的、正确无误的。

  二、“夏”,源于洛阳一带氏族名

  从中国古籍记载来看,“夏”字,最早见于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大禹氏族名为“有夏氏”,其封地为“有夏之居”和“夏国”。如《国语•周语下》记载得十分清楚:

  昔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谣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自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汩越九原,宅居九隅,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火单,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不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这就是说,在帝舜时代,大禹的父亲叫“崇伯鲧”,还不叫“夏伯鲧”。因崇伯鲧跟着共工办坏事,被流放在羽山之地。后来,大禹受命治理洪水,率其氏族子孙,在四岳部族的辅佐下,消除水患,治水成功,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帝舜为表彰他的功绩,才赐给他天下,名叫“夏国”,赐给他姓叫作“姒”,赐给他氏族名字叫作“有夏氏”。

  那么,大禹父亲“崇伯鲧”之封地“崇国”在哪里?

  《尔雅•释山》云:

  山大而高曰崇。

  《说文解字》云:

  古崧、嵩、崇三字通假。崇,即嵩也。

  崇国在今洛阳市南面“伊河之滨”的嵩县到洛阳东南面的登封市阳城、嵩山一带。如《水经注•伊水篇》又载:

  伊水又东过(嵩县)陆浑县南。……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即《山海经•中次三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所化。

  可知,禹父崇伯鲧亦死葬在嵩县陆浑南。

  从《帝系》中我们又知:

  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是为禹。

  那么,大禹之母有莘氏的老家在哪里?《水经注•伊水篇》又载:

  伊水又东北过(嵩县)陆浑南。……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

  可证,大禹的出生地也在洛阳市南面的嵩县境内。

  《帝系》又载:

  禹娶于涂山氏之子,谓之女蟜氏,产启。

  那么,大禹之妻涂山氏又住在哪里?《水经注•伊水篇》又载:

  伊水又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经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此谓武王问周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北瞻过于有河”,知是山明矣。

  从上可知,鲧、禹、启三代都是洛阳市嵩县人。

  由于洛阳一带的夏族发源地,古人 认为是“天下之中”,所以历代又说洛阳一带的夏地为“中夏”。如:

  目中夏而步德,瞰四裔而抚棱。([东汉]班固《东都赋》)

  魏人中据中夏,汉氏据岷蜀,吴制荆扬而交广。([西晋]陆机《辩亡论》)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而不能服戎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关于2001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詹鄞鑫教授在《华夏考》一长文中提出的“夏墟,在山西省西南部晋阳一带”的说法(9),笔者认为,山西省晋西南的“夏墟”晚于洛阳一带”的“有夏之居”。如《古本竹书纪年•夏后氏》一文载:

  胤甲即位,居西河。

  胤甲,为夏禹之后的第十二代夏王;西河,指位于山西省西边的黄河。此地“夏墟”大大晚于开国夏王大禹的“有夏之居”。所以,山西省晋西南之“夏墟”,不能说是夏族的发源地,夏族的发源地应在黄河中游以南的洛阳一带。

  三、“华夏”连称,亦指洛阳一带

  从现存的古籍来看,中国古籍第一次把“华夏”连称的,要算西周初期的《尚书•武成篇》了。该文记载说,公元前1046年4月,周武王克商以后,返回丰京,四方诸侯都到陕西丰京周人祖庙中去助祭周人先王,并庆贺克商成功。武王即席发表文告说,商王受(注:又叫商王纣)没有德性,大肆虐害人民,是天下的罪人。我们周人伐商,是替天行道,替人民报仇。因此,“华夏蛮豸百,罔不率俾。”《今古文尚书全译》注释道:

  《说文》云:“华夏”,中国之人也;“蛮豸百”,泛指四方少数民族的小国(10)。
这样,“华夏蛮豸百,罔不率俾”八字的意思便是:居住在“天下之中”的华夏人和四方少数民族,对于商朝的灭亡都很拥护,于是都率众前来助祭和庆贺,并服从我们周人的统治。

  那么,当时的“中国”又指哪里?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郊考古发现西周成王时的“何尊”青铜器铭文载曰:

  惟成王初服,宅于成周。……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ㄨ民”。

  可证,“中国”,即洛邑成周也。洛邑四周的少数民族,那时被称作蛮、夷、戎、狄,界限分明。如:《国语•楚语》也说:

  蛮、夷、戎、狄,其不宾久矣,中国所不能用也。

  即使地处洛邑西边的西戎人,自己也常常自称不与洛阳一带的华夏族相提并论。如:《左传•襄公十四年》就载,戎人驹支说:

  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从以上几例,即是证明。

  四、“华夏”通称,民族大融合的结果

  前已考证,“中国”、“华夏”之名来源于古代黄河中游以南的洛阳一带,洛阳四周的少数民族和地域被称作南蛮、北狄、西戎、东夷。那么,以后我们全中国人为什么又称呼自己为“华人”和“华夏民族”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还必须从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悠久历史谈起。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名叫夏朝,大禹是第一任开国国王。《尚书•禹贡》即载: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夏朝的版图已达“东渐于海、西到流沙(新疆),朔南暨声教于四海”,具体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个州了。处于“天下之中”的河南豫州华夏族和其四周的蛮、夷、戎、狄各少数民族,都是夏王朝统治下的子民。也就是说,处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中国”,只是当时夏、商、周、秦、汉、唐、宋各个朝代领土的一部分,是地域名称,还不是国家名称。[战国]《吕氏春秋•用民篇》载:

  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商)汤而三千余国。

  可知,我们中国,从夏朝开始,就是一个由很多很多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各个少数民族都为中国的兴盛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气候、物产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中国历史记载来看,由于地处“天下之中”的洛阳一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河川纵横,土壤肥沃,所以种植农业和文化便较其四周的蛮、夷、戎、狄地区发达、先进。如《礼记•王制》便记载了周朝时期各地区的发展情况: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而穴居,有不粒而食者矣。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居、和昧、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可证: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洛阳一带的华夏族已普遍住上了房屋,吃上了熟食、粒食,而其四周的蛮、夷、戎、狄各少数民族,还是处在狩猎、捕渔、披发文身、不吃熟食、粒食、居住穴洞、言语不通的落后状态。

  人类总是要发展的,生活总是要改善的。为了发展,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国各个民族,历来都有胸怀坦荡、兼容并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进行大融合的好品质、好传统。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居于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积极向先进的中原华夏族融合。据《周书•康诰》记载,当地处西土戎狄之间的周人(11),打败商纣王入主中原洛阳以后,便自觉把自己的周族名改为华夏族名。如当上摄政王以后的周公姬旦,便对其弟弟康叔姬封说:

  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

  《周书•君奭》也载,周公对他的另一个弟弟召公说:
  
  惟文王尚克修德,和我有夏。

  《周书•立政》也载,周公曰:

 
  其在受德, 为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得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奄甸万姓。

  《魏书•世祖纪》载,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执政以后,看到鲜卑族要想巩固政权,必需向中原先进的华夏族学习。于是他便下令从山西平城(今大同市)向南迁都洛阳,并号召鲜卑族人要说汉话、穿汉服、读汉书、娶汉妻,并把鲜卑姓拓跋氏改为汉姓元,不同意者斩。为了推行汉化政策,他曾连杀了几位亲属和大臣,加快了汉化步伐。

  第二,取得全国统治权以后的华夏诸族,通过分封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华夏化。如《汉书•诸侯王表》记载:

  昔周监于二代、三圣制法,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者五十有余。……汉兴,剖裂疆土,立爵二等,封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于是汉高祖刘邦便封其兄刘喜为代王,封其弟刘交为楚王,封其子刘肥为齐王,封从父弟刘贾为荆王,封其又一子刘友为幽王,封其兄刘濞为吴王,封其功臣韩信为韩王等。这些王侯到达封地以后,带去了上千上万名文官武将和汉民,均按汉制要求兴官制,办学校,教以《诗》、《书》、《礼》、《乐》和《春秋》,使其各少数民族地区很快汉化。

  第三,由于战争、战乱,使大批汉人向各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移民,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华夏化。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帝尧时期,帝尧便用流放罪人的办法,向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如:

  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岭南),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流鲧于羽山(山东),以变东夷。

  《资治通鉴•秦始皇下》也载:

  始皇二十五年,使王贲攻辽东,代治;又使王剪伐荆江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始皇三十三年,派军攻取南越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从中原内地迁民五十万人戎垦五岭,与
越人杂处。

  西晋末年,“八王内乱”,中原华人百余万,为避战乱,纷纷南迁闽、浙、赣地区;唐朝初年,为平复叛乱,唐王派陈政、陈天元等率固始“五十八姓”赴闽,兴修水利,进行汉化教育;宋末,金兵入侵中原一带,广大百姓为避战乱,又有五百万军民南迁江苏、浙江、江西一带;明朝,郑成功为收复失地,率兵二万余人,南下福建,后入台湾,有力地巩固了国家统一。到清朝时期,全国民族数量从夏朝的万国万族、商汤时的三千国三千族,已融合为五十多个民族了。到公元1688年,沙皇俄国入侵清朝,逼迫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按照当时的国际惯例,要清政府使用已经华夏化了“中国”之名,与沙俄签订条约。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均都采用被世界各国公认了的“中国”之名为国家名称,从而永久地固定了下来。全国56个民族,也从此都对外自称为“华夏民族”,文化为“华夏文化”、文明为“华夏文明”了。

  通过上述考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洛阳,确是华夏民族之根,华夏文明的发祥圣地!


  注释:
  (1)《论语•季氏》:“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2)《礼记•明堂位》:“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
  (3)《尚书•禹贡》载,禹别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4)邬国义等《国语译注•郑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庄春波《华夏东西说》,《赵俪生先生八十寿辰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9)詹鄞鑫《华夏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8)杨宽《西周史•周的起源和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王守谦等《今古文尚书全译•武成篇》,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国语•周语上》载:“昔我先王不 ,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

  (作者单位:洛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一篇:炎黄故里洛阳考  
下一篇:中华儒学圣地:洛邑文王明堂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