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儒学圣地:洛邑文王明堂

     2007-06-29 11:44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中华圣城 > 中华圣城 > 正文

引言

  洛阳是个好地方,九朝古都,文化名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成周,制礼作乐,有着很重要的文化影响。周朝衰落,周礼在鲁,孔子及其后学者追崇周公是有渊源的。对西周河洛地区的文化,今后很应该深入探索,这是文化史上的一大课题。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 李学勤
           
    儒学,是东方文化的主导,她对中华民族和东亚各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影响最深、最大。而儒学文化又来源于周公创制的礼乐文化。《礼记•明堂位》载:“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这说明:洛邑文王明堂是中华儒学的发祥之地。不少学者预言:“21世纪是东方儒学文化世纪”(见1994年12月6日《人民日报》)。所以抓紧开发中华儒学圣地——洛邑文王明堂,不仅对展示洛阳主体文化形象——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亦具有十分重大的文化价值。为了发掘开发的需要。现将有关古籍记载编辑于后:  

  一、周公负有创作“六经”之责

  1、东汉大儒家郑玄(字康成)在《周礼注》中说:“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于成王,使居洛邑治天下。”

  2、《汉志•六艺》也说:“‘六经’之文,皆周公之旧典也。”

  3、西汉《大戴礼记•保傅》也说:“天子不博古之典传,不闻于威仪之数,《诗》、《书》、《礼》、《乐》之无经,学业之不法,凡是,皆属太师之任也。”《尚书•君?序》云:“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帝王世纪》也云:“成王以周公为太师。”

  清朝学者章学诚考证:“六经”,确系周公集大成之作,以后各代又有所增减。《左传》、《国语》、《孟子》等古籍中保留了许多不是今天“六经”中的文章,便是证明(见《文史通义》一书)。
           

  二、洛邑文王明堂是儒家“圣经”写作、传教、保存之圣地

  1、《礼记•明堂位》载:“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文王)明堂(注:明堂即太庙、太学)制《礼》作《乐》,颁度量衡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

  2、《左传•文公十八年》载:“先君周公制《周礼》”。

  3、东汉《申鉴》载:“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太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4、《隋书•太史公自传》亦载:”孔子观书于(东)周(文王)太室(注:太庙之中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删其善者。”

  5、《史记•太史公自传》亦载:“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东周洛邑)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

  6、西汉戴德作的《大戴礼记•保傅篇》云:“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以上古籍证明,“六经”写作、教传、保存在洛邑成周文王明堂之中。





上一篇:“华夏”源于洛阳考  
下一篇:河洛地区因何姓源多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