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少波
序 言
洛宁地处豫西山区,东邻洛阳八十公里,古称崤地,继谓永宁,民国二年,更名洛宁。
洛书是中华文明的渊源和第一高峰。洛宁是中华民族最早活动的区域和发祥地之一。标志着世界级文化品位的“洛出书处”和“仓颉造字台”,蕴含着先民聪明才智的40多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记载着历史和传说的殽之战、丝绸路、龙头山、闯王坡、香山寺和祖师墓,烙印着人间沧桑的“千年银杏”与“九龙古柏”,显示着古县特色的山寨城池、驿道关隘、石刻碑碣和根雕石玩,黄帝乐官伶伦取竹为管制定律吕之“嶰溪谷”,元顺帝敇赐匾额之“洛西书院”,神笔王铎与其姻亲书信往来之墨宝勒石《琅华馆帖》,隋炀帝陵和明代工部尚书坟、吏部尚书墓,多处保存完好的官宦故宅和古民居……,无不像熠熠生辉的颗颗明珠,镶嵌在洛宁大地,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仓颉造字
名信片
《河图玉版》云:“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文捉二十八字,景刻于阳虚山之石室。李斯止识八字,曰‘上天垂命,皇辟迭王’”。《通志·金石略》曰:“仓颉之室记有二十八字,……周时自无人识,迨李斯始识八字,汉叔孙通识十二字。”明《一统志》载:“玄扈水源出永宁县西五十里阳虚山,流入洛。”因此,仓颉选址造字在今之洛宁。
仓颉
仓颉,又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之史官,传有“双瞳四目”,所处约公元前26世纪,后人尊为“造字圣人”。《说文解字·第十五上》载:“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遗址位于洛宁县兴华乡阳峪河东,为我国古文化重要遗址之一。相传仓颉随帝南巡,至今长水西玄扈水入洛处,灵龟负书以授,遂选址造字。造字台遗迹高3.4米,上顶直径3.3米,周长13.5米,台上有“仓颉造字处”碑,保存尚好。
仓颉造字:中国古书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为上古记事常用方法,可惜久存难辩。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先民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文字的出现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荀子·解蔽》指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故仓颉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大贡献。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与仓颉有关。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势,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各种素材,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起名曰“字”。《大观帖》翻刻时将《仓颉书》28字译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
(二)洛出书处
明信片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出自《易经·系辞上》之名言,道出“洛水出洛书”之定论。
“洛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第一里程碑,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洛出书处”位于现今河南省洛宁县城西20公里的长水村。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的出山入川交界地。该处现有两通“洛出书处”古碑,分别为北魏时期和清雍正二年之遗存。长水恰在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上溯深山峡谷,下望一马平川,西枕龙头山,南临洛河滩,对面岙莱石壁有“岳武穆行军至此”石刻,侧有武穆营遗址,西邻玄扈河谷,悬崖峭壁上有明弘治时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题《游龟窝至此偶成》石刻诗,现仍清晰可见。
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图像,类似“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阴阳错综九宫图,五行逆运化天道。洛书以天地之数奇妙组合,涵盖天人合一思想之宇宙图式,反映出东方哲学之精髓。它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里程碑。
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中宫,乃周围八宫核心。
(三)伶伦制律
明信片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为唐代诗人李贺《苦篁调啸引》中的诗句。“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钧天》中的诗句。上古时期,黄帝的乐官伶伦取金门山嶰溪谷之竹做管而吹,定为黄钟之宫,以黄钟为基准,则成十二律吕。伶伦为音乐吕律始祖。《后汉郡国志》载:“宜阳有金门山,竹为律管。”《李通志》载:“金门山在永宁南三十里,一名律管山”。《九州纪要》载:“金门之竹,可为笙管。”金门山嶰溪谷今在洛宁县境内,现存明嘉靖二十年敕赐“金山神门”石碑坊于陈吴乡金山庙村。
伶伦
伶伦,亦作泠伦,中国古代传说中音乐人物。《吕氏春秋·古乐》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其模拟自然界凤鸟鸣声,选择内腔和腔壁生长匀称的竹管,制作十二律,暗示“雄鸣为六”,是6个阳律,“雌鸣亦六”,是6个阴吕。《古乐》记载,黄帝以前氏族社会的乐舞,只列其内容,而名则以氏族名称;自伶伦作《咸池》起,始有专用乐名。
黄帝
黄帝(西元前2718年~西元前2597年),少典之子,姓公孙,讳轩辕,有熊国君,居于轩辕之丘。生而神灵,日角龙颜,有影之象,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习用干戈,诸侯感来宾从,于是即位天立。始制宫室,造舟车马矢,染五色衣裳,其正妃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万世赖之,在位百年,崩于荆山。相传黄帝曾到嶕峣山向广成子问道。《名胜志》载:“嶕峣山在永宁县西北三十五里,相传广成子憩息之所,上有龙井河渎庙。”《十道志》载:“广成子往来嶕峣放逸山谷。”
(四)禹叙九畴
明信片
“天下多有禹王庙,世上罕见叙畴坪”。位于洛宁县城西20公里的龙头山,因大禹治水在此设坪叙畴而遐迩闻名。该山犹如馒头状,盘踞于川绝山尽之处,南侧悬崖绝壁,北侧梯田层层。登顶远眺,四周有大小九条山脉朝此聚首,逶迤起伏,宛若游龙。山顶处有一南北走向坦荡如砥之坪,松柏成阵,队列齐整,生气盎然,玄机无限,即大名鼎鼎之“叙畴坪”。明代永宁知县米成锺留有《登龙山偶成》、明代诗人霍鹏作有《题龙头山传剑亭》等诗作。现龙头山巅仍屹立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之古碑。
大禹
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颛顼曾孙。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其父名鲧,母为有莘氏女修己。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子启是夏朝第一位天子。禹功绩卓著,为贤圣帝王,与尧、舜齐名。相传,大禹治水曾驻守于今洛宁之龙头山,在崇山峻岭之中劈开“禹门”,疏导洛水,并在龙头山巅修坪设坛、研究治水方略,制定“九畴”大法,划天下为九州。
(五)洛西书院
明信片
洛西书院由元代翰林学士、永宁人薛友谅捐建,元顺帝敕名。元代文人元好问、杜仁杰、姚少傅,明代文人宋濂、王铎曾到此讲学。
敕赐“洛西书院”碑记:“永邑为伊洛故地,又周程二夫子所遨游而戾止焉者也”,故“洛西书院左庑祀周子、二程子并潞公、温公、邵子”。正因为永宁为明道先生和伊川先生经常讲学之地,这才有其十二世孙迁徒永宁之举。永宁早年有“二程书院”,褒扬二程子。
“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此为程颢提出之教育观点。程颢与弟程颐开创“洛学”,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丰,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程颐
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教育家,北宋洛阳人,理学家程颢之胞弟。与胞兄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基础。为了传道授业,二程夫子多次到翠竹宜人的永宁设坛讲学,对理学传播极尽能事。著作被后人辑录为《河南二程全书》、《程颐文集》、《易传》和《经说》。
(六)琅华馆帖
明信片
洛宁出土之《琅华馆帖》乃王铎真迹。王铎博学好古,工诗善文,间作兰、竹、梅、石。其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官拜礼部尚书,与永宁人、兵部侍郎张鼎延同朝奉君,友情甚笃,女子秦晋,往来诗文信函由张雇匠镌碑,乃成《琅华馆帖》传世。
王铎
王铎(公元1592年~1652年)字觉斯,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崇祯时擢礼部尚书。满清入关降,被任用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顺治九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其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作品。
(七)宋礼奇功
明信片
国都由南京迁到北京,尚书宋礼,功不可没。宋礼,永宁县马村人,明朝永乐二年至二十年之工部尚书,为有史以来是县擢升最快、居官最高、在任最长、为官最清、唯入《二十四 史》之人。宋礼于永乐二年领命皇诏,始筹谋划,安排匠工,采伐皇木,统领建造北京紫禁城及天安门,为大明迁都彪立巨功。礼,领皇命赴山东,疏浚会通河和卫河,建设彪炳千秋的南旺分水工程,确保了明、清两代500年大运河之繁荣,且亲自撰疏,上奏朝廷,改海运为漕运。其一生功勋卓著,清廉无比,“镪鏐亿兆经其用,棉帛毫丝不曾吞”,《明史》称:“卒之日,家无余财。”真可谓:“一品高官无殓资,清风两袖垂后昆。”
宋礼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其父宋彬,为元、明两朝老臣。宋礼在国子监读书时,被明太祖朱元璋看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建文初,荐授陕西按察佥事,复坐事左迁刑部员外郎。成祖即位,命宋礼署礼部事,以敏练擢礼部侍郎,永乐二年擢工部尚书,在任十八年,功业卓著。为筹建故宫、迁都北京,疏浚运河、分水南旺而殚精竭虑。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住进紫城,颁诏嘉礼:“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永乐二十年七月,病死在任,享年64岁。明穆宗追赐太子太保、谥“康惠公”,清雍正帝追封“宁漕公”。
朱棣
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公元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受封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多次受命参北方军事,两次率师北征。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皇位。次年改元永乐,即想迁都应天,遂擢宋礼任工部尚书,交由工部着办。后,北征蒙古,疏通运河,迁都北京,编撰《永乐大典》,着郑和下西洋等。永乐二十二年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葬于长陵。
(八)耿裕择茔
明信片
明代吏部尚书耿裕的墓在现洛宁县长水乡“耿家坡”。耿裕在朝先后任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人坦夷谅直,谙习朝章秉铨,自奉淡泊,不徇毁誉。虽两世贵盛,而家业萧然。父子并以德行著世,时称“耿氏父子双天官”。耿裕逝,归丧故里,途经永宁,车马裹足,长嘶不进,乃循其生前所嘱之地,葬于永宁龙头山北,茔苑取名“耿家坡”。
耿裕
耿裕(公元1430年~公元1496年),字好问,明代刑部尚书耿九畴之子。景泰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转工科。天顺初,任检讨。其父因张鹏弹劾石亨一案受累,耿裕也被贬为泗州判官。父丧,其补定州知府。成化初,召复检讨,历国子司业、祭酒。后迁吏部左、右侍郎,并代尹旻为尚书。大学士万安与耿裕不合,伙同乡李孜省构陷耿裕,耿降调南京礼部,后转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弘治初,复拜礼部尚书,后迁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弘治九年正月病逝,享年67岁。后赠太保,谥“文恪”。
(九)迥异文庙
明信片
洛宁文庙位老城中街,坐北向南,中轴线对称建筑,为中国典型官式三进院落,始建于宋代咸平四年(1001年)。该建筑群原有照壁、仪门、大成坊、泮池、泮桥、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崇圣殿、名宦祠、明伦堂、乡贤祠,现仅存大成殿、崇圣殿和戟门。
大成殿为文庙主要建筑,祀孔圣,左右祀四配、十二哲。其面宽五间、25米,进深明间三间、东西两山各四间,统进深13.8米。崇圣殿为文庙配殿,祀孔圣五代先祖,元末遭毁,明洪武六年重建,清顺治九年重修。永宁文庙之崇圣殿和明伦堂都无遵先王定制、建在大成殿的前面,不仅规格都高于大成殿,而且梁坊上有垂莲柱,均为他处少见。
(十)程家大院
明信片
程家大院为清代康熙二十年骁骑将军程福亮故居,由五座四合院大宅组成。原有房舍154间,大院内建有光禄寺、二程祠、春风亭、立雪阁等。所有院落大门前均有石鼓、石钟、上马石。照壁、迎门等砖雕建筑,故事生动,雕工精良。另有二程祖祠及二程夫子祠碑。程家大院现存的误传“官府绣楼”(巨型炮楼),五间三层,高达4丈,青砖到顶,胖体厚门,为豫西之仅见。
程福亮
程福亮,字大功,清代河南永宁人,宋代名儒程颐二十二代孙。洛宁程家是由程颐十二世孙程士谦从嵩县迁来安家落户。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陕西发生贺才山之乱,程福亮奉命而平定,被提拔为西安守备。后奉命查点西宁、山西、陕西大峪口等处兵事,升任游击、总兵、波罗副将、怀庆总兵、兴安总兵等职。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封骁骑将军。死后在故里建庙祀。曾刻印《二程全书》,建祠堂。
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载:“(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段话指的是,一日,宋代进士杨时,邀好友游酢一起去拜见程颐,正遇程闭目养神。其时大雪纷飞,然两人求师心切,便侍立雪地不去。如此半天,程颐方醒,见两人仍站,积雪已有一尺多厚。元代文人谢应芳诗:“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杨时晚年隐居龟山,号龟山先生,死后谥文靖),后历炼为“程门立雪”传世。
(十一)魁星楼
明信片
“魁星楼”又名“聚奎楼”,始建于宋代,位县城文庙东侧,历经宋、元,几经修葺,终坍塌。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知任永宁之京都举人米成钟曾有志重修,终未工;后,牧兹永宁之咸宁举人杨如松亦欲重修,又未果;武康进士贾宗悌被派任永宁知县,欲将其迁建老城东门外,“萌心动念,胥以兴贤育才为断”,仍未建成。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西晋巍科”之乔某“胸蟠锦绣,敬神造士之心,于贾侯(宗悌)若符也。”于是,官捐俸银,士庶投资,乔君董役,炎暑弗惮,不足两月,“栌拱崚嶒,轮奂美矣”的“魁星楼”告竣,祀奎星、梓潼两神。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会稽贡生程玚知永宁,迁建“魁星楼”于老城东南隅,即现存之“魁星楼”。
其楼基长13.1米,宽12.4米,高3.2米,北面砖砌台阶可登,台上建筑高18.2米,最下层为正方形,二、三层为八面棱柱体,封顶为八棱形锥体,锥尖固定一圆球,造型别致,他处少见。“人能为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肇启斯文盛,崇封祀典隆”、“金熬辉紫霭,银管点青云”,魁星楼上书法老道的几副门联,显现着其“文光普照”和“佑护后人”之熠熠光辉。
(十二)隋炀帝陵
明信片
隋炀帝陵位于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之柏山(又名荞麦仁山),当地人直呼其“杨广墓”。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除此,另多有志书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柏山上原有圣水寺,炀帝陵迁此后,唐太宗敕圣水寺僧人务要看守好该陵,“以胜隋事”。洛宁旧县志载:“圣水寺在大宋里,魏太和中建,明洪武年间重修。”
史载,隋大业十二年,炀帝奢游江都。正所谓“十千大船蟒阵发,八万纤夫匍腰拉”,“龙船身长二百尺,女舟数达一三八。”如此暴君,百姓切齿,不称“炀帝陵”,直呼“杨广墓”,亦在情理之中。“隋帝杨广奢风靡,宇文化及枭首级。荞麦仁山常警示:石榴裙下毁社稷!”当慎思之。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祖籍陇西成纪,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使社会出现政治修明、经济繁荣之局面,后人尊称“千古一帝”。
唐高祖李渊是隋文帝独孤皇后之姨姪,因此,李世民对杨广叫表叔。杨广的女儿是李世民的宫妃,李世民对杨妃所生之子李恪十分偏爱,欲立太子,被长孙无忌等老臣阻。李对杨妃崇娇有加,爱屋及乌,迁葬杨广于永宁,意盼社稷永宁。
(十三)老子墓
明信片
“墓呈四棱状覆斗,寝于寿安环龙沟。祖师隐居卒宝地,归土不再骑青牛。”在洛宁县城东边五公里处寿安山的南坡上,有一个活脱脱倒扣着的巨大米斗型古墓冢,人称“祖师墓”,即老子墓。
《竹书纪年·老子葬其造》中载:“老子葬寿鞍山,其周所四龙围绕。”唐《博世澜言》载:“老子葬于佣宁寿安山,当有三道佛地交会,清葬四龙扶位之穴。”(古时“鞍”与“安”、“佣”与“永”通用。)北宋学者林灵素著《水镜相术论》的前言中有“老君者李耳,卒葬于永宁之寿安山”的记载;清代文人何玉停著《水镜相法·后志》中有“老子……终解八斗,留有南龙沟、北龙沟前后四沟之古所。”老子墓旁不远处有一“老君洞”,乃道教活动之所,香烟燎绕,诵声入云。
老子
老子即李耳,字伯阳,又称重耳、老聃。春秋末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史官,相传孔子曾问礼于他,周室衰微,出为隐民。《道德经》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他第一个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界的本原,但道又是不可言说的。《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后人尊他为道家派的创始人。
(十四)闯王坡
闯王坡位于洛宁县城西北1公里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载:“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以五十骑于鱼腹山突围进入河南,几天之内即有几万人参加起义军,迅即攻占永宁(今河南洛宁),杀万安王朱采鑋。采用李岩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欢迎。起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他规定‘过城邑不得室处’,‘马腾入田苗者斩’。所到之处开仓济贫,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所部迅速发展至百万之众。十四年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询,进围开封”。李闯王在永宁,兵驻之山坡,后被称为“闯王坡”。李闯王登上山坡顶站在一棵弯曲的古柏前四周瞭望、指挥战斗,此古柏后被称为“闯王柏”。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陕西米脂人。1629年,李自成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之闯将,高亡后,其继称闯王。公元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推翻明王朝。后因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出北京。1645年神秘消失。李自成曾攻打永宁城,现洛宁有闯王坡、屯粮仓。
(十五)秦晋殽之战
历史上有名的“殽之战”就发生在现今洛宁县殽山中的中河乡境内二陵(岭)之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不听士大夫蹇叔、百里奚的苦劝,派重兵攻打郑国,路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用计使其更辙灭掉滑国返秦,归途中在殽山二陵(南陵夏后皋墓、北陵周文王避雨处)之间,被晋襄公偕大将御戎、莱驹率晋军伏击,全军覆没,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俱被擒。史称“秦晋殽之战”。
秦穆公(?~前621年),《史记》称缪公,赢姓,名任好,春秋时秦国国君(前659~前621年在位)。其主要谋臣有百里奚、蹇叔、由余等。即位后打败戎族,击败晋国,消灭梁、芮等国。向东发展时,受晋国阻击,失利较多,以至在殽山被晋军打得残败。至此,转向西进,由于正确采纳了由余关于伐戎王的谋略,收到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战果。
(十六)香山寺
明信片
香山寺位于洛宁县罗岭乡,始建于东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其年代之久远兮可与洛阳白马寺比。此寺原为纪念一对商氏老夫妇通情达理、指斥自幼抚育之一条蟒蛇无辜害人,怒而碰头身死,蟒蛇自愧,亦碰头摔体而毙。时人悼念老夫妇,亦为蟒蛇自毙而动情,遂建寺庙和蟒坟以纪。因其时连伤三命,故而当初取名“伤三寺”,后又易名“商山寺”,再后更名“香山寺”。传说优美,精神感人;寺内扭柏,长势奇特。该寺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寺院香火旺旺,寺后尚有蟒坟遗迹。
(十六)神灵寨
明信片
“冻草暮云无限意,汉家封禅旧山房。”此乃神笔王铎在神顶寨所留佳句。
神灵寨原名神顶寨,位于洛宁县熊耳山北麓原始林区,面积5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8%,动物300余种,植物2000余种,主要集中在以花岗岩为河床的十余公里神灵寨峡谷。这里古树参天,奇花争艳,珍禽异兽出没山林,青鲵虾蟹戏游清流,山峻、峰奇、石怪、水秀、泉清、瀑壮、林茂、竹修、岭峨、峡幽。山顶湿地,当为国内奇观;无言石瀑,确是中华一绝。
神灵寨历经沧桑。史志有载:“明洪武初,大将军徐达(其实此时已为右丞相)率诸将克神顶寨,元守将张知院以其众来降。”“神顶山(又名太阴山)有神顶寨,即明将军徐达降元守将张百户地,明仍设神顶守御所。其山高耸云表,雄瞰西洛,南联玉女、鸟喙二峰,其下为狮子岩。”
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下邽,唐代伟大诗人,官至刑部尚书,晚年辞官,在洛阳闲住,世称白香山。其与元稹友情甚笃,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白香山喜欢永宁山水,常游于此,留诗传世。其中,《过永宁》诗曰:“村杏野桃繁似雪,行人不醉为谁开。赖逢山县卢明府,引我花前劝一杯。”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