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神山冠豸山

     2007-10-28 22:13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百化齐放 > 客家情思 > 正文

“客家神山”冠豸山今定读音guànzhàishān


   饱受山名读音困扰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福建省连城县境内的冠豸山,近日由民政部、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定音为“guànzhàishān”。 

      冠豸山以山峻、石奇、谷幽、水秀著称,自元代开发至今已600多年,素为闽西客家人推崇,有“客家神山”之誉。对冠豸山之“豸”字,当地一直读作zhài,而外人依现代语文工具书的注音常读作zhì;“冠”读作guàn或guān也无一定之规。随着旅游业发展,山名读音成为对外交往的一大障碍,为冠豸山定音的呼声日益急迫。民政部地名研究所邀请语言文字学者实地考察,并引经据典,最终得出比较合乎实际的分析和结论。

    据介绍,山名“冠豸”,出自主峰形似古代执法者所戴“獬豸冠”。“獬豸”是传说中一种笃忠执著、明辨是非的独角兽,被视为“公平、正义”的化身。学者们还依据东汉《说文解字》“据义定音”的原则确定,此处的“豸”读zhài才能表达山名“公正、诚信”的本义,读zhì则将其内涵混同于贬义的虫豸之“豸”。

    专家学者认为,“獬豸冠”与“冠豸山”,其“冠”虽为一字,但意义、用途截然不同,故两处读音也不应相同:前者用作名词,意为“形状好像獬豸的帽子”,应按“衣冠”读作guān;后者用作动词,意为“戴着獬豸冠的山”,读音应按“戴(帽)”之义定为guàn。 (新华社)


      恩爱的大地
  ?隐藏心灵的奥秘
  ?有喧嚣的冥想
  ?和众神的忧伤
  ?—引自著名诗人蔡其矫《冠豸山》   
  
   首先得说说想去冠豸山几个诱因
  ??
  ?一:冠豸山被尊为“客家第一名山”,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同处一条山脉(武夷山脉),同属丹霞地貌,山势雄奇,享有“北夷南豸,丹霞双绝”美誉。
  ??
  ?二:想想冠豸山这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雄奇的气势和浩然正气,心往不已。
  ??
  ?因其主峰形似古代法官头戴的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刚正廉明之意。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一生公正,他在两袖清风离任时,登上故乡的冠豸山,仰天大呼:“这是大自然对吾乡人民的厚赐!”—何其感人!
  ??
  ?三:山下的连城县名列全国文化县前茅,文化作品层出不穷,还有个全国作协创作基地.


  ?你能想象这闽西的“穷山僻水”间还有个精神的世外桃源吗?
  ?这里是客家人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积淀,应该去体验一下。
  ??
  ??
  ?四:就冲着蔡老篇头的那一首好诗,怎么也得去一次(蔡其矫,著名诗人,诗坛常青树,现居福州)
  ??
  ??
  ?从连城汽车站到冠豸山脚下才1.5公里,强驴们完全可以徒步过去。远望冠豸山,好像平地里突然冒出来似的,硬生生地在一块盆地中拔地而起,卓立不群,自有一股逼人的气势。
  ?
   通过一道寨门,眼前豁然一亮,真正的景色,从这里开始。居高临下,可以俯瞰连城县城,有身在半空的感觉。兴致逐渐高了起来,过了“上游第一观”;进了东山草堂;瞻仰了石壁上“客家神山”的题字;穿过一线天……
  ?当登上鲤鱼背的时候,顿为眼前雄奇却又清丽的景色震撼,
  ?“无限风光在险峰”,果然不假。
  ??
  ?在山风呼啸里对着群峰呼喊,所有尘世杂念一扫而去。前面一段路的苦和累终于都得到了回报和安慰!
  ??
  ?这种从无到有,从苦到甜,从平淡到惊奇,从朴实到入胜的过程,绝对受用,这也是爬山的乐趣所在!

  ?游完冠豸山,石门湖,归纳了十个字:“山奇比武夷,水秀似漓江”,结论:不枉来此一趟!哈哈!






上一篇:闽西---美丽神奇的客家祖地  
下一篇:根在河洛惠安人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