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05:自守中道离两边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龠(yue)乎?虚而不淈(gu),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核心提示] 道本无所谓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 里中外。说两边,论中道,俱是戏论,为表法耳。离道,即是偏道、邪道。守道,即是中道、正道。而当两边消殒,中亦无。
[直译] 天地没有偏爱,听任万物自生自成;圣人没有偏受,听任百姓自生自长。天地之间,难道不正像是个风箱吗?它中间是空的,生起风来却没有穷竭,推动起来却更加的有力。多闻多见反而会加速衰减,不如执守中道,不求快速,适中稳定。
[解读] 很多人不能理解,天地,圣人为何没有什么仁爱之心?没有仁爱之心,我们何以生活在天地之间?圣人不仁,我们何以要接受圣人教化?这是个大问题,不弄明白,天地圣人我们何颜以对?天地圣人之中道我们如何执守?
首先,我们就要弄明白何之为“仁”?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孔老先生用一生要努力实现的“仁”之诸义,而在老子这里,一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就被轻轻地如风吹絮,飘散于空中了。孔子何以毕其一生要实现克已复礼之仁?在老子这里,天地不仁便也罢了,天地本是无情物,而圣人何以也要无仁呢?很难令人理解,令人信服,难道仁有什么不好吗?还是老子之仁与孔子之仁是不同的呢?
是的,老子的圣人之仁与孔子的圣人之仁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理解的“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仁者:二人也。也就是说,“仁“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在相对的人类社会中才产生的。当我们一个人独处时,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仁与不仁的分别呢?就象是左手拉右手,并不存在左手对右手有仁爱之心,或是右手对左手有仁爱之义。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社会,世间万象都是在相对中产生的,诚如高下前后、长短有无,音声难易、里外善恶等都是相对存在,是没有一个固定尺度,没有一个评判标准的。那么,我们对世事的一些固化认识就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以老子这圣人不仁,就是在这个层面上来看待的。众人皆知美之为善,斯恶已,皆知善这为善,斯不善已。善在老子这里尚且不以为倡,更何况仁呢?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正确看待老子之圣人不仁呢?
天地圣人之不仁:万物 == 刍狗 == 百姓 == 平等 == 中道
平等,大家平等、人类平等、众生平等、自然平等,只有一切平等,才符合于道义,没有偏离于道,而一切之不平等心,皆属于背道而驰。老子的思想是一贯的,如一的,没有岐义的,就是始终抓住道之本义在看待万事万物。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旦离开了中道,就分出了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相对的两边就产生了。这是老子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正如天下百姓所不愿意看到的。
离于中道,不得守中,就偏离了大道。而所有偏离大道的行为,最终都归于岐路,引人误入迷途而难以知返。所以易经中,孔子在《系辞传》中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有悖于老子之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世间道,是规律,是规则,而非太极之无上道义。
仁,二亦表天地,“亻”表人。人在天地之间也。故老子言下之不仁,即是天地之不仁,圣人没有仁爱之心,诚如天地没有不平等之心。天地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并没有因为人自称为万物之灵长而有所偏袒,是一视同仁的。而圣人之心,亦需达到天地之无仁之仁,才有资格称得上圣人。圣人不仁,即在圣人眼里,亦是一切平等,不偏袒相对存在的任何一方,这才是老子之圣人不仁之本义也。
天地本来自然,圣人自然本来。人作为天地之间最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之一。自学会了创造以来,就一直在自然中撷取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为自己所用。用便用了,不要贪著,也不至于偏离于道。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人类的欲望一直在增长,贪婪一直在加重,执著一直在坚持,妄相一直在陷深,毫不客气的讲,人类的道德水平一直在退化之中,甚至已经到了严重不堪的地步,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们一直在有所为。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这个世界。“多闻数穷”,到头来,被天地自然一耳巴打回原形,却还是执迷不悟,诚可悲哉。
天道只维护自然平等和谐,故天道就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面对天灾,我们不要老是埋怨说老天在报复人类,老天是不会报复人类的。老天所会的,只是把人类的所作所为都统统归还于人类自己享用,以人喜欢故。故同其光者,亦得其光,同其尘者,亦得其尘。天地之间,因果平等故,本来平等故。
所以,我们要离开两边,回归中道。当回归中道,踏上正途后,我们才会发现,我们俱在道中,无处不是道,万事万物无不在道中。道本无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分别。中与非中,也只是方便说罢了。至此,我们就可以达到孔子所说之:随心所欲不逾矩,我即道,道即我,有何可逾呢?若还有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分别心,那只是还没有悟道,还在邪道上罢了。继续玩着自作自受的魔法,与道有什么相关呢?
在老子、孔子所处的年代,是世间背离大道严重的一段时期。礼崩乐坏,争战不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天地之道,圣人之道,在周天子和诸候之间已经难觅踪迹了。大家都在忙着建功立业,忙着争霸疆域,忙着为那些转头即空的功名利禄,名闻利养而用尽聪明,不懈努力。使夫智者不敢为在这里变成了使夫智者皆为之。因不尊天道故。故尔老子选择了归隐。而孔子亦非不懂天道。《中庸》开篇《天命章》中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段话,就已经把天地之道,圣人之道说完了。只是在《时中章》中还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也把孔子为什么克已复礼,崇尚仁义作为自己的行世准则说明了:“即:君子时中也”。换一句话说,孔子是被逼的退而求其之地推崇仁义之道德了。如今看来,孔子也是怀着何其无奈的心情,把道德概念具体细化到了“仁义理智信”的高度,只是为了当世之人好理解,方便规范行为罢了。
其他在人类社会中相对存在的道德规范亦是如此。诸如孝悌、宽严、信爽、恭踞、勇怯等等,都是在相对中产生的。若能达到了老子之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圣人境地,这些唯有在凡夫社会中才有的道德规范就不需要了。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我们所构成的凡夫社会还存在,那么这些仁义道德也就一直需要提倡。先成人,后修道,再成圣,一步一步地来。
诗曰:天地圣人皆不仁,不仁之仁为大仁。
万物平等仁亦无,恒住道中何必仁?
2010-6-7
庚富年四月二十五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龠(yue)乎?虚而不淈(gu),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核心提示] 道本无所谓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 里中外。说两边,论中道,俱是戏论,为表法耳。离道,即是偏道、邪道。守道,即是中道、正道。而当两边消殒,中亦无。
[直译] 天地没有偏爱,听任万物自生自成;圣人没有偏受,听任百姓自生自长。天地之间,难道不正像是个风箱吗?它中间是空的,生起风来却没有穷竭,推动起来却更加的有力。多闻多见反而会加速衰减,不如执守中道,不求快速,适中稳定。
[解读] 很多人不能理解,天地,圣人为何没有什么仁爱之心?没有仁爱之心,我们何以生活在天地之间?圣人不仁,我们何以要接受圣人教化?这是个大问题,不弄明白,天地圣人我们何颜以对?天地圣人之中道我们如何执守?
首先,我们就要弄明白何之为“仁”?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孔老先生用一生要努力实现的“仁”之诸义,而在老子这里,一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就被轻轻地如风吹絮,飘散于空中了。孔子何以毕其一生要实现克已复礼之仁?在老子这里,天地不仁便也罢了,天地本是无情物,而圣人何以也要无仁呢?很难令人理解,令人信服,难道仁有什么不好吗?还是老子之仁与孔子之仁是不同的呢?
是的,老子的圣人之仁与孔子的圣人之仁是有本质的不同的。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理解的“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仁者:二人也。也就是说,“仁“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在相对的人类社会中才产生的。当我们一个人独处时,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什么仁与不仁的分别呢?就象是左手拉右手,并不存在左手对右手有仁爱之心,或是右手对左手有仁爱之义。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社会,世间万象都是在相对中产生的,诚如高下前后、长短有无,音声难易、里外善恶等都是相对存在,是没有一个固定尺度,没有一个评判标准的。那么,我们对世事的一些固化认识就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以老子这圣人不仁,就是在这个层面上来看待的。众人皆知美之为善,斯恶已,皆知善这为善,斯不善已。善在老子这里尚且不以为倡,更何况仁呢?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正确看待老子之圣人不仁呢?
天地圣人之不仁:万物 == 刍狗 == 百姓 == 平等 == 中道
平等,大家平等、人类平等、众生平等、自然平等,只有一切平等,才符合于道义,没有偏离于道,而一切之不平等心,皆属于背道而驰。老子的思想是一贯的,如一的,没有岐义的,就是始终抓住道之本义在看待万事万物。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一旦离开了中道,就分出了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相对的两边就产生了。这是老子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正如天下百姓所不愿意看到的。
离于中道,不得守中,就偏离了大道。而所有偏离大道的行为,最终都归于岐路,引人误入迷途而难以知返。所以易经中,孔子在《系辞传》中所说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有悖于老子之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世间道,是规律,是规则,而非太极之无上道义。
仁,二亦表天地,“亻”表人。人在天地之间也。故老子言下之不仁,即是天地之不仁,圣人没有仁爱之心,诚如天地没有不平等之心。天地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并没有因为人自称为万物之灵长而有所偏袒,是一视同仁的。而圣人之心,亦需达到天地之无仁之仁,才有资格称得上圣人。圣人不仁,即在圣人眼里,亦是一切平等,不偏袒相对存在的任何一方,这才是老子之圣人不仁之本义也。
天地本来自然,圣人自然本来。人作为天地之间最有主观能动性的动物之一。自学会了创造以来,就一直在自然中撷取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为自己所用。用便用了,不要贪著,也不至于偏离于道。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人类的欲望一直在增长,贪婪一直在加重,执著一直在坚持,妄相一直在陷深,毫不客气的讲,人类的道德水平一直在退化之中,甚至已经到了严重不堪的地步,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们一直在有所为。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这个世界。“多闻数穷”,到头来,被天地自然一耳巴打回原形,却还是执迷不悟,诚可悲哉。
天道只维护自然平等和谐,故天道就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面对天灾,我们不要老是埋怨说老天在报复人类,老天是不会报复人类的。老天所会的,只是把人类的所作所为都统统归还于人类自己享用,以人喜欢故。故同其光者,亦得其光,同其尘者,亦得其尘。天地之间,因果平等故,本来平等故。
所以,我们要离开两边,回归中道。当回归中道,踏上正途后,我们才会发现,我们俱在道中,无处不是道,万事万物无不在道中。道本无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分别。中与非中,也只是方便说罢了。至此,我们就可以达到孔子所说之:随心所欲不逾矩,我即道,道即我,有何可逾呢?若还有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分别心,那只是还没有悟道,还在邪道上罢了。继续玩着自作自受的魔法,与道有什么相关呢?
在老子、孔子所处的年代,是世间背离大道严重的一段时期。礼崩乐坏,争战不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天地之道,圣人之道,在周天子和诸候之间已经难觅踪迹了。大家都在忙着建功立业,忙着争霸疆域,忙着为那些转头即空的功名利禄,名闻利养而用尽聪明,不懈努力。使夫智者不敢为在这里变成了使夫智者皆为之。因不尊天道故。故尔老子选择了归隐。而孔子亦非不懂天道。《中庸》开篇《天命章》中即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段话,就已经把天地之道,圣人之道说完了。只是在《时中章》中还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也把孔子为什么克已复礼,崇尚仁义作为自己的行世准则说明了:“即:君子时中也”。换一句话说,孔子是被逼的退而求其之地推崇仁义之道德了。如今看来,孔子也是怀着何其无奈的心情,把道德概念具体细化到了“仁义理智信”的高度,只是为了当世之人好理解,方便规范行为罢了。
其他在人类社会中相对存在的道德规范亦是如此。诸如孝悌、宽严、信爽、恭踞、勇怯等等,都是在相对中产生的。若能达到了老子之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圣人境地,这些唯有在凡夫社会中才有的道德规范就不需要了。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我们所构成的凡夫社会还存在,那么这些仁义道德也就一直需要提倡。先成人,后修道,再成圣,一步一步地来。
诗曰:天地圣人皆不仁,不仁之仁为大仁。
万物平等仁亦无,恒住道中何必仁?
2010-6-7
庚富年四月二十五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06:谷神不死天地根 2016-01-09
- 老子心语04:道本无用无不用 2014-07-04
- 老子心语03:无为之为真有为 2014-07-01
- 老子心语02:心无分别自平等 2014-06-24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