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15:善为道者不可识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晦以理之徐明?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核心提示]这一章节是老子通过为道者之表象,也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的德行。并通过这些行止,进一步阐述如何得道,如何摒弃假我,成就真我。
[反读] 孰? 明徐之,理以晦能。孰? 清徐之,静以浊能。孰?生徐之,动以安能。
[直译]古时善于行道的人,精妙幽深,通而达之,其深度令人不能以常理度之。正因为如此,所以勉强来描述它:提前准备啊,像冬天涉冰过河般小心谨慎;犹豫不止啊,像提防邻国一样疑虑重重;庄重严肃啊,像做嘉宾贵客一样的举止得体;涣然不居啊,像冰雪融化一样悄无声息。敦厚老实啊,像朴实无华的自然本色一样;空旷悠远啊,像深山空谷一样胸怀宽阔;浑然深沉啊,像混浊河水一样难分清浊。谁能把“道”这个晦涩的道理慢慢的弄明白? 谁能对“ 道” 的混浊认识通过安静慢慢地澄清? 谁能让“ 道” 安住不动而慢慢地生养保任? 保护“道”者不追求盈余,正因为不追求盈余、不自满、不过度,所以才能脱胎换骨,辞旧更新。
[解读]无以为名而强名之,无以为容而强容之。其实圣人们自己早已经弄明白“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而且已经善于运用“道”而行于妙用。但为什么历代圣人大德还要不厌其烦地从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阐述“道”理呢? 那是因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的“以百姓心为心”,是圣人根据百姓不同的理解程度,善巧方便地为百姓解说什么是“道”,这就是圣人慈悲心的具体体现,也体现了道本无而生妙有,道本空而利万用,道本静而动善为的等正觉。
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怎么来为“善为道者”勾画出一个形象呢? 我们下面就重点分析老子为“善为道者”所刻画的七种形象。这七个方面在老子表述时虽然简而化之,但其内容却广博深远,涉及了修行者在修行的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方方面面、次第深浅,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总章。而作为非修行者而言,这些次第方法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做到的。退而求其次,老子在这里所表述的,即便是非修道者,若能善而用之,虽非德(得)道高人,亦是道(行)德之士。所以,无论于道于德修学与否,这里老子所阐述的道理,都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豫兮若冬涉川: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就像冬天我们要涉水踏冰渡过江河一样,各种情况都要预先考虑到,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不要等人到中流,或冰层断裂等各种复杂情况出现了,才发现自己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临事慌乱,结果往往是难以得遂人意。作为修行者,更要深入了解江河或坚冰之下,或潜流之上的各种情况,而不要只看冬天或河流清浅,风平浪静,或一平如镜,坚冰如展的表面现象,而一旦覆水,或冰层塌陷,仅冬天河水的刺骨之寒,就足以令涉水者毙命了。
犹兮若畏四邻: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像国家要时刻提防周边国家进犯一样警钟长鸣。而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之心的,是我们的各种欲望对我们的侵蚀。对境起心,无明随行,就会让我们陷入无防范的意识状态,而这种无防范的意识状态,则是我们受到各种伤害的开始,以无明障心故,看不到事实的本来面目,所以当事到临头时,往往很难保持冷静清醒的相应状态,若此,心理失防,众敌来犯尚不能正确对待,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俨兮其若客:庄重、严肃、恭敬地像是在别人家里作客一样,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止。老子只是笼统地将言行举止表述成作客一样。而佛教对修行者的言行举止、行走坐卧要严格得多。共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泛指举止动作的种种律仪规范,统称威仪。而儒家称为“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需要注意的是,凡所有的威仪都是针对个人修行而言。
涣兮若冰之释:个人外在的改变如冰雪融化般悄无声息。随着修行的日益精进,各种随之而来的变化也悄然发生。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思想和精神的反映,修行者重在修心,是从内而外的修行。律仪规范则是从外而内的修行。内外相应,两面夹击,把我们所有的私心杂念、执著妄想都打扫干净了,那么修行者的变化则“涣兮若冰之释”。虽然无声无息,但改变却无时不在发生,而且非常的自然,顺理成章。
敦兮其若朴:敦,厚道,朴实。物质不事加工的本来面目称为朴。如朴素、朴实、朴厚、朴质。老子要求我们每个人恢复到自己质朴无华的本来面目,甚至要求“复归于婴儿”。朴实、厚道地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离成道也就不远了。
旷兮其若谷:空旷的就像是山谷一样,“虚怀若谷”就是从这里来的。当我们的胸怀宽广,空虚到了像山谷一样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左右我们呢? 比如,山谷可以容纳这世间一切的风霜雷电,雨雪阴晴,但一切都如鸟行空迹,去留无痕。山谷还是山谷,虚空还是虚空,哪里曾受到一点儿的污染和改变呢? 这种存在不是一种做作,一种故意的表现,而是真正的不动心,不动念,空来空去,还归寂空。本来如是也。
浑兮其若浊。到这里,就是修道者的最高境界了。如果说“旷兮其若谷”在山势的衬托下还有一个空相的话,那么到这里,就连个空相也没有了。清也不求清,浊也不是浊,浑也不是浑,静也无须静。就是六祖惠能所说之“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的境界了。色空都打破,有无俱戏论。真假不须辨,善恶无分别。清浊归混沌,断常两边说。极乐即无极,娑婆亦佛国。
我们应该看清楚,老子在这里所列举的七个比喻,是有次第,有深浅,有层次,有实证的修行总纲。其所对应的是七觉支、七识、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步、七朵莲花。但如果我们或齐头并进,或从最高层次直接起修,也无不可。但最终却还需要将前面的诸多次第一一明了,内外与理相应,相行相合,才算是真正的道果。若非如此,即使明心见性了,也还要悟后起修,细细地打磨自己的各种细微妄念,各种习气。真正做到理事契合,没有一丝一毫的不相应,才算是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
“孰能晦以理之徐明?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如果做到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善为士者的要求,无论年龄大小,则必然于世间人眼里,为老朽凋敝之辈,为敝帚自珍者。老子之道就是这样,你越是想得到什么,“什么”就会离我们越远,而你越是朝着相反的方面走,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就是“反者,道之动”,顺凡逆仙之道。能敝而新成,依层次高下有三层意思。
一、依色身说,能做到上面的善为道的标准后,色身就能由原来的旧、敝的状态,慢慢转化成新的,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二、由于长养心性,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保任此道,则心性必然发生转化,一个内在的,超越了过去旧的自己的新我,就脱胎换骨一般,焕然一新了。
三、到最后,如果这个色壳子凋敝,败坏,不能用了。那个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新吾,也就成就了。可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了。这就是“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之义。
此三层意思,其实是不可分的。依佛教之名词相,色身是我们的化身,心念为我们的报身,离此色身而永存的,是我们的法身。三身原来是一身,故,只要我们依善为士的标准努力笃行之。是一定可以得道而成就的。这一章节里的意思,和《维摩诘经》里面,维摩诘居士所表述的禅定和宴坐等要求很相似,只是语言表达上略有所异而已。
也有《道德经》版本将这一句表述为“能敝不新成”。也曾有人跟我提出过这个问题,问这个表述对不对。“能敝不新成”,也是对的。这个“敝”字,也通“蔽”,遮蔽,其实就是指做到了上面的要求后。这个“蔽”字就体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是对外遮蔽环境之干扰,对内庇护我们的身心,把一切的“不”(一切有形无形的负面的东西)都遮蔽掉,则我们的色身、心念、无身之吾,也就是法报化三身也能依此“蔽”、“不”而得新成。
把清净自性上的各种污染和障碍清除干净,安住于繁乱尘世间而不动于心;把自身的道元玄体,真如佛性慢慢培育,慢慢生长,而且不追求过度,顺其自然。我们就能去旧更新,脱胎换骨。回归佛性,重新做人(真人)。证得如来法身,修成无上菩提,真得道成圣也。
诗曰:
善为道者不可识,谁若识之自实行。
待到事理相契符,证道任行即成圣。
庚寅年五月初二日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16:没身不殆天地长 2016-01-19
- 老子心语14:能知古始执道纪 2016-01-17
- 老子心语13:及吾无身复何患 2016-01-16
- 老子心语12:求实去虚圣人治 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