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29:无为无执故无失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核心提示]天下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天下无人能得,无人可得,无人得得,可天下人皆欲得之。故欲得天下者,自古及今,无一人成功者。或失之于天下,或天下与之失。天还是天,平等无别地善待天下每一个众生,而世人却总是妄想欲取天下而居之。
[直译]想取天下而据为己有,我没有看到有人能获得成功。天下是个神奇的器物,是不可以改变它的啊。想改变它的必将失败,想拥有它的必将失去。凡所有的万事万物,或前行或后随,或噤声或喘息,或强大或弱小,或承载或毁坏。所以圣人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
[解读]老子在前面已经说过:“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 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故只能顺从于自然之道。天地之间看似空虚但并不枯竭,越是动的厉害就越是向外排出。见闻越多,数理就越少,不如执守中道,是为上策。
自伏羲以降,三皇五帝都以道德之行治天下,却不据天下为己有。贵为天子,与民无殊。只研究天文地理,宇宙星相。解读生命自然,大道玄通。奉天承运,诏告天下,而民自化,疆自定也。故亦未曾失天下也。自夏启来,妄以天下为一家,自此天下之乱始矣。但尚能尊道敬德,遵天循地,尚稍为安。夏商周三代,道德天尊,天下共主。国不强制,民尚道德。
周朝一代800 年基业,而居洛亦足800 年。西周两京制,洛其一也。而东周独洛,西京则废。有人笑周封邑不足六百里,实错也。周考王封河南地与其弟,而此时周王室寸地亦无,而天下之地皆其分封也。可谓无国之国,以德而共主也。秦虎狼之心,以分封之地而坐大,不修炎黄之德,而欲超土地之广博富强,妄以地大而超炎黄之德,自命始皇帝,遂二代即亡,今咸阳尚姓秦否?
故有民心则有国,而国在德广,不在地大。无民心则尽是山陵土丘,姓甚名谁?
妄想以武力而夺天下者,终在武力中失去天下。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自此,天下就掉进了一个个怪圈,历史一次次地告诉我们,以何种方式窃国者,即以何方式失国。事或有因,因必有果,冥冥之中,不必筹策。北宋易学大家邵康节游学天下,踏遍天下名山大川,后归于洛阳,说了一句:道在是矣。即定居此间,为其宅名曰“安乐窝”。安乐窝者,天地自然形成之最佳人居环境也。
先天之道合后天之道并修无上之道,故后人称其为“外圣内王”。夫以匹夫之身而称王称圣者,史上亦不乏其人。历代祖师大德,超凡脱俗,成佛作祖;历代古圣先贤,教导百姓,世称圣人。皆是以无上道义,无上佛义为主旨,修无上道德,悟人生真谛。继而入世教化,尊道重教,敬天爱民,造福一方。即乃天下圣王者之本义也。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天地这个神奇的东西,不是人类可以对其施加作为的。想对它施加作为的都失败了,想将其据为己有的都失去了。人类于天地间出生入死,如流水一般。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永嘉玄觉禅师参见六祖惠能,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六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
故古人云:“生死事大大于天。”故在面对生死大事的问题上,历代祖师大德勤修苦练,日夜不息,盖人身难得,若不此生将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也。如印光法师将一“死”字印于额头,视泰山崩于眼前而身心不动,身死心尚能动乎? 如此苦练心不动,心若动时即痴人。六祖亦曰:若能自见心中佛,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故心外求佛,了不可得。心外求法,穷劫难觅。故老子劝告世人:“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继而又深言之:“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儒家有言:“存天理,灭人(过度)欲。”而佛家更是直接爽快:“看破,放下。”一念不生,万缘放下,此不谓儒释道三教异口同声之“去甚,去侈,去泰”乎?
得即是失,失清净心,皆我盖五沦六之累耳。
失即是得,得无上道,即是超三越五之功也。
诗曰:
不求有得不求执,为者败之执即失。
莫为梦幻泡影相,误了此生恒德事。
庚寅年五月初八日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31:兵者不祥慎之用 2016-02-17
- 老子心语30:果而不强莫求强 2016-02-16
- 老子心语28:恒德不忒归无极 2016-01-31
- 老子心语27:大智若愚谓钥妙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