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30:果而不强莫求强

     2016-02-16 19:51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老子心语30:果而不强莫求强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核心提示]此文甚强,不可不重视之。吾师老子,天地间之大圣人者也。字字珠玑,一言以蔽之。万古千秋事,概莫能外之。何以如此言者? 故善战者果而已矣。

[句读] 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已矣,而果者战善故。

[直译]用无上道义而辅佐国君的人,不靠兵多将广而强取豪夺于天下。发动战争这件事喜欢照样子归还回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树木得荫凉,种石头栽跟头。因果关系,真实不虚。是因是果,是果是因。军队所到之处,田园荒芜,荆棘生焉。大战之后,必然会有荒年发生。因为百姓死伤,田园荒芜而无人耕种了。这都是因果关系、因果报应在其中起着不可改变的作用力。所以善战者只求一个好的结果,不要以强力而取之。成功了不要骄傲,成功了不要炫耀,成功了不要损耗,成功了不要据为己有。是谓成功而不逞强。物性强壮了就要走向衰老,这是因为不遵循于道造成的。不遵循于道者,很快就会消亡。

[解读]不以兵强于天下好理解,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也是战争规律。任何战争都是有代价的。那么,老子所言说的:“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当如何理解呢? 何谓善战者呢?

善战之果又是什么呢? 不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很容易错误的理解老子的思想。

老子所处的年代,没有严格的独立的国家概念,国者,“在一定范围内以武力保护人口和土地”,就是繁体“國”字的本义。所谓有国之君者,都不过是天子分封于四方而替天行道者。天子,因其有道而共尊为天下之主也。天子也没有实际的强制性权利,只以天之子的身份以天地之道而领道天下,天子所属之国在大道的约束下,尊道循德,敬天爱民,此不为天下之乐园哉?

然而,君主失道,或烽火诸侯,或耽于酒色,失信于国民,不能承担为天下众生服务的角色,则天下民怨生矣。下国起嗔,或楚王问鼎,或秦吞六国,霸道而行世,也不能担当替天行道的天子之位,于是就妄想以疆域的大小来界定个人的功过荣辱,自封为始皇帝,却不料二世而亡。

“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

夏商周三代,所谓的国家界限十分模糊,国民的国籍概念也不是十分执著。哪一个诸侯国君有道,天下国民则携儿背孙地来归附于他。商汤、周文王时代,都有这样的情形发生,甚至到了各诸侯国改投有道之君的情况。至此,老子所言说之“故善战者果而已矣”。这一句话的意思就体现出来了。善战者可以直接得到战争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的战争成果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武力图霸到的,而是天下国民归附于道,归附于有道之人主而获得的。故老子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而以道令天下人自动归附也。没有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的残酷,也没有了“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悲苦。得到了天下人的归附,却没有以武力取强。成功了就结束了,并不据天下为己有。这就是人主最高明的王道了。

“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己居,是谓果而不强。”

得到了天下归附而不骄傲,得到了百姓爱戴而不炫耀,得到了诸侯归顺而不讨伐,得到了天下归心而不据为己有,这就是所谓的有了成果却没有用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天下事物都是这样,当事物发展到最强壮的时候,就开始转向衰老。这是由于不合乎道所造成的,不合乎道的事物都会很快消亡。

虽然历史不可重写,但历史已经证明了秦王赢政图霸天下的行径与老子的治国之道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同时也证明了秦国不道早已,二世而亡。

反观秦国:以霸道佐人主,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不善战者果而不足矣,乃以取强。果而骄之,果而矜之,果而伐之,果而得己居之,是谓果而恃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与非道,如是而已。

诗曰:

不道早已反失已,秦吞六国归汉矣。

自古天下有道者,天下为重自名虚。

庚寅年五月初八日





上一篇:老子心语29:无为无执故无失  
下一篇:老子心语31:兵者不祥慎之用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