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41:道隐无名善始终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婨;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核心提示]这些听起来好像自相矛盾的论述,正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奇特的现象。后世研究《道德经》者称之为“正言若反”。也正是这种正言若反的思想,使得“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因为上士知道,那些在凡夫俗子眼里的“愚昧无知”者,而圣人老子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凡夫俗子自认为的“精明能干” 者,却是老子呵斥批评的对象。孰是孰非,只有真正进入道门里的人才会明白。明白之后,世间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风,已经吹不动他的向道之心了。
[直译]上等根器的人听闻到道的理念,就笃信不疑地勤加修行;中等根器的人听闻到道的理念,却半信半疑地或行或止;下等根器的人听闻到道的理念,就毫不掩饰地嘲笑道的存在。不被嘲笑的道理,也就称不上是道了。所以我的建议之言概括如下:光明的大道好像是暗昧不清;前进的道路好像在不断后退;平直的大道好像有很多坎坷;崇尚道德好像山谷一样胸怀谦虚;广大的德性好像永远没有满足;刚健精进的德行好像懈怠懒惰;质朴纯真的德相好像混沌不分;最洁净的白色好像沾上了污点,最正直的方向好像没有边际,最珍贵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宏大的声音好像大家听不到;最大的形象好像没有形体。道隐匿而且没有名相。但是却只有“道”,能够善始又善终,善就又善成。
[解读]释迦牟尼在《大涅槃经》中说:“复次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于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存或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孔子在《论语》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三位圣人将世间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此三等人如何识之? 反观老子所说之上中下士即知。若与人说法讲道,闻之大笑的人即为下士。听了半信半疑,理上信、事上难行者即为中士,闻道即行且丝毫不夹杂、不怀疑的人就是上士。上中下士不以文凭为标准,不以学识高下为依托,不以年龄高下为凭据,不以地域国籍为分别,但闻道即行,笃信无疑者即为上士;半信半疑者即是中士,不仅自己不信还嘲笑明信之人者,即是下士。上中下士与上中下根器者一一对应。世间还有闻道即悟之最上乘根器如六祖惠能者,凤毛麟角,人中少有,世间难觅。但六祖惠能仍为世人示现了一个表率:悟道与文化层次没有关系,与年龄高下没有关系,与身份贵贱没有关系,与修行长短没有关系,与财富多寡没有关系,与名气大小没有关系。但能悟道,出世间法即无所不知,无不通晓,导人于大道正途,为天人师世间之楷模,明行足世人之表率也。
正因人有上中下根性之别,故上士向道之志坚如磐石,不动不摇。故也会对老子如下之说信而行之,且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不退失道心,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老子在此篇中分别就“道”、“德”、“相”、“证”各举三例而论述之。三例之中各又有深浅之差别递进。此处之“道”与“无上道义”概念不同,这里的“道”,指的就是道的本义,即径路,也就是指修行之道。道者,径也;德者,行也;相者,表也;证者,成也。老子在这里从四个方面各三个层次,为世间之修道者讲解在修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困惑、现象及悟道证道之后的大道精微之义。以资增强信心,不为外境所动,潜心修道,不以俗事染心,以期破迷得悟,早成道果。下面,我们试而解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
明道者,光明之道也;进道者,精进之道也。夷者,正行之道也。
光明大道好像非常暗昧,前进的道路好像不断后退,正直的道路好像沾有瑕疵。
也正因为无上大道的玄妙幽深,故而修行者在破迷得悟之前,对“道元玄体”都只是一个模糊认识,知道有“道”,知道“道”人人可得,知道“道”是世出世间最高最上最妙之觉悟之果,但还没有真正契入大道,所以,仍难免对大道的概念有暗昧之感,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首篇所描述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一阶段,世人对“道”或许还只是一些模糊认识,未能彻明道义。故这一阶段对追求“无上道义”的信心就显得十分重要。若信念不具,信心不足,信志不诚,则直落中下之士,难成上根利器者也。
在修行的道路上,老子要求: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要求:去甚,去奢,去泰。要求: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求: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有道者不处。要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要求: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要求: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及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等。故以此修行,难免会有人生之路在不断后退的感觉。多年苦苦追求的东西都要放下、放下、不断地放下,一直到彻底地放下,好像一直在失去。故,“进道若退”也就不难理解了。
大道本来是正直圆满的,但在修行中却会有诸多瑕疵的感觉。世间人都以为正常的事物都不得不与之断离关系。比如老子要求: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要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甚至认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这样的论点和要求,则会让修行者产生很多疑惑,认为老子的道是不足信的,是不合常理的,是很难实现的。很多人认为老子之道是老子个人的一种理想状态,像一个永远也无法到达的“乌托邦”一样虚无缥缈。所,老子也深知世人的这种思想状态,故称之为: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缺;建德若婨(lún)。”
上德者,崇尚德性也。广者,广修德行也。建者,建立德相也。
崇尚德性如同若谷虚怀,广求德行如同永不满足,建立德相如同混沌不清。
崇尚德性的人虚怀若谷。不仅好的方面可以接受,坏的方面也可以接受。像山谷一样接纳、包容、生养、保护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关于山谷的表象,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不死,是谓天地之根。”又说:“居善地,心善渊。”又说:“旷兮其若谷。”又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又说:“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又说:“谷无以盈,将恐竭。”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都是老子对谷的描述。那么作为一个崇尚道德的人,就要像山谷一样,具备山谷的德性。引申山谷的德性主要有善下、善养、空虚、畅通、谦卑、不争、不留、没有分别心、博大、空旷、宠辱不惊、丰盈等。
在追求道德,完善道德的修行路上,要有永不满足的精神。不断拓宽自己的精神境界,就像自己一直存在缺憾和不足之处一样,勤加修行,弥补自己的过失和不足,以期能达以完善之境界。老子说:“道盅而用之,或不盈。”又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又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又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又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老子的这些论述,都是在阐明在修道者前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努力的方向。要像自己存在缺憾一样,努力地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自己存在的不足和修行需要努力弥补的缺漏主要有哪些呢? 无明障碍、多动、多用、多虑、追求更多、执著于有我、有我身、有我有、过于精明能干、自以为是、在修行上得少为足,不思进取。这里泛指一切与“道”不能相应的世间思维、观点、理论、行为等,而且自己有缺漏却不积极主动地进行弥补完善等。
“质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质真者,本质之真也。大白者,本来清净也。大方者,没有方位也。
最质朴纯真的德相如同违背世事,最洁净的白色如同沾染污点,最正确的方法如同没有方法。
老子说:“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又说:“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又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又说:“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该孩之。”又说:“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终,没身不殆。”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如此地赞美婴儿赤子,而学道修道者努力地“进道若退”,以恢复自己的本质纯真的原始状态而努力,但这样的状态在外人的眼里,无非是“质真若渝”。渝者,违背,改变也。
“大白若辱”。辱者,羞耻、侮辱、玷辱、谦逊等多义。大白若辱者,如孔子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真正心底坦荡无私无染的人,无论别人是如何的羞辱、侮辱、玷辱、贬低他,他都会保守自己内心的大白于天下,而不会受到外力的侵扰而丧失原则,自取其辱。只要执守内心的那一方净土,诸般诱惑自然不得近身,遁而远之。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又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又说:“大巧若拙,大赢若绌,在辩若讷。”又说:“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这都是在论述大白的重要性和忍辱的必要性。寒山拾得两位大士有一番对话甚合此理,寒山问曰:“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大白之人,内心纯净无染之人与外界之羞辱又有何干? 施辱与人者,终了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大方无隅”。隅者,方位,处所也。而最大最正直的方向,却是没有方位,没有处所,如世尊于《金刚经》中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学道修道,不要执著于有一个方向,有一个方法,有一个方位,有一个方式。对于佛学的境界来讲,这大方无隅,即是没有法执,不执著于任何一个方法,处所,这就是大方无隅的意思。首先来看,世间之方向者,人为之命名者也。而世间本无东西南北方向之说,本无极也。某个处所,本无方位,东看则西,西看则东,南北四维观之亦然。学佛修道,但执著于有一个方法,即难解无上道义,以世尊劝告“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故方法者,“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身无所是,我心无所住,我性无所属,我法无所执。但有所执,即是非法。不能得悟正道也。意念如法,法如水。念念迁流无住:亦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法尔如是。彻悟之后,本无一法。应无所是而视其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属而观其性,应无所执而用其法。大方无隅,无方向、无方位、无方式、无方法,一切合于道,一切不执著。即谓“大方无隅”也。老子之道之所以博大精深者,以其所言者,皆无定指。而无定指者,所指皆用,莫可执著。微言大义,言约义丰,能至此者,真出世之大丈夫也。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器者,非小器者也。大音者,非小音者也。大象者,非小象者也。
最珍贵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宏大的声音似乎难以听到,最大的形象好像没有形体。
大器者,以器而喻人也。大器晚成易知,大器之人难晓。世间所制之器,以其大者,制作流程非小器可比。从制图、工装、技工、投料、制模、作胚、出胎、粗磨、精磨、装配、成器等一整套流水作业,所需之种种条件限制,技术力量支持等,自非小器可比。故小器易得,大器晚成。而作为学道修道而言,由于个人追求,努力方向,目的的远近高低不同,故志向远大者,所行亦远,最后到达;志向至高者,攀登不止,最后登顶。人生在世,以证道成佛之目标最大最难最高最上最妙,故修行之路亦非一般之人所能理解,所遇之魔怪,所见之艰辛,所行之坎坷,所修之难行,所需之付出,所得之宝藏,亦非一般常人所能悟知,盖因人分上中下等根器,所见之境地不同也。故而“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宏大的声音一般人都听不到。譬如布袋和尚说法,唯“放下”二字。然世人听之如若无闻,以不懂其义,不循其理,不实其行,故不得其果故。佛道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人听而不思,思而不行,行而不实,结果跟没有听到一样,不得受用。老子教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得闻佛道之理殊为不易,故大音希声者,非耳之功能缺失,不能得闻无声之音也。而实是听之不闻,不得大道之理的教诲,故而不得大道之善果也。若是上根利器,闻道即知,勤而行之,岂有大音希声之虞哉?
大象无形与大音希声同义,只是一个于听觉而言,一个于视觉而言。世界之真相,宇宙之本原,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世界最大的象没有形,最大的形没有象。象象如无形,形形如无象。真实的形象不为肉眼所见,故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世尊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 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 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到这里,世尊和老子一样,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老子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世尊说:“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
不可说就是因为大象无形,大象无形故不可言说。但能以言语表述的都是第二义,佛道之第一义谛都是不可说,如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如世尊说法,默坐片刻,摩诃迦叶即宣布:“说法竟。”何也,大象无形不可说也。
老子看到了,世尊看到了,但无法用世间之语言、文字、图形表述下来,故老子亦不可道,世尊亦不可说。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世尊在《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道也是恒久地没有名相,没有自我,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固定的属性,没有固定的法则,一切唯变是从,以百姓心为心。如《易经》之所说:“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而道之功用,《易经》也有所描述:“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之道,道之道,佛之道,皆谓世出世间之无上真理哉。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任何限制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
世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无条件无限制。
老子说:“道恒无为无不为。”无条件无限制。
《易经》说:“八卦无字万类象。”无条件无限制。
抓住那个宇宙人生不变的真常为一,抱一为天下式,以不变之一而应用万变之世相,此不为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乎?
无极即无上道义,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之即是无上士,如来,应供,正遍知,善逝,明行足,天人师,调御丈夫,真我,世尊,佛。
诗曰:
道隐无名善始终,上士闻道勤行之。
悟知无极成大道,至此即是天人师。
庚寅年五月十五日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42:道生一二三万物 2016-03-01
- 老子心语40:无中生有生万物 2016-02-26
- 老子心语39:得其一者天下正 2016-02-25
- 老子心语38:退而次之求其礼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