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53:介然有知行大道

     2016-03-12 20:4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老子心语53:介然有知行大道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欤。非道也哉!


[核心提示]接前章末句,则为:无遗身殃,是谓袭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这样顺着接下来,感觉比较通顺一些。若单看本章,则有突兀之感。故《道德经》之分章判节,都是后世所为,非老子之原貌。我们实不必执著于或九九八十一章,或八八六十四(八)章,章节是次要的,明白老子言下之意才是重要的。就像《道德经》五千言只讲了三个字:道德经。若会得,自会的。而三个字尚是说多了,一个字就好了:道。德与经尚是为道而服务的。

[直译](不会给自身遗留下灾殃,这就是因袭大道常明啊) 这,使我坚定地知道,行走在大道上,唯有步入邪途最为可怕。大道很直很平坦,而民众却喜欢抄近道,走捷径。朝廷殿阶高高在上,田园却是荒芜不堪,官仓粮库空虚不实。穿着装饰华彩的服饰,带着锋利的宝剑,美味佳肴都吃得厌烦了,财货多余的用不完,这难道不是强盗吗? 这是多么的无道啊。

[解读]介然者,形容坚定执著的样子。何以使老子介然有知?以上一章节所言之:“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老子是从这里接着向下叙述的。通过“明”和“常”使老子坚定无疑地知道:行走在修行地大道上,唯有步入迤逦的歧途最令人畏惧。大道本来非常平坦,但民众却喜欢抄近道,走小路。这是令老子非常担忧的一件事。

“唯迤是畏”足以说明,老子担心世人的,唯以踏上歧途为最令人畏惧。而一旦步入歧途,世人无论如何努力,都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绝望地奔忙,却看不到任何成功的希望。

纯粹地享乐主义的毒根在哪里? 世人何以成了这般模样? 在其核心的意念深处其实是绝望,无可奈何地绝望。因为绝望,所以绝情。因为无望,所以无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就像法律只是一种制约和威慑力量,而面对一个不畏惧死亡的人,法律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朝甚除:朝是指朝廷、庙堂、朝政。除者,是指朝廷或庙堂的殿前台阶,合而译之就是指君王、为官、当权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知百姓疾苦。田甚芜:就是田园荒芜,无人耕种,或因为天灾、人祸、战争等各种因素导致庄稼收成减少,农民生活没有保障。仓甚虚:仓者,粮食存储之所也。无论是官仓也好,私人粮窖也好,都处于空虚不实的境地了,泛指天下贫困,民不聊生,而为官当权者却高高在上,不体恤百姓苦难。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欤。非道也哉。”

在“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这种情况下,还能够穿着装饰华彩的服饰,带着锋利的宝剑,美味佳肴都吃得厌烦了,财货多余的用不完,这难道不是强盗吗? 这是多么的无道啊。

在“田甚芜,仓甚虚”的情况下,还能够过这种奢侈生活的是什么人? 必是为官当权者,为富不仁者。为官当权是为天下百姓服务的,但此刻却都沦落成了强盗,置天下人生死与不顾而挥金如土,赛侈竞欲,这本来就是强盗作为啊! 故老子给了一个评语:非道也哉。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世人不知“明”和不知“常”所造成的。人之初,性本善。在人云亦云中随波逐流失本我,流浪生死,六道轮回,诚可悲哉。

若然世人皆如老子般“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那么谁还会在岐路丛生的人生旅程中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前冲后突,欲壑难填。正如老子之所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亦如老子之所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迤是畏。”亦如老子之所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知道了,明白了。而我们还不知道,不明白。所以老子是圣人,我们是凡夫。

诗曰:

贪多求过即为盗,益之而损失正道。

介然有知大道夷,有道不处非道行。

庚寅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老子心语52:复归其明破无明  
下一篇:老子心语54:吾奚以此观天下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