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54:吾奚以此观天下

     2016-03-13 22:04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老子心语54:吾奚以此观天下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

[核心提示]前面老子曾论述过一个问题: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那么,有道之人是如何不出户而知天下呢? 老子在这里作了详细解答。古人早已经将这一办法做了总结,即由小见大,由此及彼。掌握了这种方法后,自然不必出门,就知道天下所处的现状了。如果不能掌握方法而只是纯粹地“出行弥远”,陷入纷扰的世相中又不具有辨析能力,故只会在纷繁的世间百态中越陷越深,所以也就“其知弥少”了。

[直译]善于建“道”者不可拔除,善于抱“ 德” 者不会松脱,后世子孙对其祭祀供奉没有断绝。用道来修养身心,此人的德才是真诚的;用道来齐持家族,此人的德才是有余的;用道来维护乡里,此人的德才是长久的;用道来治理邦国,此人的德才是丰硕的;用道来统治天下,此人的德才是博大的。所以以自身来观察他身;以自家观察他家;以自乡观察他乡;以自邦观察他邦,以此天下观察普天下。我是怎么得以知道天下的呢? 就是用这个办法。

[解读]这个办法简单地说就四句话:一是由自及他,二是由小见大,三是由此及彼,四是由内及外。这个办法不仅是老子观察世界的办法,也是古代诸多圣人观察世界的办法。比如《易经》,就是给世人介绍了一个全方位观察宇宙人生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从哪里得来的? 是圣人仰观天文(大、彼),俯察地理(小、此),远取诸物(他、外),近取诸身(自、内)而获得的。

《易·系辞》:“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天生神物,莫过于日月星辰四光,圣人则之其运动方位。天地变化,莫过于春夏秋冬四季,圣人效之其变化规律。天象吉凶,莫过于风雷雨雪四象,圣人象之其对应结果。河图洛书,莫过于阴阳平衡四阖,圣人则之其辩证程度。

天地自然,宇宙人生是一个整体,故人处其中自不可偏废,执其自则失其他,执其此则失其彼,执其小则失其大,执其外则失其内。反之亦然。若有偏离久之则失其所正,故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故孔子在《中庸》里说:“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故世尊在《菩萨善戒经》里说:“诸佛如来所说有无名之真实。真实者名为中道。非有非无名为中道。中道者名无上道。如是中道诸佛世尊除坏障碍。是故名之为一切智。”由此看来,不仅是英雄所见略同,圣人之所见何其一致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以人之至善而建立的“道义”不会被拔除,也不会过时。以人之至善而怀抱的“德相”不会令其松脱。道与德是一体两面,合于道者方为德,德之相者显于道。道德合一为圣人,子孙后代自然会祭祀不绝。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代中国圣王建立政权,必以教育为本,各类建设,目的均为辅助教育。教育体系中,除私塾、太学等或官办或私立之教育机构外,“祠堂”、“文庙”、“关庙”与“城隍庙”以及“岳庙”等更蕴含了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

“祠堂”的目的是教育“孝道”。“孔庙”,目的在教育“师道”。“城隍庙”是因果教育;其中最重要部分,即十殿阎王。圣王广设“祠堂”、“文庙”与“城隍庙”于各县市城镇。于潜移默化中,使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深入人心,奠定社会国家长治久安之根基。应知,人民学习因果教育,则不敢行恶。学习伦理道德教育,则耻于行恶。此等教育实为中国文化于世界文明绵延不绝的大根大本。再加上遍布大小城乡的道观、寺院、周公庙、孔庙、关林庙、程祠、岳庙、妈祖庙等各类精神文明教育场所,故中国古代的教育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人生形而上或形而下的旅程之中,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到何时,都会接受到以孝道为基石,以儒学为启蒙,以道学为进阶,以佛学为圆满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之中。而无论你接受了何种教育,其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最后殊途同归,咸入法流性海。功行圆满,超凡入圣。此不谓教育之成功圆满乎?

我们来看何谓“道”,道者,首之。首者,头也。表思想也、思维也、最上也、无上道义也。道本无善恶对错,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如是而已。

我们来看何谓“德”,德者:十方四面一条心之众人也。若果能做到十方四面一条心者,此不为德有天下乎? 此不为以德治国乎?此不为从于道者乎?

就老子在本章中所阐述的思想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在《大学》中也随处可见。列举如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在这一层面上,老子与孔子的认识何其一致哉? 归根到底,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所组成的,若每一个个体都能自修身以至于德被天下,老子之无为而治有何难哉?

诗曰:

妙明身心知天下,天下亦是一身心。

身心皆同无异样,万象破尽见真章。

庚寅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老子心语53:介然有知行大道  
下一篇:老子心语55:含德之厚若赤子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