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61:大者为下牝胜牡

     2016-03-21 23:3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老子心语61:大者为下牝胜牡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大邦者,若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核心提示]此章节是老子少有的只论世间法的章节,然在世间法之内,亦隐含有出世间法。在世间法里,邦即为邦国,泛指众诸侯国。而邦亦有疆域之义,有疆域则有界限,有界限则为有极,有极则能知其极,能知其极则不能达至无不克之境,不能达无不克之境,则尚在重积德之界,若不重积德则不谓早服,不谓早服则不能知知啬,莫知啬,治人事天无道矣。世间法即是道法,道法不离世间法。一人修道与治国之道异曲同工。

[直译]大的邦国就像是位于江河的下游,像天下雌柔的母性,天下江河交汇的地方。雌柔恒久的以清静而胜于雄性,以清静而居于下位。大的邦国对小邦国示以谦下,则可以取得小邦国的信任;小邦国对大邦国示以谦下,则可以取得大邦国的帮助。所以或因谦下以取得信赖,或因谦下而取得帮助。故大得邦国,不过是想兼并小国畜养人口。而小的邦国,不过是想并入大邦而获得帮助。这样大邦小邦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则大邦国尤其应该注意谦下。

[解读]邦者,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义。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在诸侯国林立的建邦建侯的年代,因为小邦国力量弱而谦下,也不会引起更大的关注。而大邦国容易骄横,所以就不容易做到谦下。但能做到谦下时,会让小邦国感到尊重和平等,这对于小邦而言是很难得的。当小邦的身份被承认,能够得到大邦的认可,那么这种双方的认可则会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

小邦与大邦逐渐融合,大邦畜养了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而小邦则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正所谓名可名而非恒名,名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各取所需。这里面哪里还有谁大谁小,谁上谁下的问题或道理呢?

静恒以制动,牝恒以胜牡,雌恒以胜雄,弱恒以胜强。单位时间段内的胜负和优劣并不能代表永恒,而前番的不道作为,也必将由后来者付出代价。国家是这样,民族是这样,社会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老子之道尤重个人之修持。那么,在本章中,对于个人修持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意义呢? 答案是必然的。因为凡合于道者,必不论其大小强弱,道恒久地发挥着作用,那里有国家或个人的分别心呢?

当我们把邦理解为界限的时候,对于个人的修持就产生了。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其中略有二义:

一者,当心胸宽阔,心无界蒂的人面对心胸狭小,胸无城府的人时,对小小心界的人谦下,则能取于心胸狭小者的信任。心胸狭小者对心胸宽大者显以谦下,则能取得心胸宽阔者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或心胸宽阔者以取信任,或心胸狭小者以取帮助。而心胸宽大者,不过是想教化帮助更多的人,而心胸狭小者,不过是得到心胸宽大者的帮助。这都是各取所需罢了。其中由于心量的大小,而所表现出来的又有所不同。而心胸大者犹善于谦下。因为心胸大者是不屑于与心胸小混为一谈的。

二者,是大、小者相对于一个人而言。当一个人心胸大者,在生活中则不会为小事而烦恼,以其不会将小问题作为问题而让其存在的。当一个心胸小者,在生活中则不容易理解心胸大者的作为。以为脑海里就没有大问题的存在,或而也难以理解大胸怀者的所作所为了。心胸大到一定程度时,世间之烦恼对其而言已经不能再称这为烦恼,因为他已经不再在这个层面上考虑问题了。而心胸小到一定程度时,则世间处处都是烦恼。

诗曰:
   大者谦下大更大,小者谦下小转大。
   大至无极无不克,可以有国莅天下。

            庚寅年六月初一日






上一篇:老子心语60:两不相伤神人一  
下一篇:老子心语62:坐进此道天下贵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