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64:万物自然弗敢为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中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
[核心提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按这几句话的意思走,就是世间法;而在此义的基础去深刻体会老子之本义,则是出世间法。老子本义是从这几个世间之现象中以反其道而行之,而世人以此几句话的本义来理解而认为有道理,却又反老子之道而行之。顺凡逆仙,故老子是圣人,我们是凡夫。故读此章,切不可断章取义,分而误之
[直译]任何事物在处于稳定的情况下容易持有,在事物还没有显露征兆的时候容易图谋规划。当事物出现坚脆之时容易折断分离,当事物尚细微之时容易化散消失。要在事物还没有发生明显转变前就妥善处理,在事物还没有走向混乱之前就要提前治理或防范。合抱的大树,是于细小的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泥土累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是由迈出的第一步开始的。有为者终将失败于事,执著者终将失之于事。所以圣人无所作为故无有失败,无有执著故无有失去。人们做事,经常是在事情快要做成的时候失败了。所以说,把事物的最后要像最初一样谨慎小心,则就不会把事情做失败了。所以圣人所追求的欲就是没有欲望,不以难得之货为贵重;圣人所想学的就是不学而知,让人们的过患恢复到中间的状态。以辅助万物得到自然状态,而不敢轻易为之。
[解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而最终还归于腐朽。九成之台,起于累土而最终还归于尘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最终还归于足本无迁移。事物都有一个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过程,而世人执著于有为而终无所得,圣人执守于无为而终无所失。世人得其外而失其内,而终是内外双失;圣人弃其外而守其内,而终是内外兼得。因为圣人是站在事物整体,全盘的高度来看待问题的,而世人却总是站在暂时、局部的位置来看待问题。这就是圣人为什么总和世人想得不一样,而圣人想得世人却总是不理解的原因所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
世出世间之任何事物,都是在其还处于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和持有,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还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容易规划和图谋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事物发展到坚脆的时候就容易折断分离,而事物还处于细微、微小之时则容易令其消散于无形。
“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
对于治国而言,当世人出现微小的不良征兆或不良的思想端倪时,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时候就要引起国家足够的重视,并慎重地对其进行处理和防治,那么这些不良的思想端倪就不会任其在错误的道路上发展下去,最终因为不断地侵蚀世人的思想根基而酿成大的不良事端,败坏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
对于修道者个人而言,在无事的时候容易保持安定,在妄想没有露出征兆,形成事实时容易规划长远宏图。如果等到妄想坚固而执著不放时,则容易使思想不能以整体观念来看待事物,容易产生分别心和相对观念而导致思想断裂开来。我们要在还没有产生妄想执著的时候来规划长远的目标,在妄想执著还没有形成并扰乱自己的思想观念的时候就将其消散于无形,更快更好地让自己处于安定清净的本来状态。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这一段话一定要合起来看,而不要分而解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三个事例单独来看,都是有道理的。这本来就是事物发展、壮大、形成的规律所在,但合抱之木、九成之台、千里之行,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就像面对合抱之木,我们无法想象它当初还是细小的树苗时的模样;就像面对九层之台,我们就忘了当初平地起高台时的状况;就像身处千里之外,我们为异地的风光所吸引,就忘了刚上路出发时如何迈出第一步的情景一样。此时,我们也无法看到这合抱之木,最终是如何地在岁月中腐朽坏烂掉。我们也无法看到九层高台在风雨的剥蚀下,最终又归于尘土,高台所处之地又还归于虚空。我们也无法看到当我们离开了千里之外的风景时,暂时的风景停留在了我们的脑海,而千里之外的风景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记忆而停止变化一样。
我们所接触的一切事物,脑海里的一切景象、一切印象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有条件、有限制的。就像我们与一位朋友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没有见面,那么当我们想起这位老朋友的时候,他的模样就只能是二十乃至三十年前的模样。而事实上这绝对是一种假象,因为这一印象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改变而同步改变。而时间不停消逝,念念迁流不息,而于我们脑海中所形成的一切概念、一切印记、一切印象、一切痕迹都只是假相、幻象,肯定是不合于事实的。就像是我们看了一眼某东西,眨一下眼再看时,这个东西就不是没有眨眼之前的那个东西了。无非是这个变化非常之小,我们感觉不到这一变化的存在罢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某一事物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里来看时,变化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是每时每刻从来没有停止过的细微改变长久以来不断积累而成。
自己家的孩子天天看着长大,自己没有感觉。朋友家的孩子有一年半年没有见到,再见时就惊叹于长高了、长大了。为什么? 就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里无时无刻不在同步发生着变化,而别人家的孩子却是一年半年,甚至三五年才在你的眼里发生一次变化。而别人家的孩子的变化也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所变化的,只是我们脑子里的印象而已。所以,停留在我们脑海里的一切记忆全部都是假相,就像数码相机连续不断拍摄出来的照片,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佛法中一直在强调要“念念无住”,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达到“鸟行空迹,去留无痕”的空无境界。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一切记忆都是假相,我们脑海里所形成的一切色相都是假相,幻想,都是妄想执著的产物,哪里有一丝一毫的真实呢? 但是,当我们执著于某一刻、某一事物的真实时,就立即掉进假相和妄想里,于心心念念之间执著不舍,同步也就掉到了愚痴里载沉载浮,无明障道,不得解脱。
所以老子紧接着就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有为者,有为之事终将败坏,执著于其中,终将会失去。其实不必到最后,而是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思、每一念都是失去。哪里有一丝一毫我们可以抓得住呢。所抓住的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或思想,一旦有所执著,却又掉进无明的深渊里不得解脱。故世尊常说世人是“可怜愍者”。就是看到世人可怜,执著于虚妄不实的东西而丢掉了自己真实不虚的珍宝,实在是可怜啊。故世尊、老子等诸佛菩萨、至圣先贤、高僧大德都是大慈大悲,把世界和人生的真相告诉大家,让大家不要和妄相打交道,空生幻有,颠倒不实。要抓住真实不虚的常道,打破无明,回归真常,得大自在,得极乐果。
“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民众做事情,总是于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所谓功败垂成。所以说:对待最后的成功就像对待事情最初的时候一样谨慎小心,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出现了。
这里需要注意,看似老子在劝告世人做事情到最后时也要谨慎小心,以防于功败垂成,而实则不然。老子若是这种思想,则与老子一向主张的无为、无事、道无为而为的观念不相一致了。所以我们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慎终如始”。终的开始是什么? 于合抱之木是树之幼苗吗? 于九成高台是累土之初吗? 于千里之行是始于足下之第一步吗? 都不是啊,这样的想法都是不彻底的,是有为法,是建立在有的基础上的世间思维。老子的本义不是这样的。那么老子的本义是什么呢? 是合抱之木本来是没有树苗的,是九成高台本来是没有累土的,是千里之行本来是没有足下之始的。本无树苗、本无累土、足本无动。这才是老子看待事物的最初最始最元始的状态。树苗有生就有死,高台有筑就有毁,千里有达就有离。而无生便无死,无累即无毁,无达即无离。一切事物都要归结于空无,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一旦有生,那么老病死就如影随形,接踵而至。而一旦有筑,那么住坏空就是逝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才是老子之本义,这才是万事万物的元始状态。若都能执守于这本来是空的元始状态而不妄作,那么这世间还会有什么事情会导致失败呢?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事则有败,有为更有痴。谁能又改变这一现象呢? 圣人可以,圣人从最根本之处下手,至生于无生,故无死地。至有于无有,则无有败,至为于无为,则无不为。
老子之道,大也哉,至也哉,无极也,本来也。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中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
所以圣人所追求的欲就是没有欲望,不以难得之货为贵重;圣人所想学的就是不学而知,让人们的过患恢复到中间的状态。以辅助万物得到自然状态,而不敢轻易为之。
诗曰:
有生有色终灭空,无为无有即本无。
无始面目本自有,空待执著妄相痴。
庚寅年六月初六日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68:是谓配天古之极 2016-03-29
- 老子心语67::万物自然弗敢为 2016-03-29
- 老子心语66:为下莫能与之争 2016-03-29
- 老子心语65:玄德至深乃大顺 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