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66:为下莫能与之争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天下乐推而弗厌。以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核心提示] 当圣人甘居社会最底层时,世人还能与之争什么呢? 当君主处于民众之下时,民众还能与之争什么呢? 当江海处于地理最低下时,百谷还能与之争什么呢? 所以,欲上而言下,欲前而身后,待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理解,人民自然会把你抬得更高,推得更前。要顺天而行,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办事;不要逆天而行,就是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办事。慈爱可以换来更多的慈爱,斗争只能换来更多的斗争。
[直译]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最低的位置,所以才能成为百谷的王者。因此,圣人要想让民众提高层次,必须让人民学会谦下;要想让民众奋勇争先,必须让民众学会甘居人后。所以圣人虽居人上而民众没有压力,居位人前而民不以有危害,天下都乐于推崇圣人的思想而不厌烦。以圣人不与人争的缘故,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同他争。
[解读]很多人都将“是以圣人之欲上民,必以其言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这两句话解释为圣人想要统治或治理百姓,就要在语言上表示谦下;圣人想站在百姓的前面,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后面,但这样的解释是不圆满的。
圣人常无欲,圣人欲无欲,故欲统治百姓之人者,绝非圣人之举,只能是侯王的层次罢了。圣人常无事,圣人事无事,故欲站于百姓之前者,自非圣人之欲,也只是古代帝王的水平罢了。以有欲于民上,于民前之人,还能是圣人之境界吗? 若只是用语言表示谦下,尚且还有利益而为人后者,这不是圣人,是伪君子。圣人无欲为上,也无欲为前,更无欲于世间之利益得失,故前番解释,必不是老子之本义也。
那么,圣人之义是什么? 圣人之“欲上民、欲先民”是何义哉?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会为自己谋取利益,圣人也没有想统治民众的欲望,因为极其欲谋利,欲有欲,又不足以为圣人也。老子主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以无事,及有其事,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所以说,圣人之欲上民者,非为欲一人居于万民之上也,而是圣人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处于上位,而此亦是民众之所欲也。那么,如何才能让万民都处于上位呢? 老子说“必以其言下之”,就说是,当大家都甘言于他人之下时,反之则大家都受到了尊重,受到了恭敬,受到了上位之待遇。简单举个例子,古人路遇同向而行者,互相致礼,或抱拳或鞠躬或作揖恭请对方先行,则互为上者,互为先者。谦来让去,必不肯有一人先行,则哈哈大笑携手并肩而行。互相谦下,则互相为上。互相恭敬,则互相为尊。天下若能如此,天下百姓互相谦下,则天下百姓互相为上;世界若能如此,世界人民互相恭敬,则世界人民互相为尊。为上为尊者,必是在他人面前得以存在,若一人独享,何有上下来去尊卑贵贱之言哉? 故大家互相表示谦下,则大家互相被推上,大家互相表示恭敬,则大家互相被尊重。则不为老子之所欲“是以圣人之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本义乎?
“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
同理,欲让天下百姓都走在前面,则必然以自身为其后。大家互为其后,则大家互为其前。我们不可执著于外相上的先后左右,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可。大家互相甘居其后,则大家实际上已经位于先民之位。两人如此,世界亦然。若一人独处,何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乎?
“故居上而民弗重,居前而民弗害,天下乐推而弗厌。以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互相谦下的前提下,纵然是世相上仍有上下之分,而实无上下之分,而居上者,下者不以为负累,居前者,后者不感觉有压力。以其处世功利相等或功大于利,民众自谓这是应该的。而居上位、居前位者又谦下非常,自言甘后,则下者后者复得以更高更上更前的尊重和礼遇,大家互相乐于推对方于上位,推对方于前者,互相尊重,互相赞美,互相爱戴,互相保护而无厌烦,则大家一起在互相的推动下,共同走向人生的上层,人生的前面,走向人生的完美与圆满。若我们能处此世间,何有争斗,岂不美哉?
当天下人都和圣人一样互相谦让而甘居人下时,这天下还有什么能与对方争来争去的呢? 不需要你来争,大家已经相互谦让到了前面,不需要你来夺,大家已经相互付出了许多。此天下,尚有争斗乎?
所以,是以欲上民是老子想让天下之人一齐向上,欲先民,是老子想让天下之人一齐向前。怎么向上向前呢? 弃强制行为的法制而克己复礼,继而复礼于义,复义于仁,复仁于德,复德于道,最终大家一齐努力一路向上,回归到大道的怀抱。其实,这样的一路向上,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只是恢复到了我们的本来面目而已。
天地自然本无心,虽有见闻觉知,但无起心动念,不过是如圣人般恒无心,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之所作所为而反映于众生罢了。于天地自然本身之空境又有什么干系呢?
诗曰:
莫为一己求天下,但为天下居下流。
众皆谦下反为上,世界大同归真一。
庚寅年六月初七日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68:是谓配天古之极 2016-03-29
- 老子心语67:万物自然弗敢为 2016-03-29
- 老子心语65:玄德至深乃大顺 2016-03-29
- 老子心语64:万物自然弗敢为 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