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心语68:是谓配天古之极

     2016-03-29 22:50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老子心语68:是谓配天古之极

作者:洛阳 陈志民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核心提示]以天道而行事,是自古及今的无上法则。而对于这一法则的掌握和在器世间的运用,却需要人们对此有一些基本的认知。概括而言有两个方法:一是善此而非彼。一是欲此而故彼。但这两个方法也是从事物的两头来看所造成的,其本质还是一回事。本居善方则非彼。欲离恶方而故彼。善善则非恶,恶恶则为善。这一方法老子在本章中都有所例。继续深研之,就更简单了,但行配天之道,莫沾非道之念。即是古之极也。

[直译]善为士大夫、卿士的人不炫耀武力,善于作战的武将不会因发怒而失去理智,善于战胜敌方的人不与对方直接搏杀,善于用人的人甘居其下。这些,都是不争之德行。也是善于用人之功力。这是符合天道的,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准则。

[解读]古来善于以道行世的君主,是不屑于炫耀武力的,武力只是用来平定入侵或暴乱的一种非常手段。故古代战争一旦结束,天下太平,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士解甲归田,退役返乡。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退化,道德不被人信奉继而又失仁,失义,失礼,最后没有办法了,才只好采用半武力的法治。当危机四伏,天下几无宁日,军队才慢慢地成了常备军力。

当面临不可避免的战争,“善战者不怒”。嗔怒是无明的严重状态。当一个人发怒时,他的思维将陷入极端的短路状态。这时候所作出的决定,无疑是愚蠢的,片面的,缺乏整体考虑的,而结果无疑是失败的。而八卦就是一种整体、圆满、平等、一统的思维方式,当知己知彼,当战争的所有因素都被指挥者考虑周全,而此时所作出的决定则无疑是正确的,易于执行并可以取得胜利的。顺天道而行之,在复杂多变的世相及战机中去寻找顺于天道,顺于民心所向之力量发展方向并顺而行之,则无疑会离胜利越来越近。

“善胜敌者弗与”。当短兵相接,当战争一旦打响,双方的死亡率应当差别不大。敌我双方的单兵竭尽全力而杀敌保己,而最高明的指挥官是消战争于无形。战争,无非是利益的争夺。所有的战争,最终还要回到谈判桌上来解决问题。如果能以非战争方式把问题提前解决掉,那么,又何必各自赔上宝贵生命来换取身外之物呢?所以,凡是战争的主动发动者,无论任何理由都是违逆天道的,而违逆天道的侵略行为从来没有长久的,甚至会输得更惨。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天道的规律是永恒的。

“善用人者为之下”。其实上面老子所说的这些话,并不仅仅是针对战争而言。但凡是矛盾双方的力量较量都可以适用。战争不是单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叫决斗。所谓战争,是整体力量的运用。一万个只管自己死活,不管协作的士兵,抵不过一百个紧密协作的团队战斗群半日的杀戮。故军心不齐是谓兵家大忌,故自古以来凡扰乱军心者,扰乱军队作战纪律者,指挥员从来没有手下留情的时候。而指挥官如何才能调动数万大军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大军如一人呢? 这就要“善用人者为之下”了。将军把自己当军团长用,团长把自己当连长用,连长把自己当士兵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记功在后,大家目标一致,进退与共。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胜利之师。在这一过程中,指挥官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恰如老子在第六十章中所说:“大者宜为下。”

“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当一切外在战争因素都具备时,用人之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人之力归根到底是心力作用。无心恋战,楚霸王也可不渡江东,自刎乌江;心力长久,持久战也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心力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虽然心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却是导致这个世界不断改变的原因之一。心力没有正邪之分,心正是力正,心邪则力邪。用于正则正,用于邪则邪。邪终不能胜正。故人间正道虽然沧桑,但正道是胜利之道,是恒久之道,是能达于胜利彼岸的唯一之道。坚守正道,虽历经艰苦卓绝而志心不改,虽饱经沧桑而目标不移,才是最终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真法宝。

虽然我们也就战争与此章进行了论述,但并非本章只与战争有关系。战争毕竟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抛开战争,老子本章就有了更为广泛的适用空间。所以,如果把本章与个人修行结合起来解读的话,显然比讨论战争而更有意义。

下面我们结合个人修行来做一简单的解读:在世间一切相对力量存在的前提下,最高明的修行者,并不是以力量论英雄,而是努力地消弭这种力量的差距而日愈趋于平衡和平等。善为士者不以炫耀武力,因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士者知人而恒以仁爱之心待之而摒弃武力。

“善战者不怒”。善战者不会轻易发怒而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因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善战者恒以理智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会因为发怒而失去理智,去做出荒唐的决定和行为。“善胜敌者弗与”,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唯有能战胜自己各种欲望的人才是最强大的人。而不能战胜自己欲望的人,则沦为自己欲望的奴隶而不自知。一生忙忙碌碌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欲望就像魔鬼一样诱惑我们去求取与生命本质无关的东西,到最后自己的精神与身外之物一同沦陷。在假相中求取幻影,这样的过程我们能抓得住什么呢?

“善胜敌者不与”。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个人的欲望,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最善于战胜自我欲望的方法就是不满足他。自知为明,自胜为强。当欲望来临,满足欲望是人类的本能反应,都是最原始欲望的满足,其本质都不过是缘起性空的因缘假合罢了。哪里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抓得住呢? 都是空来空去,暂时、片面、因缘的假相幻合。与水中捞月,镜中取花无二无别。所以说,最胜于战胜自己,战胜欲望的方法就是“不与”。你一念清净,则烦恼就转化为菩提,而还归你本来清净的真实面目。所以说,不与欲望与满足,就是战胜欲望的最好办法。故持戒、忍辱、布施、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都是我们战胜自己欲望的法宝,勤而行之,诸魔除尽,菩提自现。

“ 善用人者为之下”。何谓善用人者? 善用人者即是:“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进而“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这才是真正会用人者。故老子亦说: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无论善人还是不善之人,修行者都甘居其下,学其善者,鉴其不善者,故在天下人身上,我们都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学到我们所有用的东西。最后消除善恶分别,还归于混沌太极之境界,则阴阳和合成混沌,两仪合一成太极,相对消除成绝对,辩证不存成统一,善恶不分成本善,凡圣不离皆成圣。此即是老子为什么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之妙也。此即谓不争之德,“是谓用(自)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诗曰:
 不争之德遍古今,及至争时又非道。
 有道则胜非道败,真理莫要染尘嚣。

 庚寅年六月初九日





上一篇:老子心语67:万物自然弗敢为  
下一篇:老子心语69:轻敌是祸哀者胜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