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轨,洛阳人,生活在北朝末年和隋代,是做过北魏待御史、西魏廷尉卿的赵肃之子。赵肃,为官以清廉自居,不治产业,“凡所处断,咸得其情”。宇文泰曾令他撰法律,由于积劳成疾,不果而卒。赵轨大有乃父遗风,从小勤奋好学,注意自身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
贺若弼 (544~607 年 ) ,宇辅伯,河南洛阳人。他出身于鲜卑贵族家庭,复姓贺若,本是鲜卑语“忠贞”的意思。据说,他的祖上对北魏忠心耿耿,有过很大的贡献,孝文帝遂赐以“贺若”为姓。 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是北周有名的将领。当时北周与北齐以洛阳为界南北...
韩擒虎 (535 — 592 年 ) ,宇子通,原籍河南东垣 ( 今洛阳市西郊一带 ) ,后迁至新安 ( 今河南省新安县东部 ) 。唐人写《隋书·韩擒虎传》,为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之讳,去“虎”,称韩擒,或改虎为豹。他出身于将军世家,父雄在西魏、北周官至刺史,长期驻...
字文恺 (554 口 612 年 ) ,字安乐,其祖先为鲜卑人。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莫豆于,北周时为安平公,父亲宇文贵,北周时为大司马、许国公。其兄宇文忻为杞国公。宇文恺因是功臣之子, 3 岁即被赐爵双泉伯, 7 岁进封为安平郡公,食邑 2000 户。他自幼聪明...
徐文远,名旷,字文远,以字行。生于南梁武帝太清三年 (549 年 ) ,卒于唐高祖武德六年 (623 年 ) 。其父徐彻为南梁秘书郎。梁亡,文远全家被俘西行,后定居洛州偃师。由于家贫不能自给,其兄徐文林常在街上摆摊卖书,文远每日到哥哥的书摊上读书。经过长期...
长孙无忌 (? 下 659 年 ) ,字辅机,隋末唐初河南洛阳人。他出身于北魏皇族,据载,其先祖乃是北魏献文帝第三兄,初为拓拔氏,在当时功劳显赫,世袭大人之号,因是宗室之长,故改姓长孙氏。其祖父兕,北周位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袭平原公,官至绛州...
玄奘,俗名陈讳,今河南偃师人。父亲陈惠,通晓儒家学说,曾在隋朝做过江陵县令。玄奘是最小的儿子,聪敏好学,性情温厚,待人诚恳,及长,“形长七尺余,身赤白眉疏朗,端严若神,美丽如画。” 玄奘的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做和尚,法名长捷。陈素见弟弟聪...
张文仲,洛阳人,其生卒年代不详。生平事迹载人新、旧《唐书方伎传》中。他从武则天执政开始到唐中宗年间 (68 卜 707 年 ) 为御医。 张文仲善治各种风疾,他曾受武则天之命召集名医由他负责主编治疗风疾的验方。他总结出风病 124 种,气病 80 种。他认为治疗...
贾至,字幼邻,河南洛阳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 年 ) ,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 年 ) 。谥号曰“文”。他出生于一个官僚兼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封建教育.,性沉重而机敏,喜读经史,尤乐于自学,遇到难题勤于思索,往往无师自通,写得一手好文章...
张说 (667--730 年 ) ,字道济,又字说之,祖先为范阳 ( 今北京大兴 ) 人,后移居洛阳。其家世代为官,祖父张恪曾做过庆州都督,父亲张骘做过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 (689 年 ) 张说刚二十出头,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
被李商隐赞为地上少有,天上不多的旷世奇才中唐诗人李贺,字长吉,唐福昌昌谷人,今属洛阳市宜阳县三乡一带。公元 790 年,李贺出生一个破落的皇族家庭。他虽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的后代,但毕竟枝疏叶远,并非嫡系,故其父也只做过边疆小吏,而且去世较早...
元稹,字微之,宫中呼为元才子,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 (779 年 ) ,卒于唐文宗大和五年 (831 年 ) ,河南洛阳人。元稹一生仕途并不顺利,大官小官都做过,其职小到校书郎 ( 校理典籍,刊正误谬 ) ,大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副宰相 ) 。元稹尤长于诗,与白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以洛阳龙门香山为据自号香山居士,又因曾做过太子少傅,后人又称他为白少傅。他的先祖是太原人,后迁居下邦 ( 今陕西渭南 ) ,而他本人却于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 年 ) 出生在新郑 ( 今属河南省 ) ,后又迁至河南荥阳,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 年 ) ,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 (842 年 ) ,是唐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优秀的散文作家和杰出的诗人。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他都占有一定地位。他是唐德宗贞元进士、博学宏词科及第。他在青少年时代,...
一般说来,作为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臣张全义,不忠不奸,亦忠亦奸,是一个较为难于捉摸的人物。他虽然生于唐代末年的敬宗宝历元年 (852 年 ) ,而官宦生涯却在五代时期的后梁与后唐;他虽然是濮州临濮 ( 今河南范县 ) 人,而在步步上升的仕途中,却基本上兼任...
工于心计多奇谋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开国谋士赵普 赵普,字则平,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 (922 年 ) ,卒于宋太宗淳化三年 (992 年 ) ,原籍幽州蓟县 ( 今北京西南 ) , 15 岁时随父迥 ( 或作迥 ) 避后唐之乱,迁居洛阳定居。赵普自幼学习吏事,后周显德三...
直言敢谏 秉公荐才 清正廉洁宽以待人 ——一代名相吕蒙正 吕蒙正字圣功,生于后晋开运三年 (946 年 ) ,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 (1011 年 ) ,洛阳人。祖父梦奇是后唐的户部侍郎;父亲龟图是后周的起居郎。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入。尚书是正职...
画地陈十策二度入相位 ——太祖荐相张齐贤 张齐贤 (943 — 1014 年 ) ,字师亮,曹州冤句 ( 今山东曹县西北 ) 三岁时避战乱随家人迁居洛阳。虽然自幼孤贫,但他好学上进。 一次,宋太祖到西都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的身份到其马前献策,太祖召他到其行宫,齐贤...
名以召毁 才以速累 ——保边兴利的滕子京 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以字行,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 (991 年 ) ,卒于宋仁宗庆历七年 (1047 年 ) ,文题“名以召毁,才以速累”是滕子京的同僚好友、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滕子京死后,为他写的《天章阁待...
积谷筑城 安边保国莅官除恶保民平安 ——“国之劳臣”的种世衡 种世衡,字仲平,为宋河南洛阳人。种世衡幼年丧父母,从小跟随道高德纯的叔父种放生活、学习。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 ) ,因其叔父种放工部侍郎之荫恩而得官。 种世衡为北宋守边名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