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淮阳 杨复竣 我国古有三皇五帝之说,不论“三皇说”也好,不论“五帝说”也好,不论“三皇五帝说”也好,太昊伏羲一直居于首席地位。历史的定位,在中国远古始祖的大族谱中,太昊伏羲已位冠远古诸王,登上了中华民族始祖的宝座。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
摘要:老子在其《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构成了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
道教圣地老君山位于栾川县城南充公里的老君山,是老子晚年归隐修道养生之所,自古及今被尊为道教圣地。 老君山古名景室山,因老子归隐修炼于此,所以后人更名老君山。它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00米,气势雄伟,巍峨壮观,耸插霄汉,风景秀丽,其景观迷人...
作者:李峰 刘卫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取法自然。所以人亦取法自然,这是老子所讲的自然法则,也是其学说的最高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看什么问题便会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了解研究人与...
作者:胡昌翠 在我们中国文化史上,道德与仁义是同时并称的。诸子百家中亦无一不重视道德者,尤其是儒家的孔孟专以讲道德、说仁义为其职志,但一般所谓道德,乃就人格修养与慈善、仁爱而言。惟老子所谓道德则有特殊的意义,故以之一其专书之名。试研析老子之...
作者:张纯俭、赵辉 据近代学者研究,道家思想为先秦时期普遍的学术基础,其思想渊源在老子之前已有悠久历史。它肇始于天官、史官,在先秦时期为诸子百家思想之源。 春秋末年,各诸侯争雄称霸,社会动荡不安,处于一个大分化、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的周王朝已...
作者:孙中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本文论述老子的辩证逻辑思想,即“正言若反”的思维表达方式,并联系其后学庄子和儒家以及西方哲学家黑格尔和毛泽东对“正言若反”思维表达方式的应用,说明“正言若反”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和辩证逻辑...
老子是一位智者,在周王朝任职期间,博览群书,通晓历史、熟悉礼制、了解社会、善于纵观历史祸福成败,精研各种学问和思想,这些使得他对世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奥、玄妙的思想,以至成就了老子—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谓...
作者:黄 胤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大道科学的圣典,其中含有玄奥而丰富的生命哲学。我仅就如何理解和对待大道生命观来尝试探索。 (一) 人们历来对生命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是“我命由天不由我”。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作者:张纯俭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在洛阳任周朝史官,守藏室史,又称柱下史,主管周王朝的典籍。于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受到甘惮公的迫害,被流放于鲁国。公元前530...
作者:谢清果 “道”是道家、道教最为重要的一个范畴,也构成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化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道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关系是内在而深远的,“道”孕育出独特的科学精神气质;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构建出丰富的科学思想,因此研究“道”与中国...
作者:黄友敬 老子生于公元前五百余年的春秋时代,曾任周朝的史官,庄子称他是“古之博大真人”,司马迁说他修道养寿,享年160余岁,或200余岁。老子所修的即是中华上古流传的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通俗地说就是摄生之道。? 老子见天下大乱,大道难行于世...
作者:林锡樽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指出:“老子修道德”、“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又指出:“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 所谓修道,就是修道德。老子特重“德”字。《道德经》中,提到“德”字,...
作者:冯进宝 老君山在老子李耳未归隐之前称为景室山,据说商汤时期的伊尹与景室山有不结之缘。 景室山地处伊水上游,伊尹就居住在山下一个叫漫子头的小村庄,以打柴挖药为生计。远古时栾川森林茂密,奇花草药四处可见,野兽出没无常,很少有人敢到山林里去...
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
——试证杨振宁先生误说 刘国诚 据《深圳商报》2004年9月23日报道: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上,向《易经》“开火”:“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中...
作者:石建厚 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概念揭示“道法自然”的规律。“道生一”这是老子用“一”这个数表示“混沌而为一”的“道”为万物的总根源。 “一生二”又将“二”这个数表示道的本身包含着...
作者:冯进宝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载,太上老君——老子,道,就在我们身边,道与我们形影不离。道不是一种深邃的思想,也不是一种可以威慑的权力,然而道却以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牵引着宇宙万物,牵引着人类的行为、意识,价值和最具实用价值的宝典。 学...
——老子哲学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 作者:汉夫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无为思想的缔造者。老子竭力倡导无为而治,他认为宇宙万物最根本的运动形式和法则是“道”,统治者的“有为”是违背了“道”的本意,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统治者越“为”...
作者:周桂钿 一《老子》论治乱? 《老子》有很丰富的智慧,其中对社会治乱的分析,对后代都有一定影响。《老子》分析社会混乱的原因,他说:“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75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