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和他率领的专业救援队赶到灾区,已是晚上。但应急灯下,人们还是从他们那特殊的橘红色救援服上,看到了新的希望:北京派人来了!
钻机轰鸣。一条条通道被迅速打通,一个个生命经过官兵的双手获得新生……凌晨7时,在结古镇郊的西北牛宾馆,又一个空前的困难挡在了救援队的面前——
三层的宾馆扭压成了一层半,一面震歪的墙壁,靠着几根钢筋与同样倾斜的楼顶勉强相连。困在里面的4名群众,已经惊慌得喊不出声来。
“快上!”刘向阳命令。他迅速拿出方案:从楼顶开始,一层一层开钻,一块一块撬开楼板。
经过一夜的紧张救援,队员中不少人已产生了高原反应,脸色憋得紫红、呼吸明显困难——但头痛、恶心、乏力,并没有迟滞队员们营救的速度。
救生的通道即将凿开的时候,废墟晃动起来……余震来了!
10分钟后,又是一阵余震袭来。救援仍没有停下。
凛凛晨风中,紧盯着那面歪墙的刘向阳满头是汗——如果余震再强一点,他和他的队员们就有可能被垮下来的废墟埋进去。
5个小时后,4名被困者成功脱险。
救人!救人!第一位的是救人!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希望,就争取一分生命的奇迹。
“不敢给你打电话,怕打扰你的工作,很想你,不知道你吃了多少苦……”这是武警玉树州支队参谋长范玉龙的妻子,给坚持在营救一线的丈夫发来的短信。
范玉龙没有时间回信——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内,他只睡了五六个小时。
在一处救援现场,一名女孩的左腿被死死卡在了石板下。范玉龙带着几名战士连续挖了5个小时才把她救了出来。在一座倒塌的三层楼废墟上,范玉龙找了根钢管,用力在墙上捣洞,又救出两名群众……
在玉树抗震一线,有600多名像范玉龙一样的团级以上干部,他们用自己的身先士卒,凝聚起军心,鼓舞着士气。
在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即便是徒步行走,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的体力消耗。救灾官兵即使累倒在废墟边上,也不放弃任何生命的呼唤。
“我多躺一分钟,就耽误救人一分钟。”解放军战士侯永强,倒下后被战友们抬到帐篷里输液。这位年仅20岁的士兵高烧38.5摄氏度,醒来后第一反应就是拔掉刚输了一半的吊针,重新加入营救的行列中。
在赴海地地震救援中髋关节软骨严重撕裂的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14日上午刚刚出院,下午就随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投入了紧张的玉树救援中。
胃部绞痛,全身发冷,身体尚未恢复的侯世科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身背20多公斤重的急救背囊,带领救援队先后救治了320多名伤员……
救人!救人!一个又一个生命被官兵们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被运送到部队医院紧急救治——
震后第49小时,藏族妇女卡吉获救;
震后第53小时,女青年扎西央泽获救;
震后第57小时,80多岁的老人吉嗄获救……
100小时过去,150小时过去,人民子弟兵的高原营救行动仍在继续……截至22日,抗震救灾官兵累计营救被埋压群众1564人,转移受灾群众5230人。
不抛弃!不放弃!救灾官兵对受灾群众的挚爱,赢得了广泛赞誉。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缺氧的荒原/你发起新一轮冲击/你用你的突击把希望托起/危难关头/总有你不变的坚持……
真情关爱人民——把信心和力量传递到灾区每个角落
4月18日中午,胡锦涛来到受灾最重的结古镇扎西大同村查看灾情,向正在现场救援的兰州军区第一救援队、青海省军区独立团官兵表示慰问。他指出,要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困人员,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下百倍努力。
在部队为受灾群众扎起的一顶顶帐篷前,胡锦涛面对围拢过来的乡亲大声说:“我们还要安排好乡亲们的生活,让大家有饭吃、有水喝、有住所、有御寒衣被,尽快解决学生的复课问题,并帮助你们把新房建起来!”
这是党给受灾群众的承诺,这是党对救灾官兵的号令。
在飞向玉树的飞机上,胡锦涛要求部队,要承担起西宁至玉树救灾物资的装载和运输,确保救灾物资源源送到灾区。
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会议室里,胡锦涛向军地救灾人员提出全力搜救被困群众,努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迅速修复基础设施、加强宣传舆论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等六点要求。他特别指示部队,要加大搜救力度,消灭救灾盲角。
随行的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要求部队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的重要指示,全力以赴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指导,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采取多种方法手段,不间断地搞好思想动员和现场鼓动。
总政治部印发的《军队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战斗口号》迅即下发到救灾部队。
重任,一项项落在了敢挑重担的子弟兵肩上。救灾部队迎难而上,以最快的速度,把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送到所有的受灾地区。
责任编辑:Xiaohe
- 人民日报:跨越灾难 戮力前行 2010-08-16
- 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遇难人数升至127人 2010-08-09
- "中国丹霞"入选世遗 中国世界遗产地已达40个 2010-08-03
- 广西被错判杀人罪青年在真凶自首3年后仍坐牢 201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