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事实是:有些大地震前曾有过动物行为异常,但更多的是出现动物异常后并没有发生地震,目前我们还没有十分可靠的方法,可以把与地震有关的动物异常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物异常进行区分。
磁铁能否预警地震?
震前磁场变化微弱磁铁预报地震无科学依据
记者:网上盛传“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铁块就会掉下来。此法在房屋没有晃动前就会提前预警,提前时间为10分钟至几十秒。”这个方法有科学依据吗?
赵国敏:这种方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磁铁吸住铁器,需要一定的磁力强度,而截至目前,有报道的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地球磁场变化都是非常微弱的,不足以改变磁铁的磁力强度,使铁器掉下来。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地球磁场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通过高科技仪器对地球磁场进行监测,细微变化都会被监控下来进行分析,即便如此,也未能准确预报地震,因此,这种简单依靠磁铁来预报地震的方法显然是不可信的。
发生地震如何自救?
看情况选逃生方式打12322咨询防震减灾知识
记者:万一发生地震,哪里是最安全的,哪些逃生措施最有效?
赵国敏: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天津又地处地震多发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因此防震减灾是一项长期任务,但绝大多数地震是有感地震,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不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除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外,家庭也要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使每个家庭成员都知道遇到地震怎么办。市民应该知道,在家里、工作单位或公共场所,最安全的部位在哪儿,哪些坚固的家具、设施可以用来避震,最近的疏散通道在哪里,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里,沿哪条路疏散最安全、最不容易被砸伤等。
再有,安全是一个相对概念,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又较为复杂,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例如发生了强有感地震,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跑到街上后有可能被掉下的悬挂物、玻璃幕墙等砸伤。在商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果不听指挥,盲目乱跑,可能发生挤伤、摔伤,所以不要盲目乱跑,先找小开间的卫生间、梁柱集中的部位,或到坚固的设备、家具下躲避,等地震结束后再撤离比较安全。如果在平房里,外面又是开阔地,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安全地带,那么,在感觉到地震晃动较大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也不失为上策。
去年,市地震局开通12322防震减灾知识热线服务平台,市民可随时拨打,咨询了解防震减灾知识。
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
地震造成的破坏越大
按成因不同,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地球上90%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这类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害。
按深度不同,地震可分为三类,包括:浅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最大;中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的地震;深源地震,即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
按震中距远近,地震可分为三类,包括:远震,即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近震,即震中距在100至1000公里内的地震;地方震,即震中距在100千米内的地震。相同震级的地震,震中距越短的地方,破坏越严重。
按震级大小,地震可分为四类,包括:微震,即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弱震,即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中强震,即震级大于等于4.5、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即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震级越高的地震造成的破坏往往也越大。

商洛山体裂缝威胁15户人家 已紧急疏散撤离村民
许停政家门口的裂缝最宽处有10厘米
“书记,你刚回去又来啦!真是辛苦你了!”“你们的安全,我放心不下,不来咋办?”
4月26日上午,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张坪村二组,一位正在半山腰种玉米的村民,见到村支书张青山感动地说。
张坪村位于商州区与山阳县交界处,山大沟深。该村二组在山顶之上,当地人称之为“世界沟”,这里居住着19户98人。从沟底下的村委会到这里,约有3公里,由于没有公路,步行需要50多分钟。
■早上起来发现山体裂缝
4月18日,“世界沟”突然出现了山体滑坡,地裂缝最宽处达10厘米,直接威胁到13户55口人的安全。“4月18日早上,我一起来,发现房前有条一指宽的裂缝,长约30米,便马上和附近的几家人联系,看是不是以前埋的自来水管破裂渗水。”村里最早发现山体裂缝的村民许停政说,经过18日、19日这两天的排查,确定不是因自来水管造成的裂缝后,他们便弄来泥土对地上的裂缝进行回填。可是到20日,裂缝一下子又扩大到了两指宽,长度达到了300余米。这时他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向村支书张青山汇报。
21日上午,接到村里汇报的镇干部到“世界沟”山体裂缝现场查看险情,确定危险区有13户55口人。
4月26日,村支书张青山说:“目前,裂缝越来越大,危险区域已经扩大到了15户。”
■村镇紧急疏散撤离村民
从4月23日起,在山体滑坡裂缝危险区域的13户人家,就开始被政府安排撤离。村镇干部还在进村的五个主要路口,划出警戒区域,悬挂禁止入内的标志。
据商洛市国土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灾害防治股股长陈炜宏介绍,这是一起典型的滑坡隐患,危险性大,滑坡区域约有9万立方米,滑坡裂缝呈弧体,根据监测情况看,裂缝在不断变化。该滑坡体基岩属于泥质板岩,结构疏松破碎,坡体地质陡峭,坡度大于40°。而且,群众房后均有斩挖坡脚的现象,致使坡体遇到降雨很容易发生滑坡,形成滑坡隐患。在他们的建议下,黑山镇政府在4月25日晚,采取强制撤离群众的措施,当晚搭建了两个彩条棚子。为防村民偷偷跑回家,村支书张青山说:“我们买来了锁子,将危险区域人家的门强制锁上了。”


- 汶川地震后遗症,防治任重而道远 2010-08-23
-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面临二次重建 2010-08-23
- 江西:抚河不抚 百里泽国 2010-06-23
- 5月四川发生3.0级以上地震11次 最大地震5.0级 201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