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东仓家的人嘴里那些与《大藏经》有关的历史,始终围绕着将它掩埋和让它重见天日这两种努力的斗争展开的。《大藏经》的命运与家族命运一起沉浮。一旦凋敝下来,东仓家的门前就开始出现各种人。贪念佛典的人要求他们把经书交出来,或者送到寺庙里供奉;贪念钱财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上门收购经书,价钱一次比一次高;而受生活折磨的人闻讯而来,借走一部分经书辟邪或祛病,并且不再归还。
经书逐渐七零八落。剩下的这些经过“文革”时的大火之后,终于借助着牛粪和泥土的帮助,暂时安顿下来。
擦拭
等次成文青揭开发霉的麻袋,擦拭牛粪和泥土的时候,东仓家的《大藏经》已经被隐藏了几十年。
它在碉楼底下的仓库里待过,也在政府开设的银行保险柜里待过。1995年,他们为了躲避是非,搬离了东日村的老宅子,并向玉树州政府求助,政府同意为他们出钱保管。
东仓家也搬到了结古镇,买下了一座两层的土房子。次成文青和东仓保毛一共有5个女儿,他们仅有的两个儿子在几年前相继去世。《大藏经》只是短暂地离开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没过几年,政府不再出资,大藏经被从银行里送了回来。它还是那副灰尘仆仆的样子,被装在163个麻袋里。
不过,用伊西措毛的话说,现在已经是个“允许信仰的年代”了。2003年,年近60岁的次成文青决定开始整理这些已经面目全非的经文。
抛开厚厚的灰尘不提,经书的顺序已经完全混乱,原本设计出完美弧度的夹板,许多都碎裂了。许多经书已经碎成纸屑,上面还残存着金色经文的笔画。
次成文青和妻子没有工作。他们花费家里仅有的积蓄来修复这部经书。他模仿着前人的样子,买来最好的松木板,漆上颜色,再指挥着几个女儿刻上些歪歪扭扭的花纹,然后买来金粉和黄布,一笔一画地在上面画上画。
每一次修复经书之前,次成文青和女儿们都要戴上特地准备的手套。他十分恭敬,那态度感染了年幼的女儿。
他带着因贫穷而辍学的女儿更松代忠一起,用微湿的抹布一层层擦去积了多年的灰土,使黑底上的金字和银字慢慢显露出来。他把这些擦干净的经书用夹板夹住,扣上铜扣环,再用新买的牛皮做成系带。等到一卷经文修复好,他就把它放到二楼新设的佛房里。
这个佛房远不如以前的气派,它大概只有10平方米,地板是裸露的泥土,地上也没有用于祈祷和念经的场所。但在伊西措毛心里,那仍然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因为地方太小,他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在佛房里转经,就改在客厅或门外。对此,她解释说:“只要心中佛常在,距离是无所谓的。”
唐卡和新买的佛像,以及一盏200瓦的电灯泡让这个佛房显得气派了很多。尽管有一个大窗户,但大多数时间里,窗帘是紧紧拉着的。次成文青就在这个看上去有点神秘的地方,偿还他年轻时的诺言。
单从外表来看,在这个曾经出过多名活佛的家族里,次成文青算不上比较有佛缘的一个。他又瘦又高,穿着普通,也没有在胸前挂上一串佛珠。但他一下一下擦拭佛经的动作让几个见过他的人印象深刻。而伊西措毛也会偶尔听他念几句经书里的话。
这个外表瘦弱但内心坚强的老人为一部经书耗掉了太多时间和心力。因为担心经书的安全,佛房门上的锁时常是不开的。一有时间,他就会带着女儿们在其中修复经书,但一旦有人来拜访,即便是亲戚,他也要锁上门再下楼。他搬到结古镇十几年,和周围不远处的邻居们也并没有太多交往,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
因为“害怕出卖”,连次成文青的兄弟也对这部经书的情况知之甚少。
妻子病逝让他和家人内疚不已。他们一直相信,东仓保毛是因为缺少医疗费用才会过早离世的,而修复经书花掉了家里太多的钱。自从东仓保毛嫁给他以后,这个东仓家的女人几乎把一切都托付给他,在女儿们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反抗过父亲的任何决定。那个贵族家的大小姐如今回归为穿着青色衣服的病弱老妇,她常念佛,总是微笑着顺从。
最后几年里,日渐衰老的次成文青几乎把所有力气都花在经书上,还把女儿更松代忠也扯了进来。已修复好的300余卷《大藏经》摆放在佛房里,依稀有了些当年的样子。不久前,他请铁匠用铜打制结实的铜扣环,指挥女儿们替换掉原先所用的劣质铁环。等女儿们完成这个任务时,这个疲惫的老人满意地笑了。他原以为,“总算完成了,这下我死也瞑目了”。
保护
但地震几乎把次成文青的心血全毁了。那些耗费时日和金钱修复好的经书,又一次遭到损坏。
在女儿伊西措毛的坚持下,东仓家的亲戚们替次成文青举行了天葬。尽管这个老人在生前曾经反复说,自己不用天葬,用火烧掉就行。但伊西措毛坚决反对,她用当地佛教里最权威的说法反驳家人,甚至还向一位活佛求了预言。
天葬是在离文成公主庙不远的一座天葬台上进行的,送葬的队伍一共走了3天。女儿们都没有去,她们在废墟边上,守着残破的《大藏经》,念着简单的经文,祈祷佛的力量让侍奉了它一生的人获得死后的解脱。
地震发生后,大三学生伊西措毛成了家里的主心骨,她风风火火地四处求人帮忙挖掘经书,警惕地应对着媒体采访,还要联系车辆,把裸露的经书运送到可以保管的地方。
有一次,她几乎跑遍了整个结古镇,来寻找可以帮助她挖经的人。才短短几天,她已经学着父亲的样子来对待经书了。
保护这套古老的经书,如今已经是她和其他家庭成员内心最强大的支柱,每个人都在为此忙活着。除此之外,他们还顾不上考虑其他事情。
为了让经书免遭盗窃或者雨雪的破坏,东仓家的人顾虑重重地把它运到了一座博物馆里。
按照东仓家的理解,这个博物馆原本是“国家拨钱为保护《大藏经》专门修建的”。2003年,一篇新华社报道刊发之后,次成文青守护的《大藏经》受到中央的重视,各级政府曾专门下拨了数百万元的资金,用于“保护和修复《大藏经》”。


- 法国大规模驱逐吉普赛人 2010-09-05
- 5月四川发生3.0级以上地震11次 最大地震5.0级 2010-06-01
- 江西出现50年来最大冰雹 69万人受灾损失3亿多 2010-05-20
- 玉树今天遇震后最大降雪降温 2010-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