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真记:说理:莫图热闹失真宝(2)

     2014-07-08 20:38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最后我们再来看首联: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两句里最重要的就是“无人见”这三个字。无人见不等于没有人。无人见是人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就是天地还处于无名之时。无名就是没有概念之分别。但并不是没有天没有地。天还是天地还是地,只是人类还没有分别心,没有给他们起一个叫天叫地的名称、概念。人一生下来,所处的环境就是这个样子的。一切都是本来存在的。除了口腹之欲和挡风遮雨,驱热御寒这些本能的需要,此时的人类并没有更多的欲望,一切来之即来,去之即去,人生于无,归于空。一切都是这样的平和,这样的顺其自然。原始人类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之分别心,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妄想心。故此时的人类如婴儿之未孩,还是和天地自然,大地众生浑然一体的一分子,并没有人的主观意识,随其本性而自由生活在天地之间,故谓:无人见。

  原始人类,后天智慧未开,故先天智慧尤在。没有我的主观意识,故先天的灵性没有蒙上尘灰,所以和天地自然万物沟通的能力还没有消失。甚至于五眼六通可能对于原始人类来说只是小菜一碟。视生如死,视死如归,生死很平淡,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很合理,很公平,很正常,很自然。原始人类没有恶念,一切都是本来面目,故原始人类的寿命很长,这个寿命不是肉身的寿命,而是生而为人身的灵性的寿命,不造恶,无恶念,故可生生为人,世世为人,肉身坏了,再换一个,重新开始。这样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的历史上长达几百甚至于几千万年,不可谓不长矣。所以,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里,早期人类是有通天能力的。天地之间的天梯还没有断开,人类和天人可以自由来往。一直到了五帝之一的颛顼时,才绝地通天,把沟通人与天人之间天梯拆掉了。从此,人类失去了直接和天人沟通交流,乃至于自由往来的能力(灵性)。所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人类为什么会不如动物能预知地震或海啸或其他重大自然灾害的到来?只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和天地自然沟通的灵性,所以在天灾面前,我们连一只小动物都不如。这是极为可悲的。

  问题出现在哪里了?问题就出现在盘古一画开天地了。前面我们倒着解了一下这首诗,下面我们再顺着来看一遍。

  从人类思维意识所谓的混沌状态,没有形成自主意识和自我观念即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无人见”状态,人类和这个世界共存共荣地生活了很长很长一段历史。目前世界上人类进化史考古时间最长的是洛阳小浪底发掘的“世纪曙猿人”,生活在四千万年之前河洛地区。历史不可谓不长矣。而从洛阳北窖的人类活动遗迹来看,从二十万年之前一直到现代的人类活动遗迹一直没有断层,是一脉相连,代代相传一直到今天的。所以说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没有任何疑问的。此外,河洛地区从四千万年到几百万,几十万年的人类洗动遗址比比皆是,从裴里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夏文化、商周文化及三代之后的帝都文化等各种文化类型此起彼伏,相互链接,共同构成了中华先民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且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不断线,这是殊为不易,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自从盘古大帝指着天地之间的地平线虚画了一道儿之后,天地分开了。上清下浊,自然而然地就分开了。但说是分开了,只是概念和名相上的分开了。实际天地并没有分开。故世尊在《大涅磐经》中云: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与色的概念是这么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并相互依托,相互存在,相辅相成,相合相融。盘古大帝用自己身上的部位来经喻天地万物,故传到后来,就成了盘古大帝死后身体变化成了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山川河流,草原大地,丛林鸟兽等。这是中国古人以象取象的方法,也就是佛经上常常提到的比类发明的意思。以此喻彼,以彼喻此。以象取象,以象表象。人类最初的概念和名相,就这么在取自身以喻自然,取自然以喻自身的过程中慢慢发展,丰富起来的。当取象不足以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的时候,文字的产生也就成了必然。而中国汉字的产生就是这样,从最初的具备的象形再到不断的抽象,简化,再合以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等六书之道,中国的汉字就这么从天地自然中脱胎出来了。故汉字中蕴藏着天地自然之道,只是随着应用的广泛和不断的演化,我们离汉字的本义越来越远罢了。但还好,查查字典,本义还在。

  故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天地万物就这么在人类不断的命名中生化发明出来了。万物各自的名称中都含有原始人类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归类总结,故汉字之偏旁部首也就有了自然而然的分类归纳逻辑反证功能在里面了。中华汉字之所以从产生到现在有如此之强的生命力,流传八千多年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合了天地之道,所以才有了这顽强的生命力。故与西方契形文字断线后又人类纯粹拼造的表音文字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需要有一个简单了解的地方。

  有名,万物之母是我们用世间法,世间思维都容易理解的。并没有什么玄妙之处。但欲知造化会元功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天地之间,万物本有。人类从不认识到认识,从没有名字给起一个名字,这都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万物本身是从哪里来的,无名的天地之始是从哪里来的?这就难了,但虽然很难,却也不是没有弄明白的可能,怎么才能弄明白?如诗中所说:欲知造化会元功,请看西游释厄传。

  依托这《西游记》之开篇之诗偈,我们自后向前逆推,又从前向后顺行的这么简单地作了一个尝试性探索。有没有道理,我们自己不能下结论,就算是下了结论别人不认可也是白搭。所以,转了一圈又回来了,问题就是答案,答案就是问题,怎么才能弄明白?还得把天地自然的造化会元功弄明白,不然,也只能是就象说象,以象叠象。叠得再多也没有用,不知根源,都是妄想假象。

  造化会元功就是能生出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的本源核心。这个造化会元功,才是唐僧师徒历经十四个寒暑,行程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所要求取的真经。真经无字,无字才是真经。

  造化会元功是什么功呢?其实把造化会元功作为问题提出来时,答案同时在这首诗中也已经有了。在哪儿呢?

  造者:发明制造也。就是诗中:发明万物皆成善,善成皆物万明发。

  化者:生化转换也。就是诗中:覆载群生仰至仁,仁至仰生群载覆。

  会者:交汇变通也。就是诗中:开辟从兹清浊辨,辨兹浊清从辟开。



上一篇:西游真记:说数:数中自有乾坤在  
下一篇:老子心语:自序:难信之法如何信?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