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洛阳 妙志居士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净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解读]关于这一段修佛以证得四果的论述,这其实就像是佛教的修行学位,放下越多,得智越多。智慧越开,学面越广。 关于四果,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有如是论述,其义略同。我们拿来看看:“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修治身心而欲成事于天者,莫过于知道收敛。也只有收敛,才能提前归顺道流。归顺道流是为了重于积累德行,重于积累德行,则没有不能克服的障碍。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则不能知道他的极限。不知道他的极限,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根本,则可以长久。深深地扎根于国土,牢固地把握道之真谛,这就是长生久视的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使用了这种顶真连珠的论述方式,对于惜字如金的老子而言,这是极少见的字句重复之法。此论述方法足见此章各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的连续性。自啬到早服,早服到积德,积德到无不克,无不克到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到可以有国,可以有国再到有国之母,可以长久。由老子此番论述方式,足见这七步走是非常重要且不可逾越而行的。老子为什么这样表述?这七步走有何重要性?这七步走为何如此顶真连珠而不可逾行呢?我们拭以管窥如下: 《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天下人读的,故而从开篇至结尾,《道德经》并没有一个专指或特指之受教对象。有缘读到者即是老子所言之对象。故治人者,自治之人者;事天者,自事于天者,每一个读者读到治人事天,则都是治人事天的主体,而非他处还有一个治人事天的存在。直接言明,治人事天者,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众生。 莫若啬,啬之义颇丰。我们此处只取其本义。啬:古同“穑”,指收割庄稼。甲骨文字形,像粮食收入谷仓形。小篆从来回,“来”是小麦,“回”( lǐng)是仓库。本义:收获谷物。《礼记·郊特牲礼》。疏:“种曰稼,敛曰啬。”我们此处取收获之义。而于人者,则取收敛,收回,回收、啬惜之义。 收回什么?啬惜什么?老子没有明确指出,没有特指即是指一切收回,一切收敛。我们拭从谷神来分析,谷神者,八入口也。塞其兑,闭其门,也是指闭塞其八口儿。八入口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也。此八出入口已经涵盖了一个人所有与外界沟通,并形成回路的通道、门径。啬即指把此八口八门闭塞,心往内收,力向内使,莫使外放,则为啬之收回、收敛也。用佛教一句话就是:万缘放下,一心清净。 只有先做到啬这第一步,才能达到第二步:是以早服。早者,提前,靠前,在前者。服者,服从,顺从,遵从,实行,养成习惯等义,都与老子之“服”之义同。合“早服”者,我们可解为提前养成修行的习惯。早服之义与佛法中的入预流果之义同,即得须陀洹果也。须陀洹果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就是指修行者与佛道之法相应,随顺法流而于佛道之法而不退失道心之境。即是早服之义也。 达到了早服的效果之后,才能进行第三步:重积德。重积德是修行者为自己的修行进程积蓄进步的资粮。修福修慧,去贪瞋痴,修戒定慧。积德行善,扶危助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更有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六度者,这都属于重积德的范畴。积德之行重要的是要不住一切而行于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萨不住于相而行于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此即是老子所言之重积德之义也。 修行资粮聚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则临近于第四步:无不克。克者,攻克、破除、打破等义。行者或智慧之光照见,或于善知识助力,或破一分无明,证一分菩提,或一念与佛相应,佛性顿见。是谓明心见性,则达到了老子所言之:无不克之境地。无不克者,世间之一切思维障碍,一切烦恼,一切无明,一切疑惑悉皆破除,是为无不克也。无不克世人千万不要理解成攻城略地,与人打仗而攻无不克。无不克是修行者在修行的途中,对于阻碍修行的一切障碍均攻无不克。无明破尽是谓明。无常破尽见真常。烦恼破尽见真乐,疑惑破得入无余涅槃。这才是老子无不克的本义。 (责任编辑: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