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与河洛文化(2)

     2010-05-24 10:25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从种类讲:有遗址、陶器、玉器、骨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古墓、刻文字的甲骨片,等等。


     从意义和价值讲:出土文物是中华民族思想文明和物质文明从古至今,从原始陶器到现代的精美瓷器,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铁证。


     2、地上存在的实物:


    (1)人工石窟


    河洛流域人工石窟甚多,举世闻名的有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①甘肃“敦煌石窟”;


    ②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又名“武周山石窟”;


     ③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人工刻石


    (1)《石鼓文》,我国最早的人工刻石碑。内容多为歌颂秦国君游乐狩猎的盛况。书体为秦统一前的大篆(即 籀文)。唐初在天兴(今陕西宝鸡地带)三田寺原发现。


    (2)《秦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秦统一六国后,巡视各地时,刻石记功颂德,最著名者有:峄山、泰山、琅琅牙、芝罘、东观、矶石、会稽等七石。其中,前六石均在河洛流域,相传为李斯所书。


    (3)《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伯喈等人提议,校定经书文字,由蔡伯喈用隶书一体写成《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第七书,然后刻成46块石碑,立太学前。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太学村,北宋后还有残碑出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由官方校定的儒家经典。


    (4)《晋三临辟雍碑》,西晋刻碑。西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四年(278年)立。“辟雍”,即大学。碑文记晋武帝立太学,置学官,并亲身三临雍辟及皇太子再临辟雍事。最有价值的是碑后面刻学生384人的姓名和籍贯,其中有来自辽东和西域的,1930年偃师出土。


     (二)人类精神文化遗产


     (1)《四库全书》,中华文化经典总集,分经、史、子、集四部,故称《四库全书》,3461种,79509卷。


     清乾隆年间(1773—1782年),编《四库全书》。收多少种书?统计数字不一致。现据1964年中华书局影印《四库全书总目》“出版说明”:“据我们这次整理时的仔细统计,收入《四库全书》中的有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五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再仔细查看书目,著作家中,不少都是河洛人氏。


     (2)历来的绘画、汉文、回文、藏文、满文等。


     四、河洛文化学术派别众多,文化明星灿烂


     (一)“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年),共560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深远影响后世文化的发展。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总结为“诸子十家”,其中就有不少代表人物是河洛人氏。


      (二)“东汉经学”


     东汉经学非常昌盛,代表人物:


  杜子春,河南偃师人;郑兴、郑众父子,河南开封人;许慎,河南郾城人;荀爽,河南许昌人;马融,陕西兴平人;向秀,山东曲阜人;郑玄,山东高密人。


     (三)“魏晋玄学”


     所谓“玄学”,就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玄谈哲理,崇尚清谈,卑视当权者。


    魏的代表人物:何晏,河南南阳人;王弼,河南焦作人。


    西晋的代表人物:郭象,河南洛阳人;何秀,河南武陟人。


    东晋代表人物:张湛,山西金乡人。


    (四)“建安七子”


 “建安”是东汉献帝年号(196—220年),“建安七子”是当时著名的文学派别,影响很大,形成“建安风骨”。


    孔融,山东曲阜人;王粲,山东邹县人;徐干,山东昌乐人;阮环禹,河南陈留人;应环易,河南汝南人;刘桢,山东东平人。


     (五)“竹林七贤”


  魏、西晋之际,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曰七贤”《三国志·魏书·嵇康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竹林所在地,相传在河南辉县西南,唐时建有七贤祠、竹林寺,后毁于战火。阮籍、阮咸,河南陈留人;山涛、向秀,河南武陟人;王戎,山东临沂人;嵇康、刘伶,安徽宿县人。嵇康“好玄老庄而崇奇任侠”(《三国志·魏·嵇康传》)。


     (六)“宋明理学”


     北宋“理学三先生”,孙复,山西临汾人;石介,山东泰发人;胡瑗,江苏泰县人。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河南洛阳人,在洛阳讲学十年,弟子“如坐春风”,(《程颢《遗书》卷二上》),影响深远。其学说为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成为庞杂的“程朱学派”:北宋邵雍,河北范县人,随父迁河南辉县,后定居洛阳;北宋张载,山西眉阝县人;明王延相,河南兰考人。


     五、老子—河洛文化北斗星


    (一)先天独厚的河洛地理环境


    古黄河气势雄伟、壮丽、惊险。“昭明居砥石”(《尚书·夏书·胤征》),“砥石”在今河南三门峡地带,数里之外能听见黄河水的冲击声。唐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一篇:“医易同源”:《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关系  
下一篇:不信东风唤不回──传统文化教学管窥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