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生在今河南鹿邑县,长期生活在洛阳一带。
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壮丽的锦绣山河,优美的地理环境,对人才的形成和发展,有极重要的作用。春秋时老子的弟子辛锌开就提出:“玉在山而草木润,珠生渊而岸不枯也”。旧注:“山川韦舀玉润媚,君子积德以光也”(《中文瓒义》卷六)。最早把自然山水和人的品德、人的才气、人的光辉联系起来,对后人认识自然与人的关系启示很大。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型训》,专讲山川河流、地理环境对人与物产的作用。明确提出:“食气者神明而寿”。所谓“气”即山川河流的新鲜空气,多含氧,对人的脑细胞、脑神经大有益处,长期吸进,能促进智力。所谓“神明,”就是智力非凡,聪明过人。西汉末思想家桓谭《新论》记得更明确:“人抱天地之体,怀纯粹之精,有生之最灵者也。”认为得天地自然山水“纯粹之精”的人“最灵”,就是肯定“惟人万物之灵”(《尚书·周书·泰誓上》)。南宋蔡沈注:“万物之生,惟人得其秀而灵。”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人杰地灵,冠山川而德俊”,也就是说人得山川之精气而机灵智慧,品德高尚。
河洛地区独有的雄伟的峻岭,秀丽的山水,广阔的平原,茂盛的森林,润育了老子非凡的才气,高尚的情操,惊人的识力,终成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学问家,也是“神明而寿”,“人杰地灵”的典范。
(二)其父其师的高明教导
老子父亲李乾(一作敬),是周的史官。
夏、商、周三代的史官、医师、乐师、司巫官等,都是世袭的,既有史、医、乐、巫的专业知识,又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在古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播过程中,有相当大的贡献与作用。史学家范文澜早就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文学、音乐、艺术、医学、文字、天文、历法等学科,在商朝都奠定了初基……这个文化的代表人主要是巫和史”(《中国通史》第一册)。
《后汉书·班彪传》略论曰:“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唐李贤注《书》:“见于史者,夏太史终古,殷太史向挚,周太史詹也。”说明夏殷周三代的史官掌管三代的“典籍”、典章礼制等文献资料。孔子曾向老子问“丧礼”。《礼记·曾子问》记: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唐孔颖达疏引:“郑玄注《论语》云:老聃,周之太史”。
《国语·楚语下》记楚大夫王孙圉论楚之“国宝”,“有右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君之业;有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说明史官在王朝政治活动中有三方面的特殊作用:
1、懂得三代的典章、礼制、遗训,了解许多事物的成败之因;
2、早晚辅导君王知道历史上的先王、先君、成功、失败的教训;
3、具有巫的作用,能使鬼神无怨于楚,并保证楚的安全。
老子及父李乾,两代为周之史官,也具备这些无人可比的优越条件是老子思想重要来源之一。
老子还得名师容成的高明指导。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记,引西汉刘向《列仙传》曰老子“受业于容成,生殷时”。容成又名容成子,容成公,容成氏。传为黄帝大臣,发明历法,《汉书·艺文志》记有《容成子》十四篇。《吕氏春秋·慎大》记:“表商容之里。”东汉高诱注:“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也,故表其闾里。”商容,就是容成。《淮南子·缪称训》记:“老子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东汉高诱注:“高容,神人也。商容吐舌示老子,老子知舌柔齿刚。”这就启示《老子》“柔弱胜刚强”(36章)的思想。所谓“神人”,就是道术高明的人。
还传说老子《五千文》是容成口述,老子传述于关尹。明杨慎《丹铝总录》引《佛经三论》曰:“《五千文》者,容成所说,老子为尹所谈,盖述而不作。”说明容成与老子关系密不可分。
(三)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远古及夏商周文化
西周和东周各诸侯国,都十分重视收藏、研习三代的文献典籍。《国语·周语中》记“讲聚三代之典礼”。三国吴韦昭注:“夏、殷、周也”。《国语·周语上》记周“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韦昭注:“遗训,先王之教也”。《诗·大雅·蒸民》:“古训是式,仪威是力”。东汉郑玄注:“古训,先王之遗典也”。
西周初期,周公旦就说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周书·多士》。老子身为东周史官,掌握“周守藏室”丰富的文献资料,有机会阅读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牺氏、神农氏、黄帝、唐尧、虞舜、及夏商周的有关历史、礼制、医、乐等“遗典”资料。《国语·周语上》:“鼓、史、教诲。”韦昭注:“史,太史也。掌阴阳、天时、礼法之书,以相教诲者”。这使老子深知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世事的成功失败、人间生老病死、贫穷富贵、祸福关系等等。《庄子·天下篇》:所谓“古之道术”,就是指远古及夏商周的治国之术,对天、地、人的学说、观念、王朝兴哀的历史教训、世事成败经验等等。这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懂得“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大雅·荡》)。“我无所鉴,夏后及商;用礼之故,民卒流亡”(《左传·昭公二十元年》逸诗)的历史教训,故而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无为故无败”(64章)、“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等治国大要,因此,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说明:“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可谓《老子》思想精华提要。如《老子》(14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所谓“执古之道”,就是掌握“古之道术”,用远古及夏商周历史上的“成功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对待、考察现实社会所存在的万事万物。“能知古始,”懂得夏商周历史发展的成败存亡的发生和结局,就懂得“道纪”——成败存亡祸福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清末严复《老子道德经评点》说明:“执古二语与孟子“求故”“同一义蕴。科哲诸学,皆事此者也。吾尝谓老子为柱下史,又享高年,故得其道,全由历史之术。读执古御今二语,益信。”评点深刻、中肯。说明老子成为大思想家的重要原因“全由历史之术”所造成。
责任编辑:Xiaohe
- 老子心语05:自守中道离两边 2014-07-14
- 老子心语04:道本无用无不用 2014-07-04
- 老子心语03:无为之为真有为 2014-07-01
- 教师十年修订《老子帛书校注》 曾获钱钟书题写书名 201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