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唐三藏:我之身也。人道者,金性,疑者,我者,本者,持戒者。唐僧即此诸义之表象也。
二者,孙悟空:我之心也。修罗道,火性,(有时也为金性)嗔者,心者,空者,妄想者。行者即此诸义之表象也。
三者,猪悟能:我之欲也。饿鬼道,木性,贪者,性者,欲界,执著者。八戒即此诸义之表象也。
四者,沙悟净:我之识也。地狱道,土性,痴者,法者,色界,愚痴者。沙僧即此诸义之表象也。
五者,白龙马:我之意也。畜生道,水性,慢者,用者,无色,无明者。龙马即此诸义之表象也。
合五为一:唐三藏:我之身也。孙悟空:我之心也。猪悟能:我之欲也。沙悟净:我之识也。白龙马:我之意也。身心欲识意。色受想行识。即为五蕴者。一念求佛经,即是大唐僧,一念闹天宫,即是阿修罗。一念戏嫦娥,即是饿鬼猪。一念坠沙河,即是地狱沙。一念烧龙珠,即是畜生马。故五身者,虽有人身,亦常在六道轮回,此为人间六道也。
有诗为证:
合五为一即吾身,身心意欲不离分。
一心出离天外客,一欲生起饿鬼魂。
一念我执即凡夫,一法不舍地狱沉。
一意孤行畜生道,人间六道执即深。
了知本我悟佛义,一念放下空无痕。
我身为四大假合,合空即为五行。
有诗为证:
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相制衡。
火性炎上自炽盛,木性修直擅发生。
土性居中塞或通,水性润下意穿空。
金性能革坚固行,假成我身困性灵。
谁得力强占上风,即入此行赋诸形。
我身为五毒和合,障道之物碍也。
有诗为证:
贪嗔痴慢疑自生,五毒障道修难成。
贪婪物欲如饿鬼,嗔恨心起意难平。
愚痴犯下地狱罪,我慢修得畜牲身。
疑心疑鬼真不见,取经路上妖魔丛。
若破五盖始见日,万里无云万里睛。
我身为五法和合,四空更生万用。
有诗为证:
我心性法四大空,次第潜行觅真踪。
我身本是假合物,六根清静心即空。
缘起性空无鸟迹,实无有法法亦空。
空亦不空空来去,真亦非真真妙用。
本自俱足道在是,能生万法度众生。
我身为法界和合,越三超五寂空。
有诗为证:
欲界有色无色界,法界本在自性中。
有欲便是娑婆世,有色还未脱凡情。
无色超然离欲体,四圣法界了余习。
空至不空自然成,方知我本自在生。
苦亦非苦俱资粮,诸魔降罢佛接应。
我身为五戒十善,善极如人如生。
有诗为证:
五戒十善人人俱,不取两边中间生。
持戒即是天人师,以戒为师西天行。
禅定妄想修止观,放下执著万缘空。
愚痴三学增智慧,菩提转头亦无明。
回归婴儿混沌体,不求西方佛也成。
故,唐僧师徒五人合成一人,即是我们每一个众生,我们或贪婪,或执著,或愚痴,或我慢,或嗔恚,合为五盖,俱是无明障道之物也。我们或贪心重,或疑惑重,或愚痴重,或我慢重,或嗔恚重,但执著不放,即入相应之属性,或人马猪猴及恶鬼,或地狱饿鬼及畜生,诸般业道轮回事,一念相应一念成。久之已然成习气,临欲命终随欲行,天篷元帅尚且饿鬼当道,卷帘将军怎免地狱诸刑?齐天大圣复困五指山下,龙三太子何愿马身困龙?故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与齐天大圣,天篷元帅,卷帘将军,龙三太子之神通功力相比?六道轮回,自业使然。业力牵引,不去不行。因自己做不得主也。随波逐形,浪迹红尘,出入六门,沾染六尘。何门常为客,业力做主人。或唐僧,或悟空,或八戒,或沙僧,或龙马,随意变化,何假身形?破除众生诸般相,何者不是取经人?或妖魔,或鬼魅,或三尸,或狐精,或星君,一念相应即然是,何者不是群魔身?若然一失人身去,穷劫轮回难出冥。故,若不此生将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莫唤诸业做主人,自甘为奴卖此身。急急回头向佛道,誓愿成就即此身。莫拘百年老病死,一脱轮回即永恒。谁能解得生死意?切切起修莫迟行。
第三层次,我们都是孙悟空,此身即是五行山。
我贪之齐天大圣,我嗔之大闹天宫,我痴之到此一游,我慢之避马瘟猴,我贡之搅乱蟠桃会,我漏之猴尾难藏,我执之唯我法通。合之于一,即是与我等凡夫俗子无二无别之孙悟空。五毒障道,神通不通。五蕴幻化五行山,地狱困身不自由。铜汗铁丸饿鬼享,神通难脱畜生身。五行化为两界山,被困阴阳五百年。得遇菩萨归正道,方得了脱业障难。西天取经路迢迢,降妖除魔脱邪道。自魔自降自磨镜,自妖自除自曜明。天心地镜无尘垢,斗战胜佛胜自已,方知取经真实义。
不是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而是一路上的妖魔鬼怪来成就孙悟空。师徒五人但有一个心不清净,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就不会消失。若是五人合一一时俱净,又何劳西天路途迢迢。九九八十一难非实数,三大阿僧祗劫一念倾。只论佛法悟不悟,一悟诸难自然消。
在这里,我们以唐僧师徒五人三个层面上的表象,解读了《西游记》中的诸般八卦类象,以及与每一个读者自身的关系表义。当我们在建立起了“八卦无字万类象”的这种思惟方式之后,我们再读《西游记》时的趣味就更浓了,也更能体悟《西游记》历代创作集体为度脱世人所要表达的诸佛慈悲,无上妙义。
至于《西游记》书中其他更多的八卦类象,诸般表象背后的深义,我们在后面依次解读,这里不再繁述。特别是把电影,电视剧,动漫,卡通等诸多艺术形式都无法表现甚至被恶意曲解,严重误解而遗误后人的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想纠正过来,让《西游记》真正回归到他的本义上来。让这本好书成为孕育诸佛菩萨的摇篮,而不是培养犯上作乱,欺上压下,祸乱天地,为害一方的妖魔鬼怪的教唆书。在忠义仁勇,贪嗔痴慢交互摩荡的取经路上,看我们要选择哪一个角色,来拭亮人生最纯净的大日如来,来圆满人生最皎洁的明月天华。
老子说: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德者,德亦得之。同理,同于佛者,佛亦得之。同于魔者,魔亦得之。所以,喜欢谁,跟谁学,同于谁,成了谁。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
2010-6-15
庚寅年五月初四


- 西游真记:说理:莫图热闹失真宝 2014-07-08
- 西游真记:说数:数中自有乾坤在 2014-07-06
- 西游真记:重读西游悟真经 2011-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