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妙义02-1:尚须觉悟须菩提(4)

     2014-10-05 00:09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善护念:卫、祇、树、给、著衣、次第、本处、裟披左肩、左膝竖起、合掌、恭敬。
        善付嘱:舍、孤、独、园、持钵、乞已、还至、右肩裸露、右膝着地、掌合、敬恭。

        世尊就是这样用自身无言之身教,在《金刚经》中已经对诸菩萨进行了众多的“善护念”和“善付嘱”。须菩提心有灵犀而深谙世尊之良苦用心,故须菩提一上来就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里用得是陈述句。其实只是须菩提把世尊无言之身教有陈述了一遍而已。而世尊也很高兴,知道自己还是有知音的,至少须菩提长老(上首弟子,尊称)是明白世尊的甚深用意,故世尊转而又随顺须菩提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善哉、善哉。一连两个善哉,一则是世尊很高兴,知道须菩提已经明白自己前番这一过程的无言说法了,所以世尊很高兴。说第一个善哉。背后的话其实是:须菩提你很有智慧啊,我的心思你明白了,我很高兴。第二个善哉,是对这一无言的说法,无法之佛法的再次肯定。这才是真正的无上佛法,不著一字而其义尽纳其中。只要行者老老实实地跟着佛学,哪怕开始只是模仿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所以世尊一连用了两个善哉,就须菩提所言之义作了两个方面的充分肯定。

        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何谓善男子、善女人?我认为,只要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就可以称之为善男子、善女人了。哪两个条件?一是人,二有向善之心者。合起来是一句话,即有向善向佛之心的人。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哪两个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到了觉悟的境界,男人相、女人相也没有分别了。所以,这里的男人、女人泛指一切还著男人相,女人相的凡夫俗子。男人、女人中又各分为两种人,哪两种人?一种是善人,一种是恶人。但这两种人没有写在脸上,不像男人、女人一样,我们还可以有一个男人相,女人相可以分辨。那么,何谓善人,何谓恶人呢?我们知道,一念作佛尚一念是佛,所以同理,一念向善即是善人,一念向恶即是恶人。或有人问,那我要是不起善心也不起恶心呢?呵呵,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超凡脱俗之出家人了。即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言之:“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六祖的这个偈子,就是善恶之念俱不生起的境界。这个功夫,这个境界太高了,我们凡夫俗子,由于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差,不能善护念、善付嘱自己的心性,不仅很难做到这一点,反而常在善恶两念之间摇摆不定,不能执守中道(即不善不恶)而不迁移。所以善恶俱消殒,实是我们学佛向道之人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故我们所言之善人或恶人,实指世间之一切人等。因为凡夫之人又分了一个男人相,女人相。所以,须菩提在这里只取所有人中有向善向佛之人而言之:善男人、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言翻作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理解好不好,好也不好。好是因为基本表达了此言之基本意思。但不好,是因为这样翻得太简单、太粗疏、太浅薄了,用无上正等正觉而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进行翻译,实是可惜了最初将这一句梵文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的用心良苦。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短短的九个字内,暗藏了一个体系庞大的密码系统,实实在在是已经把佛法无以言表的诸法精义已经浓缩在了这九个汉字之中。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切佛法经典所要印证的一个无上境界,是我们研读一切佛经所必须明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在这里我们不作过多的论述,我们在下一章中另用一章专门对这一个佛法的重要概念进行论述。这里暂且放过。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两个问题,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说:一是世人之心应该如何安住?二是应该如何降伏世人那个不肯安定下来的心呢?

        世尊在赞叹了须菩提挺身而出,勇于为善男子、善女人请法的勇气和智慧后,直截了当地回答了须菩提的问题:“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谛听者,听谛也。谛者,真谛也,真义也。所以,谛听就不是随便听,不是只听语言表意,而是听佛所说之话中真谛、真义。如此方为谛听,如此方为听谛。如言中之帝为真谛(言+帝=谛),无言而行为真帝(谛-言=帝)。如帝王之言为圣言(帝之言),言中圣王为真谛(言之帝)。如此方为谛听者也。

        世尊把《金刚经》说完了,善男子、善女人没有听懂。须菩提尔时我们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或是懂了,以随顺众生心性故,装着没有听懂。到这里,须菩提的这个人物的名号的用意就显露出来了。何谓须菩提?须者,一义,必得,应当;二义,等待,停留;三义,和需字通用,指需要。菩提者,指觉悟,又指觉悟后所得到的觉悟之果。故须菩提合而表意为:尚须觉悟之人。所以我们要知道《金刚经》是讲给什么人听的?讲给“须菩提”听的,讲给初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听的,讲给还没有觉悟,但应当觉悟、需要觉悟、等待觉悟的尚须觉悟之我们这些“须菩提”听的。

        诸法如义啊。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把思维再细细地过滤一遍,佛每一讲一部经,而佛中所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经过、结果乃至于各种出场人物,各种名号的十方诸佛名号,各种名号的大菩萨,各有名号的诸天天王、八部天龙、诸魔魔王……各有名字的大阿罗汉,以及环境描写、举止、动作、服饰、语言、咒语等统统都是诸法,如果我们心底明了,知道这都是诸法,就是如义。如果不明了,不知道,就不是诸法,就是不如义。反之,如果如义了,就是诸法,就是佛法;如果不如义了,就是诸象,就是障碍。因为我们看不懂,听不懂嘛。所以,高僧大德讲经说法一定要诸法如义、诸法入义啊。不如义,大家听不明白,还只是徒增学人的障碍罢了。一部经卷,打开来,一看世尊开始说法之前的出场人物,诸佛菩萨、大阿罗汉等诸名号,就知道这部经要讲什么了。是讲给什么层次和境界的受众听的,经里讲得主要内容是什么,要通过讲经说法把受众的境界和层次提升到什么状态了。这才是真正的诸法入义。



上一篇:金刚妙义01-3:莫作分别真正等  
下一篇:金刚妙义02-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