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妙义16:净业果报不思议(2)

     2015-02-10 23:36 阅读: 载入中…
主页 > 河洛书院 > 河洛书院 > 正文


    这个先世罪业在哪里呢?先世罪业,在神学看来就是被称为“原罪”的这个东西,谈及先世罪业,我们就不能不提及唯识论,除我们知道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前六识外,尚有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乃至于第九识庵摩罗识。

    第七识末那识,就是储藏室,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空的储藏室,而打破一切有形之意识相,还归于真空,就是庵摩罗识。我们举个例子从高到低来说明这个意识相:

    无限空间:庵摩罗识。大地一切众生共有之虚空,也即是如来本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意识空间。譬如虚空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可为任何一个人所用。阳光空气水气地气空来空去。国家有疆有界,而地火水风空没有疆界,自由来去,任意自性。物质有形有相,而意识无形无相,山河大地,诸佛刹土,任意来去,往来自由。

    有限空间: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譬如在某个空间里,我们盖了一间房子,房子刚盖成,里面是空的,这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我们属于个性的意识一切依他而存在,而他却没有任何东西。如果此时我们就打破房屋相,内外之虚空没有分别,没有来去,没有变异,没有生灭,没有垢净,没有增减,没有动摇,这就是我们的如来藏。如来藏,藏如来。证得如来性,就是证得空性,证得空性,就是实性,空实不二,即是如来藏里所藏之如来真相。

    家当增添:末那识并其他六识。我们搬进了这个房子居住,这个空间就变成了家庭。生活资料来来去去,依生活需要而增添。这个空间也根据我们的需要被分立了诸多名相,诸如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储藏室等诸多名相。而作用无非是把各个空间位置利用起来。在生活中,重要的东西被我们留了下来,不重要地被我们当成垃圾扔了出去。重要的,但不经常使用地被我们安置于储藏室,经常使用的则被我们放在客厅。这时候,这个储藏室就充当了末那识的功能。而眼耳鼻舌身则如门、窗、阳台、天窗等,意则如客厅,迎来送往,自取自用,得心应手。色来缘眼根心起色识,声来缘耳根心起闻识,香来缘鼻根心起嗅识,味来缘舌根心起味识,触来缘身根心起触识,意(一曰无意,储藏室里过去的无始记忆回放出来了。二曰有意,即综合诸根所受而起世间思维、思考之诸用)来缘意根心起意识。

    时间久了,很多我们曾经认为很重要的事情也被我们遗忘了。但他并没有丢失,而是安静地藏在末那识中,以待将来被主人发现。这个末那识,就是储藏我们善恶业报的地方。末那识就像是一个账本,或者更像是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我们的一切言语造作,善恶诸业,都被自动记录在这里,自性生长,以待后报。

    末那识:识那末。那末,同那么。“那末”在汉语中是顺接连词,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而那末反过来用以表示第七识。实实在在是古代译经家的善巧方便,暗藏玄机。也实实在在是在告诉我们:欲知今生何若此,反果为因即末那。欲知后世果若何?今生之因即那末。那末,作为语法上的顺接连词,连得是前后语境,以前因而表结果。而作为佛法概念,表示的就是前因后果、因果关系的连接状态。所以说,末那识,识那末。知因知果,得果知因。以因果关系,真实不虚也。故我们在这里识得末那识,也就相当于开了天眼,得宿命通。以果知因,以因知果,正说倒推,以果推因,以因推果,皆真实不虚也。

    所以我说,末那识才是储藏业力种子的仓库。以仓库里有业力种子,故我们有报有受。若仓库里没有,把末那识空掉了,打扫干净了。末那识当下即转化为阿赖耶识、如来藏。

    阿赖耶识:识耶赖阿。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阿之一字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表一切众生皆俱之佛性义。故阿赖耶识者,一切佛性皆依赖于此识也。而反过来说,此识耶(也,平等地)皆依赖于如来佛性也。故阿赖耶识也被称为如来藏。如来藏,藏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来如是。故如来藏里藏了个什么?什么“都有”,什么也都“没有”。说有,是藏了个“空有”,说无,是藏了个“空无”。说“都有”,是阿赖耶识具足能生一切诸有之性能,即六祖惠能大师所言之“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说“都无”是阿赖耶识是一切清净的本来面目,即“何其自性,本来清净”。说生死也依赖他,但他不在生死之列,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说动非动,说生非生,说垢说净依赖他,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故,阿赖耶识,即是自性,即是娘未生时本来面目,一切都依赖于他,而他却不是一切诸有。它非空非色,非有非无,非来非去,非动非静,非生非灭,七根清净,则它即刻转为佛性本体,也即是贤首国师所言之自性清净圆明体。若不得清净,则一切诸染也依赖他而和合,一切诸相也依赖他而隐显,一切诸法也依赖他而生灭,一切诸性也依赖他而垢净。一切都离不开他,而他却不是这些相对存在的一切。他是一体的,永恒的,除尽杂染而独存的,此谓阿赖耶识,亦谓如来藏。如来藏,藏了个一切皆赖于此的“空性”,藏了个真空能生妙有的真如佛性。以空性不空,故真空而生妙有,妙有皆赖真空。以不空亦空,故妙有还归真空,真空而利万用。此真如来藏也。

    反过来看,如果如来藏中藏了我们远劫今生的诸般业力种子,那就不叫如来藏,也不叫阿赖耶识了,而只能叫因果藏,业力种子藏,而不能叫如来藏了。阿赖耶识也不叫阿赖耶识,而只能叫阿赖业识。若果真如此,我们学佛修道反而离不开诸般业力了。这与我们生起出离心,当尽消诸业,证得如来藏,或曰真如佛性的佛义是相违背的。若阿赖耶识即如来藏中藏得是远劫今生的业力种子,那末,我们所依赖得就不是真如佛性,而是妄识业力了。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这一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到此,我们打破疑情,归于真识。真妄之争,当尘埃落定,再无疑惑矣。

    其实没有那么多“识”,都是方便说。实是一识覆多层,而多层共此一识。就个体而言:
    第九识:庵摩罗识是法界,如来藏,真一,真是,真身;是共性。



上一篇:金刚妙义15:荷担如来世间行  
下一篇:金刚妙义17:究竟无我真如来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