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看似在忍辱,实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乱舞之群魔在帮助消业,忍难忍之忍,行难行之行。得于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自己若先是成就了,回头来看,哪里有忍辱呢?哪里有辱呢?一切空来空去,若还有忍辱之心,则是住于辱上,在与辱作斗争,忍得下是成功,一时忍不下,一把火又把功德林烧个精光。所以,要修忍辱,当从无辱处下手,一切不著,一切无有,本无一物,何来有辱?凡以为有辱者,皆自取其辱也。不取其辱,辱自归于空无。若此方为忍辱自度。
而忍辱同时也是度他,忍得辱,是天人师表,是行为世范,是世间楷模。忍不下,则是凡夫俗子,不名菩萨。同时,若行者还有忍辱之心,说明还没有破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到这里,世尊转入了第二个层次的解说:“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已经破得四相,得窥真见,我人众生寿者相尚无,而哪里还有忍辱之说呢?故,四相破尽皆无辱,忍辱尚未破四相。
为了说明这一情况,下面转入第三层次: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也就是世尊退一步讲,如果当时我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我就会生起瞋恨心。瞋恨心一起,就著了四相。一著四相,则不名忍辱,不名忍辱,则无法达以忍辱波罗蜜。忍辱波罗蜜就是破了“四相”,若破了“四相”,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就不生瞋恨心。世尊说法,历来是转着圈说,说过来,又说过去。最终形成了一个圆满,让你前面看看,后面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上面看看,下面看看,外面看完了,再到里面看看,翻来覆去,循环来去,这就是“三藐”,以“三藐”之法,而让人悟知圆满,而终得“三菩提”。
关于不著相,世尊以自己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为例证:“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释迦牟尼佛若干世之前,曾经是一位在城外山林修行的“忍辱仙人”。一次,尔时的国王歌利王率众来此处游玩。一些宫女发现了忍辱仙人,见其仙风道骨,心生好感,上前搭讪,仙人于是应机为宫女说法。国王见此情景,心生瞋恨,上前问仙人道:“你证得罗汉果位了吗?”仙人答:“尚未。”国王又问:“你证得不还果位了吗?”仙人答:“没有。”国王说:“既然如此,那你就是放纵贪欲烦恼的身来挑逗女人!”仙人答:“我虽然尚未断除贪结,但此刻内心确实没有贪著。”国王于是起了歹意,他残忍地割掉了仙人的耳朵。仙人颜容不变。群臣见状,纷纷上前劝国王住手,国王不但不听,反而瞋心大炽,他割掉了仙人的鼻子、削下仙人的手臂……直到节节肢解。但血泊之中,仙人面目依旧相好圆满,面色丝毫没有变化。这时,天降大雨,又飞沙走石,国王吓得大惊失色,狂心顿歇。他扔下了手中刀,匍匐到仙人血淋淋的身躯前请求忏悔和宽恕。仙人说:“我心中既没有瞋恨,同样也没有贪欲。”国王说:“大德,怎么知道您心无瞋恨呢?”仙人于是作誓愿说:“我如果确实没有瞋恨,请即刻让这身体复原如初。”说罢,身体即刻复原如初。国王于是更觉惭愧、愈发忏悔先前所行,遂皈依仙人学佛。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是故,就是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以上的这些道理,世尊最后总结如下:“菩萨应离一切相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前面,世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里,世尊说“应生无所住心”。
这两句话,一反一正,就道出了我们心意识的本来面目。身是空相,则如河道。心是空相,犹如空谷。性是空性,幻化水流。法是空法,随物赋形。河窄则急,道宽则缓。念念如水,迁流不息。烦恼菩提,幻化来去。水性不改,何有缓急生灭动摇来去垢净增减之分别乎?遇圆就圆,遇方就方,遇宽则缓,遇狭则急,遇舟载之,遇石掩之,众污排之而纳万恶,众渠引之而育万物。打破水相见空相,空而不空真空有,能生天地育万物,生而不恃本自在。此即佛性真如之实相也。
故普度众生之弘愿一旦发起,心即降伏,以河道宽广故。
河道狭劣,水即暴虐。心量宽广,心即调服。
谷河是空,能通水流。心河是空,能通意流。
水流是相,净浊缓急。意流亦相,烦恼菩提。
随物赋形,水无定态。随顺众生,法无定法。
这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本来面目。我是一滴水,人是一杯水,众生是大海水,寿者是水性。打破水性,代入佛性,即是大地一切众生皆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即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佛性,如来众生也。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这八个字非常重要,但也容易为读诵《金刚经》者所忽略。当我们的心住于某处,好像是住了,其实没有。只是以有住的形式而无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的意识流没有住的时候,所以,一切的有住都只是住于表相,而实则仍是非住。
譬如我们被流水上的几片花瓣所吸引,目不暂舍,心无他物,好像我们的心住于花瓣,但此住仍是非住,何以故?以花瓣随波逐流,无有停留故。所以说,我们一切的回忆、记忆、过去情节的回放、对某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对某一问题不眠不休的思索等,表面上看我们的心是“有住”,实则仍是“无住”。这里的“有住”只是住于表相,而我们的意识流念念迁流不息,哪里会有一个“住所”呢?如同随波而去的花瓣,我们心怡于花瓣,而花瓣却并不为我们的心怡而停留。再拿摄像机举例说明,我们把摄像机固定起来,对着某一个固定的物体进行连续拍摄。假定摄像机和物体都处于绝对静止状态,拍摄下来的录像带画面也是一动不动,但是,这与连续记录物体状态的录像带有什么相关呢?录像带可是一帧一秒也没有停留,是谓念念无住啊。把录像带扔掉,只取其中的表意,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的心性了。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 金刚妙义18:一体同观天下心 2015-04-27
- 金刚妙义17:究竟无我真如来 2015-03-15
- 金刚妙义16:净业果报不思议 2015-02-10
- 金刚妙义15:荷担如来世间行 2015-01-19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