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想从《道德经》中为“无为法”寻找论据时,却突然发现,整部《道德经》,几乎全部都是从世出世间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各个里面来对“无为法”进行论述。通过“无为法”而如何得德,如何得道,如何得道元玄体,如何功成事遂,如何没身不殆。在我学习佛经和《道德经》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老子和世尊是非常默契的配合者,一个简述、略说;一个繁陈、广说;简者不简,言简义丰。繁者不繁,周遍圆满。由此看来,在最核心的无上真理面前,天下的圣人都是一样的。无论现何相,在何地,执何言,述何语,著何说,成何宗,而无一例外地都在把人生宇宙的真相告诉世人,以导世人于正途,达人生之正道。故世尊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有两义:其一,差别不是圣人的差别,是圣人随顺众生根性故而在说法表法中有差别。这个差别不是圣人的,而是众生根性自己造成的。其二,圣人本身的差别,这一差别不是无为法的差别,而是圣人们在修行中前后进程中的差别,这一差别是暂时的,众流归海,而最终都将归于圆满性海。
知道了实无有法就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实无有法。那么,我们来看什么是实无有法。实无有法在佛法中也有很多,实无有法就是布袋和尚所表的“放下”。实无有法就是祖师大德所言的“万缘放下”。实无有法就是世尊和大迦叶共同演示的“拈花微笑”。实无有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实无有法就是净土法门的“一心念佛,功夫成片”。实无有法就是六祖惠能之偈“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实无有法就是寺院内泥塑木雕的诸佛菩萨不著一字而普对众生说法的无言大法。这些都是实无有法。佛教是实修法,将佛教经义落实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分每一秒,这就是最大的法门。故实修,才是真正的“实无有法”。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正是我们前面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九个字的深入解析所得出的结论的完全一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一个学佛修佛的最终结果,而是一个贯穿于整个修行过程中的体系庞大的系统工程。
接着看原文:“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到这里,世尊给如来又下了一个新的定义:诸法如义。何谓诸法如义?诸法如义者,如义即是诸法。如何义?如佛义!故,如佛法之义即是诸法,诸法就是如佛所说义。如何如义?世尊在《大般涅槃经》中有交代: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如上所说四人出世护持法者。应当证知而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如是四人即名如来。何以故。是人能解如来密语及能说故。若有人能了知如来甚深密藏。及知如来常住不变。如是之人若为利养说言如来是无常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况不依是四人也。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法性者即是如来。声闻者即是有为。如来者。即是常住。有为者即是无常。善男子。若人破戒为利养故。说言如来无常变易。如是之人所不应依。善男子。是名定义。
故后世学人,依此四者而行即是如义,不依此四者而行即是不如义。如义即是诸法,不如义即非诸法。故世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义者,一切法皆是佛法。以一切法由心想生故,故一切法不离自性,不离真心,故如义之一切诸法最终都归于心法,归于自守本心。”故祖师大德有言: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到最后浓缩成了一部《心经》,一切佛法,《心经》二百六十余字说完了。所以说一切法不离心法,心法即一切法。
然而“四相”破尽,我本空,心本空,性本空,何来诸法?诸法者,即众生之烦恼也。以众生心生诸相,著烦恼故,诸佛以生对应之法对治众生烦恼。法者,略有四义:一者,即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方法,法门也。以方法、法门亦是心想生故,故法门也属意识之范畴。二者,即众生之意识流也。唯此一念,迁流不息。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法者,去水之相也。三者,法性,性即生心之力,心相生即是法相生,即性也。故法无正邪,性亦无正邪。烦恼菩提及贪瞋痴三毒、四相、五蕴、六根、七觉、八识,乃至于十八界一切法界都是法(去水之相)性(生心之力)两者在交互起用。故烦恼菩提等无差别,统归于一性。而此一性也是缘起性有,缘灭性空。缘起即相,法相归空。性空不空,空缘相有。故言缘起性空。四者,佛法,觉悟之法,菩提之法。佛门之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是为对治世人八万四千尘疾。如大夫坐诊,应病与方。病起方有,病去方无。方,处方。治病之法也。贤首国师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中言:“其犹病起药兴,妄生智立;病妄则药妄,举空拳以止啼。心通则法通,引虚空而示遍。既觉既悟,何滞何通。百非息其攀缘,四句绝其增减。故得药病双泯。消能所以入玄宗,泯性相而归法界。”此即是佛法之真相也。故世尊言:所言一切法者(法体,法流),即非一切法(法相,法理),是故名一切法(法门,法用)。即是此义。
为了说明一切法的意义,世尊举了一个例子:“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 金刚妙义18:一体同观天下心 2015-04-27
- 金刚妙义16:净业果报不思议 2015-02-10
- 金刚妙义15:荷担如来世间行 2015-01-19
- 金刚妙义14:深解义趣须菩提 2015-01-09
精品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