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身长大,是为非大身,是名大身。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色身讲,二是从法身讲。所谓人身长大,其实只是形状改变,五官六根全身各处脏器官从婴儿一直长到老人,而这个身体并没有多长出来一些什么新的东西。而世尊所言之:人身长大,是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重点是从我们不入生灭、与生俱来之如来法身来讲。人身长大,只是肉体形状发生变化,而如来法身不增不减,无有大小之分。如果言说人身长大,则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之能力也应该随之长大,而我们自小而大,眼之见性,耳之闻性,鼻之嗅性,舌之尝性,身之触性,意之识性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变化的,都不过是与外界因缘和合的幻相罢了。缘起即有,性空即无。有也是空相,无也是真空。以自性本来清净,本无生灭,本不动摇,本自俱足,能生万法是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如来法性常住不变。所以说,菩萨亦当如是解。没有菩萨是从此人身而长成菩萨的,也没有众生之如来法性为菩萨所灭度。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此人尚不解知一切众生如来法性常住不变,故不名菩萨。二是此人若生起我当灭度众生之心,则又著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说明自己还没有见性,没有破“四相”,则还是凡夫一个,故也不名菩萨。
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菩萨是行大乘佛道行来的,弘法利生,广度有情即是菩萨。不能行大乘佛道,结合《金刚经》而言,若只能受持读诵,而不能广为人说,劝修佛道,即是自利小乘;若不仅能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即是自利之时,兼顾利他之大乘菩萨道。即是大乘菩萨摩诃萨。进而言之,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二者相辅相成,教学相长也。
生起“我当庄严佛土”之念与“我当灭度无量众生”之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一是相对众生而言,一是相对佛土而言。众生不入灭度,佛土也不需要庄严。以众生如来法性常住不变故,诸佛刹土也常住不变。故菩萨不要生起灭度无量众生之念,也不要生起庄严佛土之念。若此念生起,则都著相,著了众生灭度相,著了庄严佛土相,故也不名菩萨了。以我人众生寿者平等无二故,以诸佛刹土,娑婆世界平等无二故。诸菩萨不应生灭度众生心及庄严佛土心。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所谓庄严佛土者,就是文饰,就是造作,就是有为,就是有染,诸佛刹土清静无为,故不需要我们行有为之庄严之事。自性清净,就是自性佛土。自心清净,即是自性刹土。自性真心清净,是真庄严佛土。而一起庄严佛土之念,则心有染著,又不清净,又不名庄严佛土了。如果菩萨已经了悟我空心空性空法空,无我执,无法执,如来说这才真是菩萨。
到这里,这一品我们就已经讲完了。但感觉意犹未尽,意犹未尽的原因是对“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的重要性还需要加强。为了强化这一句话的重要性,我们从世尊的“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句话入手来进行解析。
世尊说:“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前面我们重点谈了实无有法。而如何理解这个“发”字和“者”字,我们还有必要再深入地探究一番。
我们不妨将这一句话分成四部分来看:一、实无有法;二、发;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者。
实无有法:实无有法,就是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实无有法。
发:发心,发愿。当我们皈依佛门,发四弘愿,就是初发心菩萨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庞大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佛修行、弘法利生即信解行证的整个过程。
者:这个人,指初发心菩萨。
虽然初发心菩萨广度大地一切有情众生的菩萨大愿发起来了,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却不是发愿发出来的,大愿发起来了,并不等于已经成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所以要靠什么?实无有法。确实没有一个方法,一个法门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要靠行,行普贤行,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称得上“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简称“行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以发,四弘愿一发,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之心一生起来,就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却不是发心发出来的,是行出来的。故世尊言:“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不要求法,也不必执著实无有法还是无为法,一切合于佛道之如义诸法就是无为法。一切不合于诸法如义就是有为法。普贤行愿,广度有情,就是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度尽众生不著一私我念,就是“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之大愿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等于我之大愿。
行菩萨道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等于行菩萨道。
偈曰:
实无有法得菩提,菩提真实更不虚。
真谛实行四弘愿,菩萨行满道不虚。
2010-10-3
庚寅年八月二十六日
本文来源:河洛文化网
责任编辑:Xiaohe
责任编辑:Xiaohe
- 金刚妙义18:一体同观天下心 2015-04-27
- 金刚妙义16:净业果报不思议 2015-02-10
- 金刚妙义15:荷担如来世间行 2015-01-19
- 金刚妙义14:深解义趣须菩提 2015-01-09
精品软件